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清顺
- 作品数:6 被引量:43H指数:4
-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能谱CT的临床应用进展被引量:8
- 2017年
- 从单能量图像、能谱曲线、物质分离、有效原子序数及分析工具等方面对能谱技术进行了分析,并对能谱CT在头颈、胸、腹、骨肌系统等方面的具体应用进行了总结。提出能谱CT能综合应用分析平台及工具进行多参数成像及数据分析。指出该CT能够为疾病的精准定性、定位诊断和治疗方案制定提供更为可靠的信息及更多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案,可被用于肿瘤的综合诊断、鉴别诊断、定位诊断,医源性金属植入物术后成像、血管成像及结石成分分析等各方面,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 陈俐君魏清顺杨晓萍
- 关键词:能谱CT
- 常用影像方法诊断乳腺癌的效能研究被引量:6
- 2018年
- 从敏感性、特异性2个方面比较了超声(ultrasound,US)、乳腺X线摄影、MRI单一诊断及联合应用诊断乳腺癌的效能,并分析了每种检查方法的优势及不足。提出单个检查方法中,MRI对乳腺癌的发现和诊断更具优势;联合应用各项检查技术时,MRI+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digital mammography,DM)+US诊断乳腺癌的敏感度最高,但特异度却显著降低。指出了影像科医生应根据每种检查方法的优势与不足,取长补短,在综合评估乳腺病变的基础上,选择最优的检查方法,从而为临床提供更完善、更精准的影像学信息。
- 刘瑜琳卢冬梅魏清顺石新霞杨晓萍
- 关键词:乳腺癌超声检查乳腺X线摄影磁共振成像
- 乳腺癌雌激素受体水平与MRI影像学表现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介绍了乳腺癌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表达状况与MRI表现如针刺样边缘、环形强化、时间-信号曲线(time-to-intensity curve,TIC)类型及表观扩散系数(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ADC)间的关系,提出了不同ER表达状况的患者MRI特征性表现不同,其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ER表达阳性抑制新血管生成,通过影响病灶的纤维化及坏死程度、生长速度、灌注情况等,引起MRI形态学、强化形态、强化方式及弥散方面的差异。指出可以通过MRI动态增强的形态学表现及弥散加权成像的ADC值评估患者的激素水平,从而为临床精准评估乳腺癌预后及尽早制定诊疗方案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亦为以后ER表达状况与TIC曲线类型的相关性研究提供指导。
- 陈俐君魏清顺朱建文郑小霞杨晓萍
- 关键词:乳腺癌雌激素受体MRI表观扩散系数
- 乳腺癌TIC曲线类型与ER/PR、CerbB-2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4
- 2017年
- 目的 :探讨乳腺癌动态增强时间-信号(TIC)曲线类型与生物因子ER/PR、CerbB-2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3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的DCE-MRI资料及免疫组化结果 ,绘制并分析病灶的TIC曲线,统计ER/PR及CerbB-2表达水平,采用四格表资料χ~2检验分析病灶TIC曲线与生物学因子的相关性。结果:33例病灶中,浸润性导管癌30例,浸润性小叶癌、皮脂腺癌、导管内癌各1例;动态增强后31例呈肿块型强化,2例呈局灶型强化;TIC曲线以Ⅱ型、Ⅲ型曲线为主,其中有12例病灶同时表现为Ⅱ型和Ⅲ型曲线,Ⅱ型曲线23例,Ⅲ型曲线22例。免疫组化结果显示ER/PR表达阳性者22例,阴性者11例;CerbB-2表达阳性者14例,CerbB-2阴性者19例。认为增强后的TIC曲线与ER/PR(χ~2=0.012,P>0.05),Cerb B-2(χ~2=0.030,P>0.05)表达水平无相关性。结论 :乳腺癌MRI动态增强扫描后的TIC曲线类型与患者体内ER/PR、CerbB-2表达水平无相关性。
- 陈俐君魏清顺朱建文郑晓霞杨晓萍
- 关键词:乳腺肿瘤磁共振成像
- 不同影像学检查对乳腺癌病灶大小评估的研究被引量:10
- 2019年
- 介绍了超声(ultrasound,US)、数字化乳腺X射线摄影(digital mammography,DM)和MRI测量乳腺癌病灶大小的准确性,分析了影响3种检查方法测量结果的因素。提出了MRI常常高估肿瘤大小,而US和DM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低估;相比DM,MRI和US对评估乳腺癌病灶大小均有较高的价值,但US对浸润性小叶癌的低估也不可忽视。指出了US可作为乳腺癌组织学肿瘤大小的最佳评估手段,而对于直径>2 cm的肿块,可结合DM测量结果共同评估;MRI不建议术前常规使用,但对于边界不清楚的病灶,尤其是浸润性小叶癌和乳腺导管内原位癌,应强调MRI 较DM和US具有一定的优势。
- 刘瑜琳章蓉魏清顺卢冬梅岳丽娜杨晓萍
- 关键词:乳腺癌超声检查磁共振成像病灶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