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小光

作品数:1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篇稻米
  • 1篇稻米淀粉
  • 1篇淀粉
  • 1篇玉米淀粉
  • 1篇米淀粉
  • 1篇糊化
  • 1篇糊化特性
  • 1篇混合物
  • 1篇RVA

机构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作者

  • 1篇韩翠萍
  • 1篇苏俊烽
  • 1篇程建军
  • 1篇陈小光

传媒

  • 1篇食品科技

年份

  • 1篇2010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玉米淀粉与稻米淀粉混合物的糊化特性被引量:1
2010年
测定了玉米淀粉(CS)和4种稻米淀粉(RS)(盘锦4号大米淀粉-P4RS、肇东县大米淀粉-ZRS、五常黑香米淀粉-WBRS、黑龙江有机大麦米淀粉-HOBS)的相关指标,用快速黏度分析仪分析了CS、RS及CS-RS混合物的糊化性质。结果表明:CS的含水量高于RS,而蛋白质含量相反。HOBS中直链淀粉含量最高,其余依次为CS、ZRS、P4RS、WBRS;然而HOBS中总淀粉含量最低。随着CS质量分数的增加,WBRS-CS、HOBS-CS、ZRS-CS及P4RS-CS混合物的峰值黏度、低谷黏度、最终黏度都逐渐增加,而糊化温度却逐渐降低。各种RS-CS混合物的峰值时间都在5.25~5.70 min之间。CS的添加显著降低了ZRS-CS、P4RS-CS混合物的降落值、消减值,从而可提高淀粉糊热稳定性和冷黏度稳定值;但WBRS-CS混合物的消减值增加不显著(P<0.05)。
苏俊烽程建军韩翠萍陈小光
关键词:玉米淀粉稻米淀粉糊化特性RVA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