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淑萍

作品数:10 被引量:59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9篇复合材料
  • 9篇复合材
  • 7篇C/C
  • 7篇C/C复合材...
  • 3篇烧蚀
  • 3篇SHPB
  • 2篇应变率效应
  • 2篇碳复合材料
  • 2篇碳化铪
  • 2篇抗烧蚀
  • 2篇火箭
  • 2篇火箭发动机
  • 2篇固体火箭
  • 2篇固体火箭发动...
  • 2篇硅化
  • 2篇
  • 2篇HFC
  • 1篇动态载荷
  • 1篇应变率
  • 1篇载荷

机构

  • 10篇西北工业大学

作者

  • 10篇李淑萍
  • 7篇李克智
  • 6篇袁秦鲁
  • 6篇郭领军
  • 5篇李玉龙
  • 3篇和永岗
  • 3篇李贺军
  • 2篇沈学涛
  • 1篇张守阳
  • 1篇张磊磊
  • 1篇魏建锋

传媒

  • 3篇新型炭材料
  • 3篇无机材料学报
  • 2篇硅酸盐学报
  • 1篇材料工程
  • 1篇材料科学与工...

年份

  • 2篇2012
  • 2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碳化铪含量对C/C复合材料喉衬烧蚀性能的影响被引量:6
2012年
将炭毡浸渍于饱和的HfOCl2.8H2O乙醇溶液中,经600℃热处理形成HfO2/C复合材料,然后采用热梯度化学气相沉积工艺在2100℃进行致密化和石墨化处理使HfO2转化为HfC而得到碳化铪(HfC)改性、整体炭毡增强的炭/炭(HfC-C/C)复合材料整体喉衬。利用小型固体火箭发动机试车台装置,在7MPa、3200℃烧蚀3s以测定HfC含量对喉衬烧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HfC质量分数为5.7%的HfC-C/C喉衬线烧蚀率减小了25.2%;HfC质量分数为8.7%的HfC-C/C喉衬线烧蚀率减小了49.6%。同时,当HfC质量分数为5.7%时,HfC-C/C喉衬出现了以恒定线烧蚀率为特征的稳态烧蚀阶段,且该阶段的持续时间随HfC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李淑萍李克智杜红英张守阳沈学涛
关键词:HFCC/C复合材料固体火箭发动机
C/C复合材料压缩破坏的应变率效应研究被引量:12
2007年
利用电子万能试验机与整形修正的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SHPB)研究了碳布叠层/碳复合材料在四种不同应变率下的压缩性能,对其在准静态、动态载荷下的压缩破坏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研究结果表明: C/C复合材料的压缩破坏强度具有较强的应变率效应,与准静态(10-4/s)相比,复合材料的动态(1.5×102/s)压缩强度可提高70%左右;复合材料在准静态、动态载荷下力学性能的差异可归结为纤维与基体界面特性的应变率效应以及不同应变率下破坏模式的不同.
袁秦鲁李玉龙李贺军李淑萍郭领军
关键词:C/C复合材料应变率效应
化学气相沉积低温热解炭的微观组织结构与沉积模型被引量:18
2012年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结合选取电子衍射(SAED)研究了化学气相沉积低温热解炭的微观组织结构。结果表明:低温热解炭是由直径小于2μm的球形颗粒状炭组成,该球形颗粒状炭的核心是炭黑颗粒,外层为中织构热解炭。其沉积过程主要经历了:微小炭黑颗粒的萌生,炭黑颗粒外层的生长,炭颗粒表面热解炭的沉积和炭颗粒的聚集长大四个过程。
李克智和永岗李贺军魏建锋张磊磊李淑萍
关键词:热解炭化学气相沉积微观结构
碳/碳复合材料SiC-HfSi_2抗烧蚀复合涂层(英文)被引量:3
2010年
为改善碳/碳(C/C)复合材料的抗烧蚀性能,采用包埋技术在C/C复合材料表面制备了碳化硅-硅化铪(SiC-HfSi2)抗烧蚀复合涂层。采用氧乙炔火焰烧蚀试验评价了C/C复合材料样品的抗烧蚀性能。通过扫描电镜观察、能谱分析及X射线衍射分析研究了烧蚀前后C/C复合材料抗烧蚀涂层的表面和断面形貌、元素分布和相组成。结果表明:涂层C/C复合材料在烧蚀后其表面出现了丛生的氧化硅纳米线。同时,与未涂层C/C复合材料相比,SiC-HfSi2涂层使C/C复合材料的质量烧蚀率下降了85.6%。
李淑萍李克智袁秦鲁
碳/碳复合材料SiC–HfSi_2–TaSi_2抗烧蚀复合涂层被引量:4
2009年
采用包埋技术在碳纤维增强碳(carbon fiber reinforced carbon,C/C)复合材料表面制备了碳化硅-硅化铪-硅化钽(SiC-HfSi2-TaSi2)抗烧蚀复合涂层。采用氧乙炔火焰烧蚀试验评价了C/C复合材料样品的抗烧蚀性能。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观察及能谱分析研究了SiC-HfSi2-TaSi2作为C/C复合材料抗烧蚀涂层的表面和断面相组成、元素分布及形貌。结果表明:由于烧蚀过程中生成的HfO2,Ta2O5具有高温稳定性,使得该涂层表现出良好的抗烧蚀性能,在3000℃下烧蚀20s后,线烧蚀率为0.009mm/s,质量烧蚀率为0.00385g/s。
李淑萍李克智郭领军
关键词:抗烧蚀
冲击损伤对C/C复合材料烧蚀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利用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SHPB)装置,对炭化铪含量为2wt%的C/C复合材料进行了载荷峰值为137MPa的动态冲击损伤,采用氧乙炔烧蚀装置研究了冲击损伤对C/C复合材料烧蚀性能的影响,并结合扫描电镜讨论了冲击损伤对样品烧蚀机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未受冲击的C/C复合材料相比,冲击损伤后,复合材料的质量烧蚀率增加了40%,线烧蚀率增加了118%.
李淑萍李克智李玉龙袁秦鲁郭领军和永岗
关键词:C/C复合材料SHPB
HfC改性C/C复合材料整体喉衬的烧蚀性能研究被引量:15
2008年
采用热梯度化学气相沉积工艺制备了碳化铪改性和未改性整体炭毡增强的炭/炭(C/C)复合材料整体喉衬,采用小型固体火箭发动机试车台装置(平均工作压强为7MPa)测定了它们的烧蚀性能.结合扫描电镜(SEM)和能谱(EDS)分析,讨论了碳化铪改性对C/C复合材料整体喉衬烧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改性的C/C复合材料整体喉衬相比,碳化铪改性C/C复合材料整体喉衬的烧蚀过程中存在一个线烧蚀率恒定的稳定烧蚀阶段,且其线烧蚀率减小了34%,质量烧蚀率减小了13%.
李淑萍李克智郭领军和永岗
关键词:C/C复合材料固体火箭发动机碳化铪
动态冲击损伤对炭/炭复合材料压缩行为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本文在利用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装置对碳毡增强的炭/炭(C/C)复合材料进行动态冲击损伤的基础上,利用CSS44000电子万能试验机测定了其冲击后的压缩性能,探讨了动态冲击损伤对C/C复合材料横向压缩破坏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C/C复合材料具有较强的抗动态冲击损伤能力;未受冲击损伤复合材料的压缩破坏具有剪切失效特征,而冲击损伤后其压缩破坏具有剪切与分层失效特征。
袁秦鲁李玉龙李淑萍郭领军
关键词:C/C复合材料SHPB
冲击载荷损伤后C/C复合材料烧蚀性能的研究
2009年
通过液态浸渍结合热梯度化学气相渗透(TCVI)制备了碳化铪含量为2.5%(质量分数)的C/C(HfC-C/C)复合材料。利用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SHPB)装置,对HfC-C/C复合材料进行了不同载荷冲击损伤,采用氧乙炔火焰烧蚀法测定了复合材料的烧蚀性能,结合扫描电镜分析了冲击损伤对HfC-C/C复合材料烧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动态冲击损伤对HfC-C/C复合材料线烧蚀率的影响不显著,而其质量烧蚀率随冲击载荷的增加而增加,且冲击载荷对HfC-C/C复合材料质量烧蚀率的影响存在有一个阈值,超过此值,材料的质量烧蚀率显著增加。
李淑萍李克智李玉龙袁秦鲁沈学涛
关键词:C/C复合材料SHPB烧蚀性能
动态载荷下C/C复合材料的压缩破坏行为被引量:1
2010年
利用电子万能试验机以及Split Hopkinson Compressive Bar(SHPB)测试了2DC/C复合材料在准静态、动态载荷下的压缩性能,结合光学显微镜分析了其在不同应变率下的破坏形貌、讨论了应变率对压缩破坏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准静态(10-4/s)相比,动态载荷下(5×102/s)复合材料的压缩强度提高了55%,压缩刚度提高了66%,具有较强的应变率效应;在准静态载荷下,C/C复合材料沿40°角剪切破坏,断口上炭纤维破坏具有溃散及剪切破坏特征,而在动态载荷下,C/C复合材料破坏成大小不一的碎片,其炭纤维破坏具有劈裂特征。C/C复合材料破坏模式的不同可归结为基体及界面强度的应变率效应。
袁秦鲁李玉龙李贺军郭领军李淑萍
关键词:C/C复合材料应变率效应破坏模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