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锋涛

作品数:6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咸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食品
  • 2篇食源
  • 2篇食源性
  • 2篇食源性致病菌
  • 1篇德国小蠊
  • 1篇学龄
  • 1篇学龄前
  • 1篇学龄前儿童
  • 1篇杀灭
  • 1篇杀灭率
  • 1篇杀灭效果
  • 1篇食品污染
  • 1篇市售
  • 1篇市售食品
  • 1篇手足
  • 1篇手足口
  • 1篇手足口病
  • 1篇头发
  • 1篇污染
  • 1篇污染状况

机构

  • 6篇咸宁市疾病预...

作者

  • 6篇安锋涛
  • 4篇候少华
  • 3篇张莉
  • 1篇杜瑜荣
  • 1篇周红俊
  • 1篇李华民
  • 1篇陈慧
  • 1篇高燕
  • 1篇刘城
  • 1篇李静

传媒

  • 4篇职业与健康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0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湖北省咸宁市2013-2017年流感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对咸宁市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ILI)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分析流感流行趋势及病原学特点,为流感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国家流感监测系统,收集2013-2017年度咸宁市中心医院流感样病例监测数据,采集流感样咽拭子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流感病毒核酸。结果 2013-2017年共检测5 259份ILI标本,流感病毒核酸阳性595份,阳性率为11.31%;阳性率逐年攀升(χ~2=102.733,P=0.000),2017年最高,达到17.88%;流感高发季以冬春季为主,间隔出现夏季高峰;流行型别主要是新甲型H1流感病毒、季节性H3流感病毒和B型流感病毒,2013年以新甲型H1为主,2016年以B型为主,2014-2015年和2017年以季节性H3为主;男女流感病毒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岁组阳性率最高,不同年龄组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624,P=0.000)。结论咸宁市在2013-2017年中流感以冬春季和夏季流行为主,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呈现出逐年攀升的态势,新甲型H1、季节性H3、B型三种优势毒株交替出现,5~岁组儿童为发病高危人群。
候少华安锋涛熊华豹张莉
关键词:流感流感病毒
2010—2016年湖北省咸宁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分析咸宁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以及病原学的特征,掌握手足口病疫情动态,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方法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的2010—2016年咸宁市手足口病数据,采用SPSS软件及Excel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0—2016年咸宁市手足口病年均发病率为90.45/10万,有一定的周期性,整体呈上升趋势。发病季节为春秋季,高峰在4—6月份,次高峰在10—12月份;咸安区手足口病发病数约占整个咸宁市发病数的54.03%,5岁及以下年龄组患者最多,男性发病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原学检测共2 116例,阳性数848例,检出率为40.08%,检出肠道病毒71型(EV71)共212例,占阳性数的25.00%;检出柯萨奇病毒A6型(Cox A16)共147例,占阳性数的17.33%;检出其他肠道病毒病例489例,占阳性数的57.67%。对不同年份的阳性检出率、3种病原体的构成比分别进行统计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咸宁市肠道其他型病毒为手足口病的优势病原体。咸安区为手足口病发病的主要地区,手足口病的防治还需加强家庭防控、学校及教育部门的联防联控。
安锋涛熊华豹候少华
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病原学
2011—2015年咸宁市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了解咸宁市市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为制定食源性疾病控制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湖北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要求,2011—2015年采集9类市售的食品样品,依据计划提供的方法和国家标准方法对食品中致病菌进行分离与鉴定。结果 5年共监测样品1 432份,总检出率为14.53%(208/1 432);其中沙门菌为1.05%(15/1 432);金黄色葡萄球菌为4.96%(71/1 432);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为4.69%(52/1 108);蜡样芽孢杆菌为8.98%(68/757);阪崎肠杆菌为1.98%(2/101);大肠埃希菌O157:H7未检出。9类食品中致病菌阳性率最高的为婴幼儿食品(21.78%),其次为热干面(20.14%)和芝麻酱(18.99%)。9类食品中致病菌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181,P=0.000)。结论咸宁市主要食品遭受不同程度的致病菌污染,以婴幼儿食品遭受蜡样芽孢杆菌污染最为严重,生畜肉、热干面等也遭受到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污染。因此,有针对性的控制各类食品致病菌的污染,是防止食源性疾病暴发的重要措施。
候少华安锋涛张莉李静
关键词:食品污染食源性致病菌
咸宁市温泉地区学龄前儿童的发锌含量
2007年
陈慧杜瑜荣安锋涛
关键词:头发学龄前儿童
六种杀蟑毒(胶)饵对德国小蠊的灭治效果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通过室内药效试验和现场药效测定,筛选出对德国小蠊灭治效果较好的杀蟑毒(胶)饵。方法参照GB/T 13917.7-2009《农药登记用卫生杀虫剂室内药效试验及评价第7部分:饵剂》和GB/T 27783-2011《卫生杀虫剂现场药效测定及评价杀蟑毒(胶)饵》进行药效测试。结果室内药效试验表明,2号杀蟑毒饵(2%乙酰甲胺磷+0.5%灭幼脲)的杀灭速度最快,24h杀灭率达到100.00%,显著高于1号(2.15%吡虫啉)、3号(1%毒死蜱)、4号(0.05%氟虫腈)、5号(6 000PIB/g蟑螂病毒)和6号(2%氟蚁腙)杀蟑毒(胶)饵(χ^2值分别为199.74、64.76、63.16、55.38和7.50,P值均<0.05)。6号杀蟑毒(胶)饵42 h杀灭率达到100.00%,其对德国小蠊雄性试虫的杀灭速度较雌性快,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现场药效测定结果,2号杀蟑毒饵的杀灭率最高,施药后30天达100.00%,1号杀灭率最低,30天杀灭率仅为67.58%,其他4种杀蟑毒(胶)饵施药后30天的杀灭率均达85%以上,现场杀灭效果良好。结论 2%乙酰甲胺磷和0.5%灭幼脲复配的2号杀蟑毒饵对德国小蠊的杀灭效果较好,其次是有效成分为2%氟蚁腙的6号杀蟑胶饵,二者为不同剂型,适用场所不同,可作为灭治德国小蠊首选药物。
高燕李华民周红俊周子龙郑建忠安锋涛刘城
关键词:德国小蠊杀灭率杀灭效果
2016—2017年咸宁市市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了解2016—2017年咸宁市市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为食源性疾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参照国家标准方法和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对10类559份食品中6种食源性致病菌进行分离与鉴定。结果 559份食品样品致病菌总检出率为11.63%,其中蜡样芽胞杆菌检出率最高(17.95%),2017年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12.54%)略高于2016年(10.55%);不同类别食品中致病菌检出率较高的依次为中式凉拌菜(41.67%)、熟制米面制品(25.00%)和流动餐车食品(16.22%);第四季度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最高(16.46%);餐饮单位(14.46%)是最主要的污染场所,其次为农贸市场(12.98%)和超市(11.97%)。结论 2016—2017年咸宁市市售食品遭受不同程度的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强重点食品和重点环节的监管力度,防止食源性疾病的暴发。
候少华安锋涛张莉
关键词:食源性致病菌食品污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