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鲍鹏

作品数:6 被引量:65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交通大学软件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信息传播
  • 2篇人工智能
  • 2篇注意力
  • 2篇网络
  • 2篇校企
  • 1篇循环神经网络
  • 1篇谣言
  • 1篇谣言传播
  • 1篇用户
  • 1篇社交
  • 1篇社交媒体
  • 1篇神经网
  • 1篇神经网络
  • 1篇实践类课程
  • 1篇实训
  • 1篇实训基地
  • 1篇转发
  • 1篇校企合作
  • 1篇校企融合
  • 1篇校企深度融合

机构

  • 6篇北京交通大学
  • 3篇百度在线网络...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石河子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6篇鲍鹏
  • 2篇沈华伟
  • 2篇卢苇
  • 2篇邢薇薇
  • 2篇程学旗
  • 1篇靳小龙
  • 1篇刘雅辉

传媒

  • 2篇计算机教育
  • 1篇模式识别与人...
  • 1篇计算机学报
  • 1篇中文信息学报
  • 1篇计算机科学与...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信息传播中的用户转发选择预测被引量:5
2016年
在线社会关系网络中,用户之间的关注关系网络承载着上层的信息传播,关注关系网络的结构影响着消息的可见度,并影响着信息传播过程的转发选择。以新浪微博为例,围绕信息传播中的多次暴露现象展开研究,结合用户关注关系网络的结构,探索信息传播过程中多次暴露情形下用户转发选择行为的模式和规律。针对信息传播中用户在多个暴露源下的转发选择预测问题,融合消息内容、网络结构、时序和交互历史等多方面因素,建模和预测用户转发选择。实验结果表明,新方法的预测准确率高达91.3%。
鲍鹏沈华伟程学旗
关键词:信息传播
社交媒体中的谣言识别研究综述被引量:33
2018年
近年来,社交媒体蓬勃发展,Facebook、Twitter、新浪微博、微信等逐渐成为人们获取或分享信息的重要渠道.这种人人可以参与信息发布和传播的方式在给人们的信息共享提供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一些突出的问题,特别是网络谣言的不断滋生和快速传播,给社交媒体的有效利用和科学管理提出了严峻挑战.因此,如何快速准确地识别谣言是个重要的研究问题,也是抑制谣言传播、降低谣言危害的前提.该文对社交媒体上的谣言识别工作进行综述,首先介绍了谣言研究的发展历程以及分类;然后,介绍了影响谣言识别的关键要素、当前谣言识别的主要方法;最后,对社交媒体中谣言识别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刘雅辉刘雅辉靳小龙鲍鹏沈华伟
关键词:谣言社交媒体谣言传播
新工科背景下人工智能实践类课程教学模式创新研究被引量:19
2021年
从国家推进新工科建设和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背景出发,针对软件工程专业人工智能实践类课程的教学体系建设现状,分析现行实践类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人工智能实践类课程教学改革方案,分别从前沿项目驱动、校企合作指导、实践平台搭建、国际化环境营造和实训基地建设5个方面详细阐述如何将工程培养目标与实践类课程教学相融合,以达到更好的培养效果。
鲍鹏邢薇薇卢苇李轩涯
关键词:人工智能实践类课程校企合作实训基地
基于图注意力时空神经网络的在线内容流行度预测被引量:3
2019年
现有在线内容流行度预测方法忽略对传播级联演化过程中的结构和时序特征的捕获.针对此问题,文中提出基于图注意力时空神经网络的在线内容流行度预测模型.利用图注意力机制学习在线内容的级联结构表示,利用时序卷积网络捕获传播级联的时序特征,通过全卷积层映射在线内容的流行度.在新浪微博和美国物理学会引文两个不同场景的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文中方法的流行度预测性能较优.
鲍鹏徐昊
关键词:信息传播
基于图注意力网络的信息级联外源因素建模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现有的信息级联预测方法忽略了外源因素对传播级联演化过程的影响以及个体在外源因素影响下的行为偏好,同时对底层的社交网络图结构信息的分析效果欠佳。为解决上述问题,该文提出基于图注意力网络的信息传播外源因素建模方法,利用图注意力机制提取社交图的结构信息,通过卷积神经网络对传播级联的时序信息进行分析,从而捕获外源因素的影响,利用循环神经网络对传播路径进行建模,最后在考虑到个体受外源因素的影响程度后进行级联预测。在Twitter、Douban和Memetracker三个真实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同类工作,该文提出的级联预测模型的性能较优。
杨彩飘鲍鹏李轩涯
关键词:信息传播循环神经网络
校企深度融合的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被引量:4
2021年
从国家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背景出发,分析当前人工智能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校企深度融合的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方案,分别从案例驱动的课程实训体系、项目引导的学期实训体系和基于企业需求的毕业设计体系3个方面介绍具体教学实践,以期达到更好的培养效果。
鲍鹏邢薇薇卢苇李轩涯
关键词:人工智能校企融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