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娟

作品数:13 被引量:68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语言文字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学

主题

  • 3篇音韵
  • 3篇音韵特征
  • 3篇身份
  • 3篇理据
  • 3篇理据性
  • 3篇汉语
  • 2篇形成性
  • 2篇形成性评估
  • 2篇语义
  • 2篇关联论
  • 2篇成性
  • 1篇调查问卷
  • 1篇对语
  • 1篇学习者
  • 1篇意图性
  • 1篇义学
  • 1篇英语
  • 1篇英语学习
  • 1篇英语学习者
  • 1篇有声

机构

  • 13篇南京理工大学
  • 3篇南京大学

作者

  • 13篇李娟
  • 6篇张权
  • 1篇李娟
  • 1篇陈新仁
  • 1篇宋倩云

传媒

  • 2篇外语研究
  • 2篇南京理工大学...
  • 1篇中国大学教学
  • 1篇思想战线
  • 1篇外国语
  • 1篇海外英语
  • 1篇浙江外国语学...
  • 1篇符号与传媒
  • 1篇外国语文研究...
  • 1篇第四届全国认...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6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移动智能教学云平台的研发及应用与大学英语测试改革被引量:5
2014年
形成性评估无疑是大学教学改革的指导原则和实施方向。本研究探索旨在利用目前高校师生人手一部的手机等智能终端,借助高校校园网、wifi和3G等优势网络资源,创建移动智能教学测试云平台,以期实现教学过程的动态监控,教学效果反馈与分析零延误,实现高校教学评估"随e测"与"随e练"的"双e"及"在课堂"与"在云端"的"双在"终极管理。经过部分学校相关教学实验,该移动智能教学云平台的建设有助于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背景下英语测试手段的现代化改革。
张权宋倩云李娟
关键词:形成性评估
移动智能测评终端的应用及评估——以语用能力调查问卷为例被引量:1
2016年
鉴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强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模式和评估手段,本研究探索利用目前高校师生人手一部的手机等智能终端进行移动测试,以期实现教学过程的动态监控,教学效果反馈与分析零延误,辅助并促进教学实践。基于"注意假设"理论,通过两个班级的口语教学实践和语用能力调查问卷测试结果的对比分析以及对学生的访谈,研究发现该移动智能测评终端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本研究希冀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背景下测试手段的现代化改革提供一些借鉴。
李娟
关键词:语用能力形成性评估
新历史因果论视角下术语“face”的跨文化旅行探讨被引量:1
2016年
术语的跨文化旅行现象日渐引发学者的关注,但从语言哲学的高度加以解读的研究并不多见。因此有必要引入新历史因果论探讨语用学术语"face"的起源和发展。新历史因果论结合了Frege,Russell等哲学家的描述语理论和Kripke-Putnam因果论,但不是两个理论的简单叠加,而是融入了基于内在论的描述语理论中所强调的知识这一核心,认为知识和社会历史因素在指称固定和指称传播的历史链条关系中共同起作用。基于此,发端于中西方、最初拥有不同内涵和外延的"face"这一术语,随着对外贸易发展以及学术交流增多经历了跨文化旅行,而该术语的指称借用和传播过程可以印证新历史因果论的解释力。通过新历史因果论视角下对"face"术语的跨文化解读,可以揭示语言学界对该术语使用的普遍性和适切性存在争议的原因。
李娟陈新仁
关键词:面子
错误类特称描述语的认知语用阐释——基于有声思维证据
2022年
在历时数十年的语义—语用界面之争中,错误类特称描述语常处于争论的焦点。本研究回顾了身处不同语言哲学流派的学者所做的相关分析,基于有声思维实验和回溯性访谈探讨语言编码和语境在错误类特称描述语的作用及相应的理解机制,并用关联统领下涵盖默认语义的话语解读模式来解释其理解机制。本研究为错误类特称描述语提供认知语用视角的阐释,试图为语义—语用界面以及话语识解机制研究做出一点贡献。
李娟
关键词:关联论
默认语义学对语义学、语用学界面的研究及其评价被引量:10
2006年
本文阐释K.M.Jaszczolt提出的对语义/语用界面研究的一种新的解释理论——默认语义学。该理论认为语言交际的意图性就是语言表达式的指称性。语义的确立是默认推理的结果,默认推理是交际者根据交际意图的类型和强弱,即指称性的强弱而进行的自动推理,是对意图识别的结果,并非对语境的选择。由此认为,语言的意义是动态的统一体,并不存在语义/语用的界面分歧。该理论被用于解释存在于限定摹状词、预设表达式、否定、连接词、数词等方面的语义含混现象。最后,本文对其解释作用做出了相应的评价,指出该研究在理论的实证性、分类依据以及普遍性方面仍有待深入研究。
张权李娟
关键词:意图性语义歧义语法
论社交网络中的符号身份被引量:13
2017年
随着社交网络盛行和泛图像时代的兴起,图像在身份建构中的作用愈加凸显。社交网络中,网友们可利用多模态手段,特别是图像符号建构多重符号身份,但其建构的符号身份存在核心范围,且符号身份迫使符号自我做有限的纵向位移。本文以图像为例进一步探讨社交网络中身份的建构机制,发现图像所营造的网络景观世界奴役个体的无意识,控制个人欲望,从而影响个人身份的建构,迫使自我发生位移,将其放入一个臣服于景观的位置。同时图像、符号身份和符号自我三者之间存在互动关系。
李娟
关键词:社交网络图像符号景观社会
英语不规则形态习得的认知机理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英语不规则形态包括三类:动词的过去式或过去分词的不规则变化,名词复数的不规则变化和形容词比较级和最高级的不规则变化。本文阐释英语不规则形态习得的两种不同的认知解释理论:单机制理论与词汇—规则理论。同时基于Jean Berko-G leason等语言学家对儿童语言习得中处理不规则形态产生"泛化现象"的研究,利用修正过的实验模式对中国大学生英语不规则形态习得情况进行试验,试图验证英语的不规则形态呈现规则化变化的趋势。
张权李娟
关键词:习得
从汉语的音韵特征看语言的认知理据性
<正>以索绪尔为代表的现代语言学认为语言的形式与意义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无理据的。然而认知语言学则假设语言的形式与意义之间必然存在某种认知联系,认为其之间的关系是有理据的。本文笔者假设语言形式之间的相似或相关性必然在一定...
张权李娟
文献传递
从汉语的音韵特征看语言的认知理据性被引量:2
2008年
以索绪尔为代表的现代语言学认为语言的形式与意义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无理据的。然而认知语言学则假设语言的形式与意义之间必然存在某种认知联系,其之间的关系是有理据的。认为语言形式之间的相似或相关性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射与其相对应的词语的语义之间的认知相关性。基于这一假设,本文分析汉语的音韵的相关特征与其所负载的词语的语义的相关特征之间的对应关系,力图验证语言的理据性。
李娟张权
关键词:理据性音韵特征
中美关系报道中美国形象的建构--以澳洲主流媒体报道为例被引量:1
2020年
中美关系作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受到了广泛关注。本研究以语用身份论为理论框架,从澳媒建构的美国身份类型、使用的话语策略以及语用动机三个方面探讨了澳媒对美国形象的话语建构。澳媒对美国形象的"他塑"可以更好地揭示美国的国家战略意图和意识形态以及澳大利亚的国际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同时也可以为语用身份论研究提供一些新的话语证据。
李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