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涛
- 作品数:4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通络汤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模型大鼠的影响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探讨通络汤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48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通络汤高、中、低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各组均通过手术建立大鼠自体尾髓核移植所致机械性压迫髓核突出动物模型。热板法测定痛阈,玻片法测定凝血时间,血液流变仪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酶免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前列腺素E2(PGE2)、一氧化氮(NO)含量和一氧化氮合成酶(NOS)活性;取神经根进行病理学检测。结果大鼠腰突症模型建立后痛阈降低,凝血时间缩短,血液黏度增大,血清NO、NOS、TNF-α、PGE2含量升高,神经根组织出现炎性浸润。通络汤可显著改善这些症状,表现为提高痛阈,延长凝血时间,降低血液黏度,抑制血清中炎症因子NO、NOS、TNF-α、PGE2的产生,减少神经根组织炎性浸润的产生。结论通络汤能够有效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症状,这可能与减轻神经根组织的充血、水肿、炎症反应,降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延长凝血时间,改善血液循环等有关。
- 黄亚红刘涛彭启良邱洪灯罗慧英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通络汤
- 脊髓损伤后继发性损伤的相关信号通路被引量:9
- 2017年
- 背景:在脊髓损伤的病理过程中,原发性损伤对脊髓神经结构的伤害难以逆转,目前国内外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通过各种手段干预"继发性损伤"阶段,减少神经元的坏死和凋亡,减少损伤面积的进一步扩大,为轴突再生创造良好的微环境,阻断脊髓损伤后继发性损伤的进展并促进神经再生。目的:通过回顾分析国内外关于脊髓损伤后继发性损伤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报道,以明确参与脊髓损伤后继发损伤中的关键信号通路及药物作用途径,为脊髓损伤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spinal cord injury,signaling pathway"为英文关键词,以"脊髓损伤,信号通路"为中文关键词,计算机检索Pub Med数据库、EMBASE数据库、Medline数据库、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2006至2016年有关脊髓损伤信号转导通路的文献,就脊髓损伤后继发性损伤相关信号通路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1)目前脊髓损伤后继发性损伤相关信号转导通路主要集中在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PI3K/PKB(Akt)信号通路、Janus激酶/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JAK/STAT)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方面;(2)以上通路在脊髓损伤后继发损伤的发生发展及修复中扮演重要角色,值得深入研究。
- 杨永栋赵赫俞兴唐向盛胡振国陈思学刘涛徐林
- 关键词:脊髓损伤继发性损伤细胞信号转导通路药物作用
- 基于数据挖掘针灸治疗脊髓损伤后肢体功能障碍的取穴规律研究
- 2023年
-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探索针灸治疗脊髓损伤后肢体运动和感觉功能障碍的取穴规律。方法: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对建库以来以针灸作为主要手段治疗脊髓损伤后肢体运动和感觉功能障碍的临床文献进行检索,并进行描述分析、关联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纳入了123项研究、136条处方,累计使用俞穴117个,总频次1411次;干预方法以电针为主;使用频率最高的穴位为邻近节段夹脊穴、邻近节段督脉穴位以及其他共15个穴位;使用频率最高的经络为督脉、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足少阳胆经和足太阳膀胱经;关联度最高的穴位组合是足三里-外关-三阴交、曲池-合谷-阳陵泉、曲池-合谷-外关;有效的穴位组合为曲池-外关-合谷、阳陵泉-足三里、太溪-手三里和命门-大椎。结论:在脊髓损伤后肢体功能障碍的针灸治疗上,主要思路为“通督复阳、补益气血”,通过近端的夹脊穴、督脉穴位与肢体远端的阳经穴位配合,达到治疗目的。
- 杨凯坦李传鸿关健斌刘涛马昱坤仇子叶俞兴
- 关键词:脊髓损伤肢体功能障碍取穴规律数据挖掘夹脊穴
- 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局麻PKP前联合肌注咪达唑仑和盐酸哌替啶的围术期镇痛镇静效果被引量:9
- 2022年
- 目的观察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局麻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前联合肌注咪达唑仑和盐酸哌替啶的围术期镇痛镇静效果。方法86例单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均行PKP,观察组术前10 min肌肉注射咪达唑仑注射液1 mg、盐酸哌替啶注射液50 mg作预镇静镇痛,对照组不作处理。比较两组围术期不同时点NRS评分、心率、血压及手术时间、透视次数、穿刺透视次数和手术满意率、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T_(2)、T_(3)时点NRS评分低(P均<0.05);与同组T_(0)时点比较,两组T5NRS评分时点NRS评分低(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T_(2)、T_(3)、T_(4)时点HR和MAP低(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短,透视次数、穿刺透视次数少(P均<0.05)。观察组及对照组手术满意率分别为90.90%、85.71%,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7.27%、26.19%,两组比较,P均>0.05。结论PKP术前使用咪达唑仑和盐酸哌替啶能有效缓解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术中疼痛,缩短手术时间,减少透视次数,安全性高。
- 刘涛关健斌俞兴杨永栋杨济洲
- 关键词:咪达唑仑盐酸哌替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