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嵬

作品数:35 被引量:105H指数:6
供职机构:内蒙古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 7篇文化科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5篇解剖学
  • 9篇教学
  • 6篇人体解剖学
  • 5篇保存液
  • 4篇动脉
  • 4篇肉苁蓉
  • 4篇肉苁蓉总苷
  • 4篇突触
  • 4篇总苷
  • 4篇苁蓉
  • 4篇教学方法
  • 3篇学习记忆
  • 3篇睡眠
  • 3篇突触可塑性
  • 3篇组织化学
  • 3篇睾酮
  • 3篇细胞
  • 3篇模型大鼠
  • 3篇解剖学教学
  • 3篇海马

机构

  • 21篇包头医学院
  • 10篇内蒙古科技大...
  • 4篇东南大学
  • 1篇河南大学
  • 1篇内蒙古包钢医...

作者

  • 34篇宋嵬
  • 28篇闫旭升
  • 27篇贾建新
  • 11篇方欣
  • 11篇杨占君
  • 10篇蔡志平
  • 10篇崔成立
  • 7篇方欣
  • 4篇霍东升
  • 4篇杨占君
  • 3篇朱建宝
  • 3篇李升
  • 3篇曾水林
  • 3篇王磊
  • 2篇阎蓉
  • 2篇王艳国
  • 2篇李梁
  • 2篇齐瑞芳
  • 2篇高洪波
  • 2篇李凤飞

传媒

  • 7篇解剖学杂志
  • 7篇包头医学院学...
  • 3篇高教学刊
  • 2篇现代医药卫生
  • 2篇解剖科学进展
  • 1篇神经解剖学杂...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中国比较医学...
  • 1篇国际老年医学...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3篇2024
  • 3篇2022
  • 2篇2020
  • 6篇2019
  • 4篇2017
  • 2篇2016
  • 7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 4篇2006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鼠脊髓背根神经节内神经前体细胞的观察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大鼠脊髓背根神经节(DRG)内是否存在神经前体细胞.方法:取成年和胚胎大鼠DRG冰冻切片,进行B rdu,Nestin,P75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检测,分别取成年和胚胎大鼠DRG进行原代细胞培养,观察其增殖与分化情况,并行Nestin免疫组织化学和B rdu,P75,NF,GFAP免疫荧光组织化学鉴定.结果:在成年和胚胎大鼠DRG冰冻切片上均见有B rdu/Nestin和Nestin/P75免疫荧光双标细胞.细胞培养观察到取自DRG的细胞有分裂增殖,呈Nestin免疫组织化学阳性反应和B rdu,P75免疫荧光组织化学阳性反应;培养第三代细胞加入胎牛血清后出现分化,分化细胞呈NF和GFAP免疫荧光组织化学阳性反应.结论:大鼠DRG内存在有分裂增殖的神经前体细胞,这些细胞可以分化为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
宋嵬曾水林朱建宝王磊李升阎荣李凤飞
关键词:神经前体细胞细胞培养技术免疫荧光组织化学
PBL与LBL教学模式在临床专业系统解剖学教学中的比较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比较PBL与LBL两种教学模式在临床医学专业系统解剖学教学中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临床医学本科生80人,将其分为实验组(40人)和对照组(40人),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LBL教学模式教学,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理论考核成绩表明,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比较,在记忆型题目中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理解型题目、应用型题目得分和考试总分方面,实验组学生得分更高(P<0.05);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两组学生之间在问卷的5个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L教学法在临床医学专业系统解剖学教学中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在今后的系统解剖学教学中可以广泛推广PBL教学法。
方欣贾建新闫旭升宋嵬杨占君
关键词:传统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临床医学专业系统解剖学
刺五加注射液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作用及可能机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研究刺五加注射液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机制及可能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1(20mg/kg·d)和治疗组2(40mg/kg·d)。大鼠左侧坐骨神经夹持法建立坐骨神经损伤模型,手术当天开始腹腔注射给药,连续6周。观察大鼠左足皮肤温度、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和坐骨神经传导速度(SNCV)及神经组织形态学的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及Western Blot观测大鼠坐骨神经生长因子的表达。结果治疗组大鼠皮肤温度、坐骨神经功能指数、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及神经组织形态学改变均优于模型组,神经生长因子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结论刺五加注射液对损伤后大鼠坐骨神经有促进修复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促进神经生长因子的表达有关。
方欣邬泽峰闫旭升宋嵬贾建新
关键词:刺五加注射液坐骨神经损伤神经生长因子
解剖学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探讨被引量:3
2017年
自主学习理论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门教育学理论。该文借鉴自主学习理论中比较成熟的理论部分和实践方法,从适用于解剖学课程学习的角度,主要以Zimmerman等的研究成果为基础,选取出自我评价、组织和转换、设定目标和计划、搜寻信息、记录和监控、组织环境、寻求社交帮助、复述和记忆、复习等若干项可能适用于解剖学教学的自主学习方法加以阐述。能够综合使用这些方法对学习者进行训练可能使其获得裨益。
宋嵬
关键词:解剖学教学方法
银杏叶提取物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的脑保护作用被引量:12
2022年
目的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CIRI)严重影响神经功能,本实验计划探讨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ba extract,GBE)对CIRI模型大鼠神经功能是否具有改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闭塞大鼠大脑中动脉2 h,随后再灌注22 h制备CIRI大鼠模型,给予不同剂量(25、50、100 mg/(kg·d))的GBE腹腔注射15 d,全程给药结束后对各组动物进行神经功能评分,评价GBE对CIRI模型大鼠运动功能的影响;采用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染色评价GBE对脑梗死的影响;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自噬标志性蛋白和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量;ELISA法检测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活性以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含量。结果 GBE可明显提高CIRI模型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减小脑梗死体积;显著上调血清SOD与GSH-px的活性,以及降低MDA的含量;GBE可明显提高Beclin-1的蛋白表达量、LC3-II/LC3-I和Bcl-2/Bax的蛋白表达量比值,相反降低了Caspase-3的蛋白表达量。结论 GBE改善CIRI模型大鼠的运动功能障碍可能是通过抑制氧化应激与凋亡进而激活自噬系统,实现对脑细胞的保护作用。
胡哲赵军宋嵬闫旭升杨占君贾建新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银杏叶提取物自噬氧化应激
肉苁蓉总苷对睡眠剥夺模型大鼠学习认知和突触可塑性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究肉苁蓉总苷是否通过调控突触可塑性进而改善睡眠剥夺模型大鼠学习认知功能。方法:5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平台对照组(PC)、模型组(Model)、肉苁蓉总苷组(GCs)、艾司唑仑组(Est)。通过改良多平台水环境法制备大鼠睡眠剥夺模型,使用Morris水迷宫、旷场实验分别检测大鼠空间认知功能和情绪变化,尼氏染色观察大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形态、数量的改变,Western blot和RT-PCR分别检测突触素(SYN)、突触后膜致密物质95(PSD-95)、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表达水平。结果:Morris水迷宫结果表明,与Control组比较,Model组大鼠学习认知能力明显下降(P<0.05),GCs治疗后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得到改善(P<0.05);旷场实验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相比,Model组大鼠的运动路程和站立次数显著增加(P<0.05),静止时间明显缩短(P<0.05),焦虑情绪增加。给予GCs治疗后,运动路程和站立次数减少(P<0.05),静止时间增加(P<0.05),焦虑情绪得到改善。Western blot和RT-PCR结果表明,Model组大鼠BDNF、SYN和PSD-95蛋白和基因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给予GCs治疗后,可以显著上调BDNF、SYN和PSD-95的表达量(P<0.05)。结论:肉苁蓉总苷可能通过调控突触相关标志物的表达影响突触可塑性,进而改善睡眠剥夺模型大鼠学习认知功能。
张士滨王璐李浩孙毅红宋嵬闫旭升王艳国贾建新
关键词:肉苁蓉总苷海马睡眠剥夺学习记忆突触可塑性
解剖学内脏标本的长期保存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解剖学内脏标本的长期保存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内脏冲洗干净后,将其动脉灌注并浸泡在预处理液中,0.04~0.08Mpa真空度下处理后,于常压下浸泡3~5h,其中所述预处理液包括40~50wt%的乙醇、5~8...
方欣齐瑞芳高洪波贾建新蔡志平宋嵬闫旭升
嗅鞘细胞对神经干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被引量:10
2006年
观察嗅鞘细胞(OECs)对神经干细胞(NSCs)增殖与分化的影响。取孕14d的SD胚鼠嗅球和腹侧中脑组织,分为OECs+NSCs共培养组和NSCs单独培养组进行培养。用p75免疫组化法,p75、BrdU/nestin、GFAP、NF(神经原纤维)和p75/nestin免疫荧光法分别鉴定OECs和NSCs并观察其增殖与分化。在培养7d时,绝大多数OECs呈梭形且发出2~3个突起,少量呈扁平椭圆形,两者均呈p75阳性。在7d时,单独培养的NSCs表现为典型的神经球悬浮生长,呈BdU/nestin阳性;14d后偶见神经球贴壁分化,球中的少数细胞呈绿色荧光标记的NF阳性,大部分呈GFAP阳性。在5d时,OECs+NSCs共培养组形成神经球;10d时球体积不断增大,球心透亮度良好;12d后神经球的体积不再增大,开始贴附在OECs上生长。可见神经球向四周伸出突起并开始分化;14d时NSCs紧贴OECs生长并同OECs广泛交织在一起,可见NSCs和OECs分别呈nestin和p75阳性,NSCs中的大部分呈NF阳性,小部分为GFAP阳性。NSCs单独培养组和OECs+NSCs共培养组中NF阳性细胞率分别为47.2%和69.5%,前者明显少于后者(P〈0.05)。以上研究结果提示OECs有促进NSCs增殖和诱导其分化的作用。
李升曾水林王磊阎蓉宋嵬朱建宝李凤飞
关键词:嗅鞘细胞神经干细胞细胞培养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
睾酮对β-淀粉样蛋白1-42寡聚体联合去势大鼠海马内突触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研究睾酮对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寡聚体CA1区注射联合去势大鼠脑内突触素表达的影响.方法:双侧海马CA1区注射Aβ1-42寡聚体同时去势建立动物模型.动物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氟他胺组、睾酮组及氟他胺+睾酮组.采用H-E染色法检测海马锥体细胞数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免疫印迹检测各组大鼠脑内突触素的表达量.结果:锥体细胞数量和突触素表达量在睾酮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高,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睾酮组与其他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睾酮组,氟他胺+睾酮组的锥体细胞数量和突触素表达量均高于模型组.结论:睾酮可以通过雄激素受体途径增加锥体细胞的生存率,可以增加突触素在模型动物海马中的表达.
宋嵬白雨朦李晓宇闫旭升方欣杨占君贾建新
关键词:海马睾酮突触素
虚拟现实技术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优势与适用情况分析被引量:8
2019年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医学基础课程,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解剖学课程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在"互联网+"背景下,利用信息技术及互联网平台,采用虚拟现实技术等教学模式和方法,应用于人体解剖学,为人体解剖学教学改革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闫旭升方欣宋嵬崔成立杨占君贾建新
关键词:人体解剖学虚拟现实技术教学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