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加生

作品数:7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秀丽隐杆线虫
  • 3篇玉米赤霉烯酮
  • 3篇赤霉烯酮
  • 2篇毒性
  • 2篇生殖
  • 1篇单胞菌
  • 1篇毒素
  • 1篇毒性研究
  • 1篇秀丽线虫
  • 1篇亚慢性
  • 1篇氧化应激
  • 1篇荧光
  • 1篇藻毒素
  • 1篇脂质
  • 1篇神经毒
  • 1篇神经毒性
  • 1篇神经毒性机制
  • 1篇生殖发育
  • 1篇生殖发育毒性
  • 1篇生殖损伤

机构

  • 7篇江南大学
  • 5篇佐治亚大学
  • 1篇广东省微生物...
  • 1篇西南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食品药品...
  • 1篇广州广电计量...

作者

  • 7篇孙秀兰
  • 7篇王加生
  • 4篇唐莉莉
  • 2篇张银志
  • 2篇杨振东
  • 1篇胡晓清
  • 1篇吴清平
  • 1篇张菊梅
  • 1篇李耘
  • 1篇钱和
  • 1篇张友雄
  • 1篇路勇
  • 1篇周鸿媛

传媒

  • 3篇生态毒理学报
  • 1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中国食品学报
  • 1篇现代食品科技
  • 1篇食品与生物技...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玉米赤霉烯酮暴露对秀丽线虫生殖系统的损伤作用被引量:3
2016年
环境雌激素玉米赤霉烯酮(ZEN)的生态安全性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以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es elegans)为模式生物研究ZEN对线虫的生殖损伤作用。在DIC显微镜下观察,48 h暴露后与对照组相比,暴露组线虫性腺臂明显萎缩,卵母细胞数目和大小均受到显著影响(P<0.01),并且可见部分暴露组线虫产卵器严重畸形。这均表明ZEN暴露对秀丽隐杆线虫生殖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可产生损害作用。
杨振东王加生唐莉莉孙秀兰Kathy S.Xue
关键词:玉米赤霉烯酮秀丽隐杆线虫生殖损伤
抗菌蓝光对鲜牛奶杀菌后味觉和脂质组的影响
2024年
抗菌蓝光(400~480 nm)是近年来新型的非热杀菌新技术,具有杀菌谱广、安全性好等优势,在食品杀菌领域具有良好潜力。该文采用415 nm蓝光,对鲜牛奶中污染频率高的大肠杆菌进行杀菌研究。因此论文针对牛奶最易氧化的脂质成分,研究了蓝光杀菌后牛奶脂质组变化,同时分析了牛奶味觉特性和过氧化物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结果显示,蓝光对牛奶中大肠杆菌杀灭效果好,82.08 J/cm^(2)剂量时可完全杀灭。杀菌后鲜牛奶酸、甜、苦、涩等多个感官特性无统计学差异;MDA水平也无影响。牛奶的脂质组分析显示,蓝光杀菌前后鲜牛奶的脂质组成、相对含量、尤其是不饱和脂质均无统计学差异,结果表明,415 nm蓝光不会改变鲜牛奶中的脂质组分。因此415 nm蓝光照射可有效杀灭鲜牛奶中大肠杆菌,且不影响牛奶脂质和风味。
吴越纪剑孙秀兰王加生胡晓清叶永丽
关键词:大肠杆菌味觉
基于氧化应激和线粒体功能障碍的伏马毒素B1诱导线虫神经毒性机制
2024年
为研究线粒体功能和氧化应激在伏马毒素B1(fumonisin B1,FB1)诱导神经毒性中的作用,以秀丽隐杆线虫为模型,对FB1处理后的线虫行为表型以及包括氧化应激和线粒体功能相关指标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200μg/mL的FB1暴露24 h以剂量依赖方式诱导细胞色素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相关基因(cyp35A2、sod-1、sod-3、ctl-2和ctl-3)的异常表达。此外,100~200μg/mL的FB1处理降低了线虫线粒体密度,并显著降低了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水平和线粒体膜电位(P<0.05)。200μg/mL的FB1处理显著抑制了线虫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I和Ⅴ的表达,提高了线粒体分裂基因drp-1的表达水平。相关性分析显示,氧化应激和线粒体功能相关指标的表达与线虫行为学表型具有显著相关性。综上,FB1可能通过参与线虫氧化应激、线粒体呼吸链和线粒体动力学过程诱导神经毒性。
叶永丽张晓娟唐莉莉王加生张银志孙秀兰
关键词:秀丽隐杆线虫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障碍神经毒性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黄曲霉毒素B_1和玉米赤霉烯酮对秀丽隐杆线虫的联合毒性研究被引量:5
2018年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黄曲霉毒素B_1(AFB_1)和玉米赤霉烯酮(ZEN)是最为常见的粮食真菌毒素,易共存于谷物产品和动物饲料中,而目前对其联合毒性的研究较少,且研究结果并不完全一致。为探究DON、AFB_1和ZEN的联合毒性作用,本论文以秀丽隐杆线虫(C.elegans)为模型,分别评估了毒素混合物AFB_1+DON、AFB_1+ZEN、DON+ZEN和AFB_1+DON+ZEN对C.elegans的生长发育(体长)和生殖能力(产卵量)的毒性作用,并用Chou-Talalay模型来判定毒素混合物的相互作用类型。研究表明,AFB_1、DON和ZEN单独染毒C.elegans时,其毒作用强弱为AFB_1>ZEN>DON。联合染毒时,AFB_1+DON对C.elegans产生协同作用,而DON+ZEN则产生拮抗作用;AFB_1+ZEN对体长(24 h)和产卵量的毒作用随着暴露浓度的增加,由弱拮抗变为协同作用,而在毒素暴露48 h后,对线虫的生长发育呈协同作用;AFB_1+DON+ZEN除在EC50-24 h和EC75-24 h时对体长产生明显的毒性增强作用外,其他普遍表现出拮抗作用。由此表明,DON、AFB_1和ZEN对C.elegans的联合毒性作用与剂量和时间相关。
周鸿媛周鸿媛唐莉莉路勇孙秀兰孙秀兰钱和
关键词: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秀丽隐杆线虫联合毒性
低剂量、亚慢性下黄曲霉毒素B_(1)和微囊藻毒素LR诱导雄性野生型C57BL/6小鼠肝损伤/肝癌联合效应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本文旨在预测和评价低剂量、亚慢性下共暴露黄曲霉毒素B_(1)(AFB_(1))和微囊藻毒素LR(MC-LR)诱导肝癌以及肝损伤联合效应的强度及趋势,阐述膳食暴露场景下AFB_(1)+MC-LR诱导联合肝毒性效应发生的可能性及阈值空间,为制修订限量标准等科学管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基于雄性野生型C57BL/6小鼠,采用CI模型模拟结合合理外推,预测低剂量、亚慢性下AFB_(1)+MC-LR诱发小鼠肝癌的联合风险,同时结合5项典型生化靶标在血清及肝脏表达,初探肝损伤联合效应及规律。结果:当共暴露组AFB_(1)+MC-LR在0~20 mg/kg体重范围,小鼠肝癌CI指数概率在0~1.5范围,表明患癌风险主要表现为弱拮抗、弱协同或加和效应,其中弱加和和弱协同效应概率相对更高;等发生率比的共暴露组,血清和肝脏中5项生化指标总体表达均略高于单一组(P<0.05)。主成分分析证实协同效应概率相对更高;而非等发生率比的共暴露组,血清中除总胆红素(TBIL)、甲胎蛋白(AFP)外,共暴露组中任意单一组剂量变化会影响联合毒性表达(P<0.05),而肝脏共暴露组中单一组剂量变化会极显著影响联合效应表达(P<0.001)。结论:低剂量、亚慢性下AFB_(1)+MC-LR诱导肝癌及早期肝损伤主要呈现弱协同效应,单一毒素含量变化可能会显著影响肝损伤联合效应,在标准制定及监管中应得到重视。
李耘李耘孙秀兰
关键词:微囊藻毒素-LR肝损伤肝癌
玉米赤霉烯酮暴露导致的秀丽隐杆线虫生殖及发育毒性的世代间比较被引量:3
2016年
利用模式生物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C.elegans)对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暴露导致的生殖、发育缺陷在世代间的可传递性进行了研究。对亲代染毒,后代断毒恢复,实验结果显示,ZEN暴露导致的体长发育缺陷可在线虫后代中得到恢复,而生殖毒性可产生严重缺陷,且这种缺陷在后代中没有明显的恢复。通过多代持续染毒实验,发现ZEN对亲代P0、子一代F1和子二代F2线虫产生的生殖和发育毒性存在差异,其毒性作用强度为P0>F2>F1。线虫世代之间的发育缺陷和生殖缺陷表现出逐代修复的规律,但修复程度不同,推测与线虫自身修复的复杂应激活动有关。
杨振东王加生唐莉莉孙秀兰Kathy S.Xue
关键词:玉米赤霉烯酮秀丽隐杆线虫生殖发育毒性
实时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猪肉中的假单胞菌被引量:3
2019年
根据假单胞菌16S rDNA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并向反应体系中加入饱和型核酸染料Eva Green,利用实时荧光检测仪,建立假单胞菌属实时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研究中对62株假单胞菌的16SrDNA基因通过DNAMAN软件进行序列比对后,针对共有片段设计扩增引物。对扩增体系进行了优化,优化结果经电泳鉴定。通过12株假单胞菌和23株非假单胞菌进行特异性验证,并比较了实时荧光LAMP与普通LAMP的灵敏度,对人工污染样品的检出限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特异性验证中12株假单胞菌为阳性,23株非假单胞菌为阴性。实时荧光LAMP检测纯菌的灵敏度为36 CFU/mL,是普通LAMP灵敏度的10倍。人工污染样品的检出限为1.73×10^3 CFU/g。本研究中建立了一种检测冷鲜猪肉中假单胞菌属的方法,实现了多个菌种的同时检测,避免了单一菌种检测的局限性,该方法快速、准确、灵敏度高,可在2h内完成冷鲜猪肉中假单胞菌的检测。
李宁张友雄吴清平古其会张银志王加生王加生孙秀兰
关键词:假单胞菌猪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