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trio plus和Ultrio核酸检测体系的HBV检出效果评价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评价Ultrio plus和Ultrio核酸检测体系对HBV的检出效果。方法统计2013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间Ultrio的检测数据和2015年12月1日-2016年4月30日间Ultrio plus的检测数据,比较2种检测体系的单纯NAT初始反应率、鉴别率和和单纯HBV DNA的阳性率;对HBs Ag-/NAT+和HBs Ag+/NAT-2组标本分别采用Ultrio plus和Ultrio进行2次重复联检及1次鉴别试验,比较2者检出率的差异。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应用Pearson卡方检验和/或Mc Nemar test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 2013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间Ultrio筛查标本121 315份,2015年12月1日-2016年4月30日间Ultrio plus筛查标本24 909份。Ultrio plus的单纯NAT初始反应率、鉴别率及单纯HBV DNA的阳性率依次为1∶461、48.1%和1∶996,显著高于Ultrio的1∶831、21.9%和1∶4 044(P<0.05);对于HBs Ag+标本的核酸检出也由Ultrio检测时间段的78.2%明显提升至95.8%(P<0.05)。对于228份NAT+/HBs Ag-组和85份NAT-/HBs Ag+组筛选标本,Ultrio plus的检出能力也明显优于Ultrio(P<0.05)。结论 Ultrio plus核酸检测体系对大连地区献血者的HBV检出效果明显高于Ultrio;需要探索合理的核酸反应性确认程序和策略以完善献血者的评估。
- 邓雪莲周璐邹亚轩高慧卉陈辉臧亮梁晓华
- 关键词:HBV血液筛查核酸检测
- 比较分析Tigris与Panther两个系统的鉴别检测情况
- 目的分析Tigris与Panther两个鉴别检测系统,比对两系统鉴别结果的一致性。方法对本实验室2018年1—6月间检出的ELISA无反应性但Tigris或Panther反应性的样本采用两个系统同时进行鉴别检测。若两个系...
- 高慧卉
- 文献传递
- 血清学检测与核酸检测在献血者血液筛查中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7
- 2014年
- 目的评价血清学检测与核酸检测在降低输血相关风险中的相关性。方法对大连市血液中心2012年12月1日-2013年5月31日共计33 708份献血者标本同时进行血清学检测(HBsAg、HCV抗体、HIV抗原/抗体、梅毒特异性抗体、谷丙转氨酶)和HBV/HCV/HIV三联核酸定性检测。单纯核酸检测反应性的标本需进行鉴别试验,对鉴别阴性的献血者进行跟踪检测。将HBsAg、HCV抗体、HIV抗原/抗体三项酶联免疫检测与核酸检测结果对比分析。结果酶联免疫检测单试剂不合格率为1.38%。酶联免疫检测双试剂反应性而核酸检测无反应性的不合格标本有40份,其中HBsAg反应性12份,HCV抗体反应性28份。单纯核酸检测反应性标本有46份,经鉴别和追踪确认HBV感染献血者15例,HIV窗口期感染1例,无HCV RNA的检出。结论核酸检测对于血清学阴性的HBV感染检出效果明显;但对于感染了HBV但病毒载量极低的献血者,核酸检测存在漏检的可能;血液筛查中核酸检测不能代替血清学检测;慎重对待核酸检测的假阳性结果,制定合理的献血者评估策略以减少献血者流失。
- 于志军邓雪莲高慧卉臧亮梁晓华安万新
- 关键词:核酸检测血清学检测血液安全
- 大连市血液中心核酸集中化检测结果分析
- 目的 通过核酸集中化检测数据的分析,评价纳入集中化检测的各地区核酸检测效果。方法 纳入本中心核酸集中化检测的3家血站在各自实验室完成血清学检测,将血清学检测合格和单试剂酶免检测反应性的标本送检。本中心采用cobas Ta...
- 高慧卉邹亚轩周璐周磊臧亮邓雪莲
- 大连市血液中心HBsAg阴性献血者HBV感染的确认与HBV核酸检出效率的评估被引量:38
- 2014年
- 目的通过对HBsAg阴性献血者的HBV感染及感染类别的确认来评估HBV核酸检出的效率。方法对2010年12月2日~2013年4月30日献血者血液标本同时进行血清学(HBsAg、抗-HCV、HIV抗原/抗体、梅毒特异性抗体、谷丙转氨酶和血型)和HBV/HCV/HIV3联核酸筛查,单纯核酸反应性标本需鉴别。依据跟踪或回溯检测的血清学变化确定HBV感染者及其感染类别。结果共筛查117427名献血者合计152739份血液标本,核酸联检初次反应性标本193份。确定HBsAg(-)的HBV感染献血者94名,其中窗口期5名,一过性感染15名,OBI51名。核酸检测假阳性率占初次反应性标本的50.3%。HBsAg(-)献血人群中窗口期、一过性感染和OBI的流行率分别为6.0/10万、18.9/10万和55.3/10万。结论核酸检测对于提高献血者HBV感染的检出有着重要的作用;OBI在HBV总检出中占比远高于一过性HBV感染及窗口期感染;HBV核酸检测存在相当比例的假阳性;多次重复检测有利于假阳性的排除;为保证血液安全,核酸检测初次反应性的血液应报废,而假阳性的献血者需再评估。
- 安万新邓雪莲梁晓华臧亮王东陈辉高慧卉刘颖
- 关键词:献血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核酸检测
- HIV合并HBV双重感染窗口期一例
- 目的 通过对一例单纯核酸检测反应性献血者的追踪检测,对其感染和感染状态进行确认。方法 对一例单纯核酸检测反应性的样本进行核酸单检及复测。查询相应的献血者个人资料、电话沟通后进行跟踪检测,检测项目为核酸单检、谷丙转氨酶(A...
- 邹亚轩高慧卉周璐邓雪莲
- 大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情况及防控策略分析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大连地区2014—2019年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的现状和特点,为制定更好的防控措施和血液招募策略提供依据,进一步保证临床用血安全。方法对2014—2019年间大连市血液中心确认的HIV感染献血者流行病情况进行分析。HIV抗体筛查反应阳性样本按大连市CDC要求送检,采用Western Blot方法进行HIV抗体确认。CDC以送检样本和重新采样的结果均为阳性,签发HIV确认阳性报告。对于未能重新采样的献血者,本研究以HIV抗体或HIV抗体/抗原检测与HIV RNA同时反应性作为HIV感染的确认条件。结果2014—2019年间共完成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511463份,确认阳性141例,确认阳性率为27.57/10万。男性HIV确认阳性率为28.68/10万,明显高于女性的0.71/10万(P<0.001)。18~30岁人群HIV确认阳性率高于其他年龄组(P<0.001);初次献血者确认阳性率(19.75/10万)高于重复献血者(9.64/10万)(P<0.001)。141例HIV确认阳性者中,男137例,占97.16%;18~30岁献血者101例,占71.63%;未婚105例,占74.47%;首次献血96例,占68.09%;街头固定采血点113例,占80.14%。结论2015年以来,本中心无偿献血者HIV确认阳性数和HIV感染率逐年递减,其中以男性、低龄、未婚、初次献血者感染率较高,经输血传播HIV风险仍不容忽视,需进一步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招募和咨询策略。
- 王颖颖郭笑寒高慧卉吕凤阳王新梅
- 关键词:HIV感染无偿献血人群
- Ultrio plus和Ultrio核酸检测体系的HBV检出效果评价
- 目的评价Ultrio plus和Ultrio核酸检测体系对HBV的检出效果。方法统计2013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间Ultrio的检测数据和2015年12月1日-2016年4月30日间Ultrio plus的...
- 邓雪莲周璐邹亚轩高慧卉陈辉臧亮梁晓华
- 文献传递
- Ultrio plus和Ultrio核酸检测体系的HBV检出效果评价
- 邓雪莲周璐邹亚轩高慧卉陈辉臧亮梁晓华
- HBsAg联合HBVDNA检测用于HBsAg反应性献血者归队评估的可行性被引量:20
- 2016年
- 目的评估HBs Ag和HBV DNA的指标组合用于HBs Ag反应性献血者归队识别的可靠性。方法以HBs Ag电化学作为第3方检测试剂对核酸无反应性但HBs Ag反应性血液进行复核,筛选出不被其他检测试剂证实的HBs Ag反应性献血者;通过献血者的跟踪检测确定存在的HBV感染者;以HBs Ag联合HBV DNA(单检)作为基本组合,与抗-HBs(定性)、抗-HBs(定量)和抗-HBc搭配形成6个检测指标组合,比较不同组合对已确定的HBV感染的检出能力。结果在173名HBs Ag反应性献血者中确认出7名存在HBV感染;HBs Ag+HBV DNA(单检)对HBs Ag反应性献血者中HBV感染的检出率为0.41/万(0.12/万,0.70/万),在6个检测指标组合中最低,而联合了抗-HBs(定量)和抗-HBs(定量)+抗-HBc的2组检出率最高[1.45/万(0.91/万,1.99/万)]。结论仅以HBs Ag+HBV DNA作为HBs Ag反应性献血者的归队评价的指标并不足以保证血液的安全性,抗-HBs(定量)可能是需要附加的重要指标。
- 邓雪莲陈辉王新梅臧亮王东高慧卉邹亚轩周璐李玲梁晓华
- 关键词:核酸检测HBS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