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红美

作品数:6 被引量:69H指数:3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文化科学
  • 2篇哲学宗教

主题

  • 3篇基于案例推理
  • 2篇学习环境
  • 1篇知识管理
  • 1篇教学应用
  • 1篇教学应用研究
  • 1篇经验知识
  • 1篇教学
  • 1篇故事
  • 1篇CBR

机构

  • 6篇扬州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江苏省兴化中...

作者

  • 6篇杨红美
  • 5篇冯锐
  • 2篇董利亚
  • 1篇陈宏原
  • 1篇郭灿

传媒

  • 2篇中国电化教育
  • 1篇全球教育展望
  • 1篇电化教育研究
  • 1篇现代远程教育...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基于案例推理的学习环境设计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基于案例推理(CBR)已经成为了复杂问题解决的一个可信服的认知模式,它揭示了人或智能机器在解决复杂问题时利用过去经验来解决问题的认知过程,也科学地诠释了经验在人类问题解决和学习过程中的本质特征和基础性作用。本文探讨了CBR的认知过程、认知特征以及蕴含的学习新观点,并结合我国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简易机器人制作"的教学实践需求,运用CBR的教学建议设计、开发了简易机器人制作探究学习环境(InquiryLearning Environment for Making Simple Robot,简称ILEMSR)。ILEMSR是围绕建立预期目标,提供真实体验,学习他人经验,引导经验阐释,促进经验反思,获取经验法则等原则创建的探究学习环境,它能够有效地支持学生在复杂任务情境中利用基于案例推理的方法解决劣构问题的相关行为,促进学生从经验中进行有效学习。
冯锐杨红美郭灿陈宏原
基于案例推理的学习迁移研究
基于案例的推理作为一种新的经验学习理论,其所蕴含的以情境、案例和认知为导向的类比迁移理念为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启示。本文从学习迁移的视角,界定了基于案例推理的学习迁移概念,揭示了基于案例推理的学习迁移的本质及迁移机制,进而...
冯锐杨红美
案例知识的特征及其教学应用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学校情境中的问题大多数是去情境化的良构问题,而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大多数问题却是非良构问题。案例知识是人们在实践之中积累的一种经验知识,它在非良构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围绕复杂问题的解决过程对案例知识的概念和本质特征进行了分析,指出案例知识表征了人们解决问题的经验,包括"做什么""如何做"的策略,承载着复杂问题解决的相关情境和细节信息。它与高度抽象和组织的一般化知识不同,蕴含着丰富的、有价值的经验,具有典型性、叙述性、情境性、实践性、个人性和整体性等知识特征。最后,文章对案例知识在经验知识管理、认知工具设计、建构性学习环境创建等方面的教学价值进行了全面分析。
冯锐董利亚杨红美
关键词:经验知识知识管理学习环境
基于故事的深度学习探讨被引量:48
2010年
故事是人类最古老、最自然的意义感知形式,它具有情境性、整体性、娱乐性、可记忆性等特征。它是一种经验知识表征方式,一种促进认知和思维的工具,一种蕴含着现实意义的逼真情境,一种支持问题解决的脚手架和启发式策略。所以,故事能够有效地促进学习者隐性知识以及个人知识的生成、迁移与应用,也有助于实现学校教育的深层学习要求,是促进深度学习的有效干预措施。它正以一种正规的身份进入到教育领域中,并逐渐受到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普遍关注。
冯锐杨红美
关键词:故事
运用CBR原理设计经验学习工具的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基于案例的推理(CBR)作为一种认知理论,它揭示了人或智能机器在解决复杂问题时利用过去经验来解决问题的认知过程;它又作为一种从经验中学习的理论,科学诠释了经验在人类问题解决和学习过程中的本质特征和基础性作用。本文结合我国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简易机器人制作"的教学实践需求,利用CBR的教学建议,设计、开发了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认知工具——案例编写工具、经验阐释与反思工具、经验交流工具和经验法则提取工具,为学生在简易机器人制作探究学习环境下获得经验和转化经验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持。
冯锐董利亚杨红美
基于案例推理的问题解决被引量:15
2011年
现实世界中的非良构问题是复杂多变的,致使传统的基于规则的推理与基于模型的推理不能满足这一动态的、不可控的复杂问题解决的需要。基于案例推理是认知科学专家所揭示的一种推理方式,它以其强调案例知识、情景记忆、类比推理、预期失败及经验反思等认知过程已经逐渐成为人们面向复杂问题解决的一个有效的、可信服的认知模式。该模式给教育工作带来很多启示,产生了一些关于有效地促进学习的建议。这些已经被应用至包括教育在内的某些领域的真实问题解决和学习之中。
冯锐杨红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