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立阳

作品数:5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篇人类学
  • 2篇女性
  • 2篇女性主义
  • 1篇信仰
  • 1篇信仰观
  • 1篇信仰观念
  • 1篇学科
  • 1篇学术
  • 1篇学术资源
  • 1篇再认
  • 1篇哲学
  • 1篇他者
  • 1篇自我
  • 1篇自我反思
  • 1篇民俗
  • 1篇民俗学
  • 1篇话语
  • 1篇话语分析
  • 1篇合法
  • 1篇合法性

机构

  • 5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北京大学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作者

  • 5篇王立阳
  • 2篇高丙中
  • 1篇胥志强

传媒

  • 2篇民俗研究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清华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灵、份与缘:民间信仰观念与人群结合——以保生大帝信仰为例被引量:3
2016年
民间信仰因缺乏统一教义和组织形式而被杨庆堃先生归为分散性宗教,但是这种分散性的信仰形式却与世俗社会的制度和结构紧密联结在一起。以闽南保生大帝信仰为例,当地民众宣之于口的三个信仰观念——"灵""份"与"缘"以及相关实践,从信仰观念的共享和实践的角度,展示了民间信仰神明与庙宇网络的形成以及民间信仰的弱关系与地缘、血缘强关系的结合,从而围绕神明信仰形成了超越社区、地域甚至跨国的信仰共同体。
王立阳
关键词:信仰观念保生大帝
“传统”之合法性的构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话语分析被引量:18
2016年
传统在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及现代民族国家的实践中一直被作为合法性的根源之一,但是在作为后发展民族国家的中国,作为传统的民众日常生活本身的合法性在20世纪初以来却一直处于一种吊诡状态,甚至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被从主流意识形态中摒除出去。直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形成了一个话语场域,透过对话重新确认了传统的合法性,在此场域内不同的文化主体可以交流、冲突、磨合、理解,并藉此形成意义的共享,朝向一个中国社会的公共文化体系。当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也必然受到传统概念中的本真性等的影响,这是所有的保护实践者必须认识并反思的。
王立阳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话语合法性
“民俗学的学术资源再认识:哲学之根与他山之石”会议综述
2015年
2014年10月22日,“民俗学的学术资源再认识:哲学之根与他山之石”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举行。本次会议由北京大学人类学与民俗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共同主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联合大学、辽宁大学、山东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大学等单位的十余位学者及在京民俗学专业部分学生参加了本次会议。
王立阳胥志强
关键词:学术资源哲学再认
女性主义与人类学的互构——以人类学的时间研究为中心被引量:6
2018年
在人类学传统中,女性与非西方社会一样从空间和时间上被建构为男性中心的西方社会和现代性的他者。因此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在后殖民主义等思潮之外,女性主义也参与到了人类学对自身概念、理论和书写路径等方面的反思之中。同时,人类学本身所具有的去中心化、去熟悉化的视角和态度以及民族志方法也为女性主义提供了从文化批评走向田野实践的机会。在此,以人类学的时间研究为中心,通过学术史的梳理,可以展现女性主义与人类学之间的互构。
王立阳高丙中
关键词:女性主义人类学
女性主义与人类学的互构
2019年
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几十年中,女性主义人类学已经逐渐成为人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对于人类学而言,女性主义人类学的加人不只是研究对象的扩展和新的研究视角的加人。女性主义人类学还需要直面人类学理论在概念和方法上的不足,并直接参与到人类学学科的自我反思,不过人类学对于他者的研究也有助于女性主义从其他社会文化中汲取在本土进行社会运动的有效资源。
王立阳高丙中
关键词:自我反思他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