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利丹 作品数:57 被引量:446 H指数:12 供职机构: 河海大学商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水利工程 天文地球 经济管理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国际河流流域组织发展历程及对中国的启示 被引量:9 2020年 国际河流的合作治理已经成为中国推进周边外交的重要抓手,诸多学者都强调了中国应重视研究制定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的水资源协同开发框架,建立健全跨地区水资源合作机制。但是,在如何设计流域组织的问题上中国缺乏相应的成熟经验。因此,中国在不断推进总结本国实践经验的同时,需要了解国际上国际河流流域组织建设的成功经验以及失败教训。基于此,本文以TFDD收录的国际河流流域组织数据库为研究对象,对其发展历史、现状等基本问题进行阐述。结果表明,国际河流流域组织的发展历史根据组织职能转变与治理机制完善两个角度大致可以划分为萌芽、雏形与完善3个阶段;国际河流流域组织在组织职能、组织类别、结构特征、治理机制4个方面呈现差异化的表现。同时,本文对中国国际河流流域组织情况进行了梳理,并参考国际经验,认为中国国际河流流域组织的设计和选择应基于国家战略规划并充分尊重东北、西北和西南片区的地区差异;同时健全中国流域组织日常管理与应急管理能力应从组织结构以及治理机制入手;但是建立健全国际河流流域组织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与中国国际河流流域合作开发的发展阶段相适应,不仅要学习西方国际河流流域组织建设的先进经验,也要注重吸取众多欠发达国家的失败经验,并探索能促进流域区域经济发展的治理机制。 周海炜 郑力源 郭利丹关键词:国际河流 生态径流评价中的Tennant法应用 被引量:71 2009年 Tennant法在生态径流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对于保护河流生命健康与维持生物多样性来说,Tennant法存在着某些不合理之处;在具体应用中又有年均值比和同期均值比之别。鉴于Tennant法在我国应用较为广泛,文中对该方法的合理性及应用中的不同理解进行了探讨和评价。认为:Tennant法在生态径流评价中存在一定局限性;Tennant法的同期均值比相对年均值比合理。 郭利丹 夏自强 林虹 王勇关键词:TENNANT法 生态径流 湄公河径流多时间尺度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8 2021年 基于湄公河干流5个水文站1960-2018年逐日流量资料,采用Mann-Kendall检验和滑动t检验法,从年、丰枯水期和极端日多个尺度分析径流变化特征及演变趋势。结果表明:①湄公河干流的年径流沿程递增,各站年径流的年际幅度相对较小,除穆达汉站上升外其余各站呈波动式下降趋势,多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生突变。②径流年内分配极不均匀,有明显丰枯之分,丰水期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80%左右,其多年变化除穆达汉站呈上升趋势外,其余四站呈下降趋势;各站枯水期径流多年变化均呈上升趋势,但年际变化差异较大。③极端最大径流除穆达汉站呈不显著上升趋势外,其余各站均呈现显著下降趋势,清盛站和琅勃拉邦站的年际变化较为剧烈,且清盛站容易发生极端洪水事件;各站极端最小径流的多年变化过程普遍呈现上升趋势,上丁站和穆达汉站的年际变化相对较为剧烈,各站均不容易发生极端枯水事件。 吴玥葶 郭利丹 曾天山 曾天山 李琼芳关键词:径流 MANN-KENDALL检验 多时间尺度 跨界河流空间信息服务模型研究:以湄公河为例 被引量:1 2017年 当前流域各国在开发利用跨界河流水资源时,往往存在资源需求不同、开发过程相互独立等问题,容易导致资源浪费,引发国际争端。为更好实现流域管理的可持续发展,以湄公河为例,针对流域基础信息、工程建设、资源利用、争端事件等关键问题,分别从数字化服务对象、数字化监测因素、数字化服务体系、关键技术支撑4个层次构建湄公河空间信息服务模型,为跨界河流的空间信息化管理提供有益指导。最后,提出了跨界河流数字化监测将面对的挑战,指明了跨界流域的特殊性和管理的复杂性。 沈皆希 赵又霖 郭利丹关键词:跨界河流 空间信息 GIS 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PPP项目风险的次优分配与致因探析 2023年 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PPP项目是我国开展水环境治理工作的重要抓手,此类项目投资大、系统性强,因此政府方与社会资本方对风险的合理分担尤为重要。针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PPP项目在公共部门和社会资本方之间的风险分配问题,利用文献统计识别此类项目的共担风险因素,通过专家问卷调查分析风险分担现状,基于博弈论思想探讨次优分配的致因机制,并提出相关建议。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PPP实践中存在风险次优分配现象,政府方承担的风险比例偏低;费用支付和项目需求程度两项风险最为重要但风险分配却极不合理;双方谈判地位与风险承担能力不匹配导致次优分配,政府方与社会资本方之间同时存在利益冲突与合作关系,而信息不对称加剧了双方在利益冲突下的非合作博弈。提出了优化费用支付和项目需求程度的风险分担结构及明确风险传导机制的建议。 郭利丹 赵瑾 黄雅屏关键词:PPP项目 风险分担 1960-2010年巴尔喀什湖流域干湿特征分析 被引量:5 2016年 根据巴尔喀什湖流域24个气象站1960-2010年逐月降水资料,在采用Kriging插值分析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及降水增率空间分布的基础上,通过SPI、Z、PDECI 3种干湿指标对比印证,分析了巴尔喀什湖流域的年际干湿变化特征、干湿事件发生频次、持续时间以及典型年干湿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显示:(1)巴尔喀什湖流域年际干湿交替出现,3个月尺度下的偏旱事件多发生在2-4月,偏涝事件多发生在6-8月;(2)20世纪70年代以后,湿润事件持续时间逐步增长;进入21世纪,湿润事件发生频次显著增加;3种指标印证结果显示,流域正处在湿润周期内;(3)典型丰、平、枯水年条件下,流域依次呈现"东南干旱、西部湿润"、"东北干旱、东南湿润"、"南部干旱、西部湿润"的干湿空间分布特征。研究成果有助于揭示巴尔喀什湖地区气候环境变化,可为流域水陆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一定的参考。 张潇 夏自强 郭利丹 鄢波关键词:降水 PPP融资的风险分担研究——面向可持续发展的PPP融资双向演化模型 2025年 PPP融资作为一种综合(混合)融资方式,对于促进我国“新基建”的投资和降低我国政府杠杆率具有重要意义。但其中的风险分担一直是PPP领域实践和研究中的难点,现有研究中基于讨价还价博弈模型进行的风险分担侧重于满足项目的融资需求,其结果往往取决于各方的谈判地位而非风险管理能力,因而导致实践中的风险次优分配,使项目不可持续;本文构建了风险分担双向演化模型,对风险分配进行了再次优化,以实现PPP项目融资既满足融资需求,又能进行有效的风险分担,满足效率需求,进一步提高项目的可持续性。 赵瑾 郭利丹 王竞帆 张茅 张茅关键词:PPP模式 可持续发展 风险分担 咸海流域降水时空特征及趋势分析 被引量:1 2022年 基于CRU(Climate Research Unit)数据集1945—2019年咸海流域月降水序列,利用气候倾向率、集中度与分摊熵、样本熵与排列熵方法,分别分析了咸海流域年降水量变化、降水的年内分配、降水序列复杂性变化的时空特征,并用Mann-Kendall法检验了各方法所得结果的趋势性。结果表明:咸海流域年降水量总体基本保持不变,呈微弱的上升趋势,其中,流域西北部及中东部区域降水量呈显著上升的趋势;咸海流域降水集中于每年的3月左右,降水的年内分配有微弱的均匀化趋势,流域西部、北部及东部降水年内分配相对更均匀,流域中部及南部降水年内分配相对更集中;咸海流域西部、北部及东部降水序列的复杂性相对较高,中部及南部降水序列的复杂性相对较低,流域整体的降水序列的复杂性呈一定的上升趋势,其中,流域北部与南部降水序列的复杂性呈显著下降的趋势,流域西部、中部与东部降水序列的复杂性呈显著上升的趋势。 王浩轩 黄峰 郭利丹 钟瑞森关键词:降水 年际变化 上下游型跨界流域水资源重复博弈及策略--以咸海流域为例 被引量:1 2022年 以跨界水问题突出的中亚咸海流域为例,对上下游国家进行了不同水资源策略下的无限次重复博弈分析,并进行参数分析验证其合理性。结果表明:无限次重复博弈可为破解跨界水合作困境提供有效出路。在无限次重复博弈中,不论采用何种博弈策略,耐心程度都是开展跨界水合作的基础。引入惩罚项的博弈策略,使得博弈双方达成合作的可能性更大;博弈双方重视未来利益且在一定约束机制的条件下,将倾向选择合作策略。突破跨界水治理困境、实现流域可持续发展需要流域国家从流域整体利益最大化角度提升互信、寻找共同利益交汇点和利益平衡点,必要时可通过流域机构进行协调并对双方行为进行约束。 郭利丹 吴玥葶 黄峰 井沛然 王浩轩关键词:跨界河流 重复博弈 一种生态流量过程的洪水脉冲设计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态流量过程的洪水脉冲设计方法,属于地球物理下生态水文分支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1)根据长系列逐日平均流量资料,统计历年洪水脉冲指标的平均值和历年年平均流量;2)利用Copula函数,分别构造历年洪水脉... 黄峰 郭利丹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