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洲
- 作品数:5 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固溶时效温度对Ti-6Al-4V-0.5Si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被引量:5
- 2020年
- 分析了不同固溶时效温度对Ti-6Al-4V-0.5Si合金抗拉强度、伸长率及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固溶处理后Ti-6Al-4V-0.5Si合金中存在较多的六方α′和斜方α″两种马氏体相和亚稳定相。时效处理后,马氏体相和亚稳定相分解再结晶得到分散的α+β相。综合分析表明,固溶时效工艺为950℃×30min(水冷,WQ)+480℃×4h(空冷,AQ),合金的综合性能最好,此时合金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分别为745.6MPa和8.3%,比铸态合金分别提高了24.8%和36.0%。
- 谢文芳郭雷明张淼斐刘亚洲
- 关键词:伸长率固溶时效位错密度
- Si元素对Ti-6Al-4V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
- 2019年
- 采用粉末冶金工艺(混合元素法+冷等静压成形法+真空烧结法)制备了Ti-6Al-4V-x Si合金,并通过光学显微镜(OM)、XRD、SEM和TEM对其组织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表明:合金组织中主要为α+β相,伴随有硅化物Ti5Si3析出。第二相Ti5Si3在晶界处的析出可以阻止晶粒长大;作为形核中心,晶粒中的Ti5Si3可以提高晶核形成率,从而起到细化晶粒的作用,提高合金的力学性能。运用精密万能试验机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发现当Si元素含量少于0. 5%时,随着合金中Si元素含量的增加,合金组织细化,位错密度增加,使合金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明显提高;当Si含量为0. 5%时,合金的抗拉强度达到峰值601 MPa,比未添加Si元素时抗拉强度提高了38. 5%,伸长率提高了25. 3%。
- 郭雷明王文焱谢敬佩谢敬佩邵昌刘亚洲张淼斐
- 关键词:SI元素晶粒细化位错
- 退火温度对铜-铝复合板界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
- 2018年
- 采用铸轧法制备8mm厚层状Cu-Al复合板,通过SEM、XRD和TEM等手段研究不同退火温度对Cu-Al复合板界面组织变化的影响,利用拉伸试验和显微硬度表征复合板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升高,界面层厚度由1μm增加到11μm,400℃时界面呈现出三层结构;退火温度升高,Cu、Al原子扩散加剧,界面物相种类增多。250℃时界面仅有CuAl_2相生成,300℃时界面生成新相Cu_9Al_4,450℃时界面有CuAl相生成。界面物相种类和厚度变化导致界面剥离强度先升后降,在300℃时达到最大值42N·mm^(-1)。试验分析表明,铸轧成形8mm厚Cu-Al复合板最佳退火温度为300℃。
- 刘亚洲王文焱王文焱刘冀尧黄亚博谢敬佩赵轩玮
- 关键词:铸轧法金属间化合物力学性能
- Ti-7Al和TiC界面拉伸断裂机制的分子动力学模拟被引量:5
- 2020年
- 采用分子动力学与EAM势函数结合的方法研究了α-Ti中Al原子不同固溶取代模型对其能量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混合势函数探究了Ti-7Al与Ti C界面原子尺度的拉伸变形过程和断裂机制。结果表明:当Al原子取代α-Ti中能量较低的原子时,其单晶屈服强度增加较大;当Al原子取代能量较高的原子时,单晶屈服强度增加较小,同时在α-Ti(Al)拉伸变形过程中发现了孪晶变形。在Ti-7Al和TiC界面处进行拉伸变形的过程中,随着应变的增加,α-Ti(Al)中产生大量1/3<1100>位错线,并表现出一定取向性,然后扩展、增殖并聚集,直至界面断裂,断裂位置在Ti-7Al与TiC界面的Ti-7Al一侧,说明Ti-7Al和TiC界面结合强度较好。
- 刘亚洲王文焱武莹莹杨康谢敬佩
- 关键词:位错运动分子动力学模拟
- 普通与急冷Al-Si-Zn钎料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被引量:2
- 2016年
- 向Al-Si钎料中添加质量分数为0.1%~7.0%的锌粉,采用电弧炉熔炼法和单辊熔体快淬法制备了普通和急冷Al-si—zn钎料,并用这两种钎料对304不锈钢和6063铝合金进行钎焊,研究了这两种钎料的组织、抗拉强度以及钎焊接头的抗剪强度。结果表明:随着锌粉添加量增加,两种钎料的润湿角均减小;与普通钎料相比,急冷钎料的晶粒更加细小,组织更加均匀;当添加锌粉的质量分数为0.5%~30o时,Al—Si—Zn相呈弥散状,钎料强度较高;当添加锌粉的质量分数超过3%后,Al—Si—Zn相呈聚集状,钎料强度较低;成分相同时,急冷钎料的抗拉强度及接头的强度都高于普通钎料的;但急冷钎料仍为细晶结构而非非晶结构,其组织仍有待改善。
- 刘树英刘亚洲李武会张冬冬毛钟泉铃村晓男
- 关键词:急冷抗拉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