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乐

作品数:3 被引量:56H指数:2
供职机构:陕西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篇淀粉
  • 2篇玉米淀粉
  • 2篇米淀粉
  • 2篇糊化
  • 1篇淀粉结构
  • 1篇玉米
  • 1篇韧化
  • 1篇韧化处理
  • 1篇黏度
  • 1篇微观结构
  • 1篇马铃薯
  • 1篇马铃薯淀粉
  • 1篇面条
  • 1篇糊化特性
  • 1篇糊化性质
  • 1篇感官
  • 1篇感官评价
  • 1篇超高压
  • 1篇超高压处理

机构

  • 3篇陕西科技大学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作者

  • 3篇蒲华寅
  • 3篇黄峻榕
  • 3篇王乐
  • 1篇李宏梁
  • 1篇陈艳春
  • 1篇张宁
  • 1篇郭宝珍
  • 1篇杨婷

传媒

  • 1篇食品研究与开...
  • 1篇中国粮油学报
  • 1篇陕西科技大学...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韧化处理对马铃薯淀粉及玉米淀粉糊化性质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及快速黏度分析技术研究了韧化对马铃薯淀粉及玉米淀粉糊化热性质及黏度性质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韧化时间的增加,淀粉糊化起始温度(To)增加,糊化峰变窄,且韧化前3h变化较明显,韧化淀粉糊化焓先增大后减小,但马铃薯淀粉韧化24h后焓值高于原淀粉,而玉米淀粉韧化后焓值均不高于原淀粉.韧化淀粉起糊温度增加,峰值黏度减小,但两种淀粉谷值黏度和最终黏度变化趋势相反.起始糊化温度低于起糊温度,证明淀粉糊化过程中黏度快速上升前结晶结构已遭到破坏.
蒲华寅王乐黄峻榕杨婷
关键词:韧化黏度马铃薯淀粉玉米淀粉
马铃薯面条制作工艺及品质研究被引量:42
2017年
以马铃薯雪花全粉为原料制作面条可实现营养强化,丰富面条品种,是马铃薯主食化产品开发的重要途径。由于马铃薯全粉不含面筋蛋白,会影响面条的成型,而目前马铃薯面条的全粉含量在30%以下。本论文研制马铃薯雪花全粉含量较高(40%)的面条,最佳工艺参数为:马铃薯全粉与小麦面粉复配干基总重100 g时,加水量44 m L、和面温度45℃、熟化时间30 min,该条件下制作的面条断条率为0%,感官评分达到87.9分。与全小麦(100%小麦粉)面条相比,马铃薯面条的和面水温较高、蒸煮时间较短,虽然色泽、韧性、粘性及光滑性等感官品质有所降低,但具有整体可接受性和商品化潜力。
王乐黄峻榕张宁郭宝珍蒲华寅
关键词:面条感官评价微观结构
超高压处理对玉米淀粉结构及糊化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2
2017年
利用光学显微、X-射线衍射、差示扫描量热、快速黏度分析技术研究了超高压处理对玉米淀粉结构及糊化性质的影响。结果显示,超高压处理能使玉米淀粉糊化,处理压力为500 MPa及600 MPa时完全糊化所需保压时间分别为15 min和5 min,但400 MPa超高压处理30 min也不会使淀粉糊化。超高压糊化过程中,淀粉颗粒结构逐渐破坏膨胀,结晶结构由A型向V型转化,RVA黏度曲线峰值黏度逐渐消失。适宜条件的超高压处理对淀粉颗粒同时具有韧化和晶体破坏作用。其中,400 MPa超高压处理5~10 min时,淀粉颗粒内部韧化作用占优,因而表现为相对结晶度、糊化温度(T_o,T_p)及糊化焓增加,而RVA曲线峰值黏度降低。
蒲华寅王乐黄峻榕陈艳春李宏梁
关键词:超高压玉米淀粉糊化特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