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心肌
  • 5篇儿童
  • 3篇心肌炎
  • 3篇幼年
  • 3篇幼年特发性
  • 3篇幼年特发性关...
  • 3篇特发性
  • 3篇特发性关节炎
  • 3篇肌炎
  • 3篇关节炎
  • 2篇动脉
  • 2篇动脉粥样硬化
  • 2篇血管
  • 2篇血脂
  • 2篇细胞
  • 2篇内皮
  • 2篇内皮功能
  • 2篇患儿
  • 2篇暴发性心肌炎
  • 2篇TP

机构

  • 12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12篇孙东明
  • 9篇张勇
  • 7篇夏琨
  • 5篇王瑞耕
  • 3篇丁艳
  • 2篇蔡珊珊
  • 1篇何琼
  • 1篇常青
  • 1篇刘玲
  • 1篇王宏伟
  • 1篇尹薇
  • 1篇张静
  • 1篇王丹丹
  • 1篇张敏
  • 1篇彭静
  • 1篇刘玲
  • 1篇蒋小梅

传媒

  • 2篇中国当代儿科...
  • 2篇中国实用儿科...
  • 1篇内科急危重症...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实用心电学杂...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华实用儿科...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05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抗心肌抗体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中的价值及意义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分析病毒性心肌炎(VMC)患儿抗心肌抗体(AHA)的检测结果,明确AHA在小儿VMC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分析方法,入选62例VMC患儿为VMC组,同期46例疑似VMC患儿为疑似VMC组,20名健康儿童设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各组4种AHA[抗心肌线粒体ADP/ATP载体蛋白(ANT)抗体、抗β1-受体抗体、抗M2胆碱能(M2)受体抗体、抗肌球蛋白重链(MHC)抗体]的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VMC组4种AHA的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疑似VMC组4种AHA的阳性率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MC组与疑似VM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ANT抗体、抗β1-受体抗体、抗M2受体抗体、抗MHC抗体在VMC患儿中检测的灵敏度分别为91.9%、93.5%、90.3%、93.5%,特异度分别为85%、80%、85%、85%。11例暴发性心肌炎患儿4种AHA的阳性率分别为81.8%、90.9%、81.8%、81.8%。结论:AHA对小儿VMC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检测结果与临床诊断高度一致,临床上可为VMC的诊断及免疫治疗提供依据。
彭静张勇王瑞耕孙东明刘玲夏琨龙元王丹丹蔡珊珊刘宁付佳
关键词:抗心肌抗体病毒性心肌炎自身免疫小儿
美托洛尔对急性心律失常患儿的疗效及对血清心肌酶和炎症因子的影响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分析美托洛尔对急性心律失常患儿的疗效及对血清心肌酶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6月至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律失常患儿105例,分为予心肌营养治疗的对照组(51例)和给予美托洛尔治疗的观察组(54例),两组均治疗8周。记录患儿治疗前后心肌酶、炎症因子、心率变异指标、早搏改善情况,并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观察组血清心肌酶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明显降低(均P <0.05),窦性心搏RR间期标准差(SDNN)、5 min窦性心搏RR间期标准差均值(SDNNI)、5 min窦性心搏RR间期均值标准差(SDANN)、相邻窦性心搏RR间期差值均方根(RMSSD)及相邻窦性心搏RR间期差值4 h> 50 ms所占比例(PNN50)明显增加(均P <0.05)。两组均无死亡病例。对照组早搏改善人数和临床疗效的总有效人数较观察组多(P <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观察组不良反应有降低趋势。结论:美托洛尔治疗心律失常患儿疗效确切,其作用与降低血清心肌酶和炎症因子有关。
夏琨孙东明张勇蔡珊珊
关键词:美托洛尔心律失常疗效心肌酶炎症因子
17例儿童暴发性心肌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总结儿童暴发性心肌炎(FM)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0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收治的17例FM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并发症及预后等。结果:17例FM患儿中,男性8例,女性9例,年龄1~12岁4月,中位数年龄5.9岁;病程初期患儿常表现为消化道和呼吸道症状,就诊时10例发生心原性休克,9例发生心力衰竭,3例发生阿斯综合征,3例发生室性心动过速。17例患儿中,入院第1天15例(88.2%)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升高,12例(70.6%)血清超敏肌钙蛋白T(hs-cTnT)水平升高,11例(64.7%)血浆N末端B型脑钠肽(NT-proBNP)水平升高。17例患儿中5例置入临时起搏器,1例予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14例患儿予静脉免疫球蛋白,其中13例患儿予以足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本组共治愈9例,治疗好转后要求出院3例,2例患儿于入院当天要求出院并且外院继续治疗(1例在外院心脏移植,1例在外院治疗痊愈),死亡3例。结论:FM患儿治愈率及好转率均较成人FM患者低,常以消化道和呼吸道症状为首发表现,表现形式多样,漏诊及误诊率较高,早期识别、积极治疗FM患儿极为重要。
张敏夏琨孙东明龙元张勇
关键词:暴发性心肌炎儿童静脉免疫球蛋白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的心血管病风险研究进展
2019年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慢性关节炎,其病理变化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炎症过程存在相似性。传统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血脂异常、肥胖、糖尿病等,可能与JIA的炎性反应有叠加作用,引起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但这是否会增加未来心血管病发生的风险,JIA是否是一种新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仍有待进一步证实。
孙东明丁艳
关键词: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病
KD患儿Th17/Treg细胞失衡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关系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川崎病(KD)患儿外周血CD4+CD25+调节T细胞(Treg)/辅助性T细胞17(Th17)与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关系及其在KD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选取本院收治的48例KD患儿(恢复期28例,急性期20例)为研究对象,另选取40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两组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5,17,23(IL-15,17,23)及MCP-1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两组外周血Treg/Th17细胞比例。结果:KD组患儿血清IL-15、IL-17、IL-23及MCP-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急性期KD患儿血清IL-15、IL-17、IL-23及MCP-1水平高于稳定期组。KD组患儿Treg细胞、Treg/Th17、Th17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期KD患儿Treg细胞、Treg/Th17水平、Th17高于稳定期(P<0.05)。经Pearson单因素分析,IL-15、IL-17、IL-23及MCP-1与Treg/Th17呈负相关(P<0.05)。结论:Treg与Th17细胞间的失衡及MCP-1水平在KD患儿体内持续升高可能与KD病情发病及进展有密切的关系,通过测定KD患儿Treg/Th17细胞比例及MCP-1对评估患儿病情及预后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夏琨王瑞耕刘玲孙东明
关键词:川崎病TREG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TPM1基因新发突变相关限制型心肌病1例
2022年
11岁3月龄患儿因"发现身材矮小20 d余"就诊于武汉儿童医院。经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手段, 确诊为限制型心肌病。基因检测结果发现该患儿TPM1基因c.541G>A(p.Glu181Lys)突变, 国内外尚无该位点突变的相关报道, 为新发突变。患儿入院后予口服卡托普利及螺内酯治疗, 1周后出院, 电话随访1年患儿暂未诉不适。
付佳孙东明张勇黄玉凤何琼张静
关键词:身材矮小限制型心肌病电话随访位点突变
儿童心肌致密化不全Tp-Te、Tp-Tec、Tp-Te/QT的变化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分析心肌致密化不全(noncompaction of ventricular myocardium,NVM)儿童T波峰末间期(Tp-Te)、校正的Tp-Te间期(Tp-Tec)、Tp-Te与QT间期的比值(Tp-Te/QT)等心肌复极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34例住院NVM患儿作为NVM组,随机选取健康儿童34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12导联体表心电图心率、校正的QT间期(QTc)、Tp-Te、Tp-Tec及Tp-Te/QT等指标。结果 34例NVM患儿中5例(14.7%)并发室性心律失常(室性早搏4例,室性心动过速1例)。NVM组心率较对照组明显加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8.8±21.8)次/min vs.(113.1±17.5)次/min,P<0.05]。两组QTc、Tp-Te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04.8±30.9)ms vs.(402.6±21.4)ms,(76.1±17.3)ms vs.(72.1±13.9)ms,P均>0.05]。NVM组与对照组比较,Tp-Tec明显延长,Tp-Te/QT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12.7±26.8)ms vs.(98.6±16.6)ms,(0.27±0.06)vs.(0.23±0.04),P均<0.05]。结论儿童NVM存在跨室壁复极离散度的异常,易导致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由于心率等因素的影响,Tp-Tec、Tp-Te/QT对儿童NVM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高于Tp-Te。
孙东明张勇王瑞耕蒋小梅
关键词:心肌致密化不全T波峰末间期儿童
多关节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活动期血管内皮功能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研究多关节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活动期血管内皮功能变化,氧化应激水平及血脂代谢等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住院的多关节型JIA活动期患儿42例分为类风湿因子(RF)阳性及RF阴性组,同期23名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肱动脉血流介导的扩张反应(FMD)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血脂、氧化应激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3组肱动脉FMD均明显下降,RF阳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 IM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F阳性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三酰甘油(TG)水平明显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清8-异前列腺素F2a(8-iso-PGF2α)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RF阴性组与对照组比较,血脂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8-iso-PGF2α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F阳性组与RF阴性组比较,血清8-iso-PGF2α升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关节型JIA肱动脉FMD与血清8-iso-PGF2α呈负相关(r=-0.54,P<0.01)。结论多关节型JIA活动期存在血管内皮功能障碍,RF阳性者更明显,其可能与氧化应激水平升高有关,尚不能确定与血脂紊乱有关。
孙东明高峻丁艳尹薇张勇夏琨王瑞耕
关键词: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内皮功能血脂8-异前列腺素F2A
不同亚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患儿血脂水平变化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 分析不同亚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患儿活动期及缓解期血脂水平的变化,初步探讨JIA患儿远期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方法 将128例初诊为JIA活动期患儿根据亚型分为少关节型48例,多关节型38例,全身型22例,附着点型20例,其中38例多关节型JIA患儿又根据类风湿因子(RF)是否阳性分为RF阳性多关节型15例,RF阴性多关节型23例;同期另随机选取45例行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水平进行比较分析。对87例治疗后处于缓解期的患儿进行血脂指标的复查,并与活动期各血脂指标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在JIA活动期,全身型、RF阳性多关节型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HDL-C水平明显下降,TG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TC、L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亚型各血脂指标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F阳性多关节型JIA患儿缓解期与活动期比较,血浆HDL-C明显升高(P<0.05);其他亚型JIA患儿缓解期与活动期比较,血浆各血脂指标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身型、RF阳性多关节型JIA活动期存在血脂代谢紊乱,RF阳性多关节型JIA缓解期血脂紊乱有所改善,其远期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是否增大尚需进一步观察。
孙东明丁艳张勇夏琨
关键词:幼年特发性关节炎血脂动脉粥样硬化儿童
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并噬血细胞综合征30例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总结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SAP)并噬血细胞综合征(HPS)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30例SAP并HPS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预后情况分为临床好转组(n=18),和预后不良组(n=12),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30例SAP并HPS患儿中,男女比例2:1,中位起病年龄为1岁3个月(范围:3个月至5岁),平均热程19±7 d,28例(93%)在1~6月份发病。16例(53%)患儿通过血清感染病原高通量基因检测提示为人腺病毒7型(HAdV-7)感染,另14例(47%)通过咽拭子免疫荧光法提示HAdV抗原阳性,具体分型未知。29例(97%)出现呼吸系统并发症,24例(80%)出现心血管系统并发症,16例(53%)出现消化系统并发症,9例(30%)出现中毒性脑病。18例(60%)临床好转或治愈,12例(40%)临床未愈,其中3例死亡(10%)。预后不良组发病至确诊HPS病程长于临床好转组(P<0.05)。预后不良组纤维蛋白原、肿瘤坏死因子-α高于临床好转组(P<0.05)。预后不良组干扰素-γ低于临床好转组(P<0.05)。27例存活患儿平均随访6±2个月,11例(41%)临床痊愈,1例(4%)HPS复发,15例(56%)出现感染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后遗症。结论SAP可合并HPS,后遗症以感染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最常见。
张华勇李昌健龙元孙东明王瑞耕张勇
关键词:腺病毒肺炎噬血细胞综合征儿童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