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青

作品数:5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山西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矿业工程

主题

  • 3篇物种
  • 2篇植被
  • 2篇植被恢复
  • 1篇地形
  • 1篇地形因子
  • 1篇凋落
  • 1篇凋落量
  • 1篇凋落物
  • 1篇动态特征
  • 1篇亚高山
  • 1篇亚高山草甸
  • 1篇油松
  • 1篇油松林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松林
  • 1篇群落
  • 1篇群落类型
  • 1篇种子扩散
  • 1篇种子雨
  • 1篇物种多样性

机构

  • 5篇山西大学
  • 4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国土资源部
  • 2篇山西师范大学

作者

  • 5篇郭东罡
  • 5篇张青
  • 3篇赵冰清
  • 2篇白中科
  • 2篇毕润成
  • 2篇吴兆飞
  • 2篇宋厚娟
  • 1篇刘卫华
  • 1篇王晓军
  • 1篇梁新芳

传媒

  • 2篇环境与可持续...
  • 1篇山西农业科学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平朔露天煤矿植被恢复区物种天然更新格局及其驱动因素
2016年
以安太堡露天煤矿植被恢复区0.8ha"刺槐+榆树+油松混交模式"长期固定监测样地为研究平台,基于2010年和2015年两次幼苗幼树的调查数据,对植被恢复过程中主要更新物种的数量特征和空间分布格局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2010-2015年间,样地内幼苗个体数由8587株减少为3673株,幼树个体数由307株减少为172株;从群落水平来看,幼苗在各生境类型下个体数量的分布略有差异。2010年的幼苗在样地四个角和中部呈聚集分布。幼苗个体数量的分布表现为高坡>高谷>山谷>低坡。而2015年呈高坡>山谷>高谷>低坡的趋势。幼树在不同生境类型下的个体数相差不多。无论在群落水平还是物种水平,幼苗幼树高度和生物因子共同影响幼苗幼树的存活。本研究为揭示不同植物配置模式种群的天然更新和物种共存及维持机制提供基础资料,同时为优化复垦土地植被恢复模式和促进矿区土地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张青毕润成吴兆飞宋厚娟白中科郭东罡
关键词:植被恢复
芦芽山荷叶坪亚高山草甸生物多样性被引量:13
2018年
以芦芽山荷叶坪亚高山草甸为研究对象,共设置150个5 m×5 m草本样方,进行群落生物学调查,对研究区36种草本植物重要值、α多样性指数、谱系多样性指数及其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荷叶坪亚高山草甸物种多样性总体分布较均匀,边缘地区物种更丰富,呈现"边缘效应";4个样地的群落谱系结构呈聚集模式,12个样地的群落谱系结构呈分散模式;谱系多样性指数(PD)与Petrick指数、Simpson指数和Shannon指数呈正相关,净亲缘关系指数(NRI)和最近种间亲缘关系指数(NTI)与α物种多样性指数无明显相关性.
白家烨刘卫华赵冰清张青郭东罡
关键词:亚高山草甸
灵空山油松林种子雨短期动态特征与地形因子相关性分析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为了解油松林种子雨组成及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动态变化,在灵空山油松林4hm2样地内,设置了24个种子收集器,定期收集并记录种子雨的种类及数量。2014年9月到2015年12月的观测数据表明:共收集到隶属于5科5属6种的种子与果实,种实数最多的树种为油松(Pinus tabuliformis)和辽1东栎(Quercus wutaishanica),占总个体数的90%以上。对季节动态分析表明,物种数及数量都在秋季达到最大值。分析坡向、生境类型及坡度与种子雨密度之间的相关性,发现无明显的相关性。
梁新芳张青宋厚娟郭东罡
关键词:种子雨种子扩散地形
安太堡露天煤矿植被恢复区物种天然更新时空动态被引量:7
2016年
以安太堡露天煤矿植被恢复区1hm^2“刺槐+榆树+臭椿混交模式”长期固定监测样地为研究平台,基于2010年和2015年两次样地调查数据,对植被恢复过程中主要更新物种的数量特征进行分析,以期为揭示人工重建植被天然更新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表明:2010-2015年,样地内幼苗个体数由4216株增加为11177株,幼树个体数由687株增加为727株,幼苗幼树增加的数量主要是榆树和臭椿的贡献。幼苗存活率榆树〉臭椿〉刺槐,幼树存活率榆树〉刺槐〉臭椿;样地内幼苗在0-20m尺度上均呈聚集分布,且聚集程度随研究尺度的增加而降低;幼树在小尺度(0-5m)上表现为聚集分布,在其他研究尺度上则为随机分布;无论在群落水平还是物种水平,幼苗幼树高度和生物因子共同影响幼苗幼树的存活;在安太堡露天煤矿植被恢复区物种天然更新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密度制约效应。
张青毕润成吴兆飞赵冰清白中科郭东罡
关键词:植被恢复
山西灵空山油松天然次生林不同群落凋落物动态特征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为阐明油松天然次生林凋落物的产量、组成及其月动态,并探讨2个群落类型内主要优势物种的叶和花果的凋落节律,以山西灵空山油松-辽东栎混交林(4 hm2)和油松纯林(1 hm2)森林动态监测样地为研究平台,在样地内各设置24,11个凋落物收集器,对2014年10月至2015年11月收集的凋落物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松栎混交林和油松纯林样地分别收集到凋落物12.79,6.427 kg,平均凋落量分别为12 446.476,12 032.05 kg/(hm2·a)。按组分年凋落量由大到小进行排序,油松纯林为叶(67.51%)>花(12.15%)>枝(9.58%)>杂物(9.05%)>果实(1.71%);松栎混交林为叶(58.21%)>杂物(16.28%)>果实(11.94%)>枝(9.23%)>花(4.34%)。灵空山油松天然次生林2个群落类型落叶量月动态变化一致,均呈明显的单峰型;年凋落物量的凋落高峰期均出现在10月中旬,最小值出现在7月中旬;花果最大月凋落量分别出现在10月中旬和9月中旬。2种群落一年中叶凋落量分别为8 122.502,7 245.256 kg/hm2,其中,油松叶凋落量分别占叶凋落量的87.7%和37.7%,群落内其他落叶阔叶物种叶凋落量分别占叶凋落量的1.3%和44.3%。由此可见,常绿针叶树种和落叶阔叶树种的叶凋落节律呈明显不同步状态。油松天然次生林内主要优势物种的重要值与落叶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49和0.800。研究表明,油松不同群落凋落量差异不大,月动态均呈单峰型,油松叶凋落量可能存在大小年现象,2种群落主要优势物种的重要值与落叶量之间并无明显相关关系。
李星梅王晓军赵冰清张青郭东罡
关键词:群落类型凋落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