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捷
- 作品数:9 被引量:199H指数:6
- 供职机构: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河流生态径流量计算方法的改进被引量:19
- 2008年
- 用逐月最小生态径流计算法、逐月频率计算法和Tennant法计算了伊河和洛河的生态径流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我国北方中小型河流生态径流量计算的一些改进方法:改变连续历时时段计算法、逐月次最小(大)生态径流计算法、确定河流生态径流量上界的参照法和逐月频率计算的综合法.分析结果表明,对于中国北方像伊河和洛河这样流量不是很大但年际和年内变化较为剧烈的河流,采用改进方法确定其河流生态径流量更有利于河流的生态保护.
- 郭利丹夏自强李捷马广慧
- 关键词:生态径流计算方法
- 额尔齐斯河流域降水量变化特征及趋势分析被引量:6
- 2008年
- 选取额尔齐斯河流域斋桑泊、塞米巴拉金斯克、鄂木斯克、托博尔斯克4个代表站1948~1995年实测月降水资料,采用距平分析法、5年滑动平均法及相关水文统计方法对流域的降水量变化特征和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额尔齐斯河流域降水量时空分布不均,年均降水量为200~500 mm,主要集中于夏、秋两季,年降水量CV值为0.21~0.27,整体上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上游大于下游;流域年降水量在1948~1995年处于上升趋势,年降水量变化倾向率为0.8~3.5 mm/10 a;流域四季降水量变化在此期间整体也呈上升趋势,其中秋季降水量的上升趋势最显著,其次为冬、夏两季。
- 李捷夏自强郭利丹王霞
- 关键词:降水量距平倾向率额尔齐斯河流域
- 河流生态径流量常用计算方法的对比被引量:30
- 2008年
- 在河流生态径流计算的诸多方法中,选取了水文指标法中的几种常用方法进行评价,其中逐月最小生态径流计算法计算的是河流的最小生态径流、逐月频率计算法确定的是河流的适宜生态径流。对于后者,通过对各种不同保证率选取方法的对比,认为取均一的50%保证率和丰水期取用多年平均流量、枯水期取80%保证率、平水期取50%保证率的方法都较为合理。
- 郭利丹夏自强李捷
- 关键词:生态径流
- 河流生态径流计算的逐月频率计算法被引量:120
- 2007年
- 界定了生态径流、最小生态径流、最大生态径流、适宜生态径流的概念,提出了一种新的河流生态径流计算方法——逐月频率计算法,指出了方法的优缺点以及适用范围。以计算洛阳市境内伊河的栾川站和龙门镇站生态径流为例,说明了计算过程,同时用Tennant法作对比。结果表明:运用新的逐月频率计算法比用以往的逐月频率计算法得到的适宜生态径流过程径流量要大,河流的生态状况更好,更有利于河流自身的生态健康和河流周围生物栖息地的保护。
- 李捷夏自强马广慧郭利丹
- 关键词:生态径流
- 黄河下游滩区问题研究被引量:3
- 2007年
- 黄河下游的广大滩区,是由于黄河数次的泛滥以及过水,逐渐淤积造就的.很多年以来,滩区一直重复着被淹—退水—再淹没的过程,致使滩区经济发展受到很大制约.根据黄河中下游洪水水位变化规律和特征、黄河下游来水来沙特点,以及滩区的开发利用现状,分析了黄河下游滩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生态保护和安全保障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在新世纪、新的形势下,下游滩区发展的一些策略.
- 马广慧夏自强郭利丹李捷
- 关键词:黄河洪水
- 黄河干流不同断面生态径流量计算被引量:7
- 2007年
- 根据生态径流量的概念,应用逐月最小生态径流量计算法和逐月频率计算法计算了黄河干流唐乃亥、头道拐、花园口3站的生态径流量;根据黄河下游来水来沙量变化规律、断流资料以及利津站入海水量的变化特点,分析了黄河干流不同断面的生态问题.结果表明,逐月频率计算法算出的最小生态径流量,无论在枯季还是丰季都能达到很好的生态条件.
- 马广慧夏自强郭利丹李捷郭志
- 关键词:黄河
- 额尔齐斯河流域气候特征及变化趋势分析被引量:24
- 2008年
- 选取额尔齐斯河流域斋桑泊、塞米巴拉金斯克、鄂木斯克、托博尔斯克4个代表站1948-1995年实测逐月降水与气温资料,利用距平分析法、5年滑动平均法、坎德尔秩次相关检验法及相关水文统计方法对流域内气候特征及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额尔齐斯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在200-500mm之间,主要集中于夏、秋两季,下游降水较上游丰富,但年际变化下游小于上游;年及四季降水量在1948-1995年期间整体呈上升趋势;流域年均气温自上游到下游逐渐降低,但年际变化逐渐增大,流域年均气温多年来总体呈上升趋势.
- 李捷夏自强郭利丹王霞
- 关键词:降水气温气候变化额尔齐斯河流域
- 巴尔喀什湖流域气候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23
- 2008年
- 根据巴尔喀什湖流域5个气象站20世纪的逐月气温和降水资料,利用滑动平均法和差积曲线法,分析流域20世纪的气候变化特征及其与巴尔喀什湖自身水文特征的联系,并从能量转换角度进行解释.结果表明:空间上,年均气温从南向北、从东向西逐渐降低,年际变化从南向北变大;年降水量从四周向中心腹地逐渐减小,年际变化从北向南变大.时间上,年均气温总体上升且大致具有10-23 a的周期性;年降水量整体上表现为增长,20世纪90年代初期略有减少.年内月均气温的最低和最高值分别出现在1月和7月,且低温月份气温上升趋势较高温月份明显;降水量的年内分布呈双峰型.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整个流域的气候要素变化较大.
- 郭利丹夏自强李捷唐志坚
- 关键词:气候变化气温降水
- 黄河中游降水量特征及变化趋势分析被引量:5
- 2009年
- 根据黄河中游河龙区间、龙三区间、三花区间1956-2000年的实测月平均降水资料,利用降水不均匀系数、距平分析法、5年滑动平均法、线性倾向估计法及水文统计学方法等对降水特征及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黄河中游年均降水量为433-659mm,降水量时空分布不均匀,主要集中于6-9月,年降水量下游多于上游,年降水量Cv值为0.17-0.22,整体上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上游大于下游;②1956-2000年年降水量整体处于下降趋势,其中秋季下降趋势最为显著,其次是春、冬季,夏季的变化相对较小。
- 王霞夏自强李捷唐志坚
- 关键词:降水量黄河中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