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权 作品数:15 被引量:54 H指数:4 供职机构: 南京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更多>> 相关领域: 语言文字 文化科学 哲学宗教 更多>>
默认语义学对语义学、语用学界面的研究及其评价 被引量:10 2006年 本文阐释K.M.Jaszczolt提出的对语义/语用界面研究的一种新的解释理论——默认语义学。该理论认为语言交际的意图性就是语言表达式的指称性。语义的确立是默认推理的结果,默认推理是交际者根据交际意图的类型和强弱,即指称性的强弱而进行的自动推理,是对意图识别的结果,并非对语境的选择。由此认为,语言的意义是动态的统一体,并不存在语义/语用的界面分歧。该理论被用于解释存在于限定摹状词、预设表达式、否定、连接词、数词等方面的语义含混现象。最后,本文对其解释作用做出了相应的评价,指出该研究在理论的实证性、分类依据以及普遍性方面仍有待深入研究。 张权 李娟关键词:意图性 语义歧义 语法 从汉语的音韵特征看语言的认知理据性 <正>以索绪尔为代表的现代语言学认为语言的形式与意义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无理据的。然而认知语言学则假设语言的形式与意义之间必然存在某种认知联系,认为其之间的关系是有理据的。本文笔者假设语言形式之间的相似或相关性必然在一定... 张权 李娟文献传递 移动智能教学云平台的研发及应用与大学英语测试改革 被引量:5 2014年 形成性评估无疑是大学教学改革的指导原则和实施方向。本研究探索旨在利用目前高校师生人手一部的手机等智能终端,借助高校校园网、wifi和3G等优势网络资源,创建移动智能教学测试云平台,以期实现教学过程的动态监控,教学效果反馈与分析零延误,实现高校教学评估"随e测"与"随e练"的"双e"及"在课堂"与"在云端"的"双在"终极管理。经过部分学校相关教学实验,该移动智能教学云平台的建设有助于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背景下英语测试手段的现代化改革。 张权 宋倩云 李娟关键词:形成性评估 句子John Saw Peter on the Bus歧义结构的空间域分析 被引量:1 2007年 本文拟从空间域分析的角度,并借助于图形背景理论,对句子John saw Peter on the bus的歧义结构进行分析。作者认为歧义的产生来源于动词动作的空间域与地点状语(介词短语)空间域之间的关系。正如对see的空间域和对on the bus的空间域的阐述成功解释了句子John met Peter on the bus和John saw Peter in China没有歧义,通常认为如果前者的空间域大于后者,歧义就有可能产生。 张权 周慧关键词:歧义 空间域 图形背景理论 一种新型教学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3 2010年 本文分析了教学考试的现状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集蓝牙、红外和USB通信技术为一体的新型教学考试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并实现了相应的硬软件。该系统具有无线收卷、瞬时阅卷、实时试题分析和低碳环保等特点,已经成功应用于各类院校和多个培训机构。 刘佳 宋铁成 张权 丁顺宁关键词:蓝牙 红外 USB 考试系统 论“质量工程”目标体系下大学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 被引量:2 2008年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经过了几年的摸索与实践,已经呈现出一个崭新的局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目前,随着教育部质量工程正式启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面临着新的任务。本文对教育部提出的任务目标作出了详细的解读,对质量工程体系下大学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杨国俊 张权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听说能力 英语不规则形态习得的认知机理研究 被引量:3 2011年 英语不规则形态包括三类:动词的过去式或过去分词的不规则变化,名词复数的不规则变化和形容词比较级和最高级的不规则变化。本文阐释英语不规则形态习得的两种不同的认知解释理论:单机制理论与词汇—规则理论。同时基于Jean Berko-G leason等语言学家对儿童语言习得中处理不规则形态产生"泛化现象"的研究,利用修正过的实验模式对中国大学生英语不规则形态习得情况进行试验,试图验证英语的不规则形态呈现规则化变化的趋势。 张权 李娟关键词:习得 汉语学术互动中的赞美言语行为研究 被引量:2 2018年 文章以学术讲座为语料,探究了汉语学术互动中的赞美言语行为,包括赞美话题、赞美策略以及赞美语功能。分析表明,学术互动中常见的赞美话题是成就,多出现在介绍环节;其次是表现/能力和性格,多出现在点评环节。显性赞美程式化程度较高,主要表现为"(程)+形+(名)""名+(是)+(程)+形"和"(名)+(程)+动+名"三种句式。常见的隐性赞美策略是解释,主要出现在介绍环节;其次是推测和倾慕,多出现在介绍和点评环节。学术互动中的赞美语功能主要包括开启话题、建立和谐关系以及表达态度。 黄梅 张权提高高校双语教学质量的对策 被引量:20 2013年 我国高校双语教学还存在不少问题,制约着教学质量的提高。解决的对策为:依据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多方努力打造复合型师资;以学生为中心创新教学方法;围绕教学目标建立合理的质量评价体系。 丁琪 张权关键词:双语教学 因材施教 以学生为中心 主观化视角下探讨人称指示语先用中说话者的心理 2016年 主观化中态度、视角与情感是构成说话者完整话语活动的组成部分,说话者对人称指示语的先用体现了语言使用时的主观化过程。通过分析北大中文数据库与文学影视中的日常语境话语,从主观化角度三个方面探究人称指示语先用现象中说话者的心理。经研究发现人称指示语增强说话者态度认识,并担当承受说话者态度的载体的角色;当说话者构建自我概念时,通过自我视角定位凸显说话者状态与主体意识:通过他人视角定位,凸显听话者立场。人称指示语的情感目的主要为拉大或缩短心理距离:在陈述想法与表达情感句式中,拉近双方心理距离;在消极意义表达句中,则拉大了彼此间的心理距离。说话者先用人称指示语体现语言使用时的主观化过程,先用除了受到语境与语用意图制约外,也受到主观化影响,故主观化对于探究指示语先用的产生原因具有重要意义。 郝学玲 张权关键词: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