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武志峰

作品数:10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教育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水稻
  • 3篇性状
  • 3篇直播
  • 3篇苗期
  • 3篇耐冷
  • 2篇早籼
  • 2篇早籼稻
  • 2篇早籼稻品种
  • 2篇水稻材料
  • 2篇籼稻
  • 2篇籼稻品种
  • 2篇晚稻
  • 2篇粒型
  • 2篇耐冷性
  • 2篇化学调控
  • 2篇QTL定位
  • 2篇大粒
  • 2篇大粒型
  • 1篇蛋白
  • 1篇倒伏

机构

  • 6篇江西农业大学
  • 4篇教育部
  • 2篇江西省农业科...
  • 1篇湖南中医药高...
  • 1篇安福县农业局
  • 1篇江西省超级水...

作者

  • 10篇武志峰
  • 9篇吴自明
  • 8篇石庆华
  • 7篇潘晓华
  • 4篇曾勇军
  • 4篇曾研华
  • 2篇谭雪明
  • 2篇王智权
  • 1篇陈雄飞

传媒

  • 2篇江西农业学报
  • 2篇南方农业学报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核农学报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型水稻抗倒肥料“猛发兜”对双季晚稻茎秆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2018年
研究了在返青期施用新型水稻抗倒肥料"猛发兜"对双季晚稻泰优871生育后期茎秆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施用猛发兜的对照相比,施用猛发兜使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和籽粒产量分别增加了8.50%、2.35%、1.15%和14.56%;施用猛发兜缩短了剑叶长度9.90%,增加了剑叶宽度8.12%,基部第一伸长节间到第五伸长节间茎壁厚度分别较对照增加了31.07%、38.75%、13.85%、15.09%、16.67%,节间第一、第二、第三伸长节间长度分别较对照降低了32.92%、38.08%、28.67%,株高降低了19.12%。因此,施用猛发兜起到了抗倒伏和增产的效果。
武志峰李祖军曾研华曾勇军潘晓华石庆华刘云吴自明
关键词:水稻抗倒伏
一种水稻耐冷化学调控剂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稻耐冷化学调控剂,属农业中化学调控剂领域。水稻耐冷化学调控剂的原料配方包括以下按重量比例的组份:芸苔素内酯用量1.88‰、赤霉素用量935.74‰和磷酸二氢钾稀用量62.38‰;以上配方稀释为水溶液,喷施...
吴自明武志峰曾勇军曾研华陈雄飞
文献传递
大粒型水稻材料千粒质量的QTL检测被引量:2
2017年
为挖掘控制水稻千粒质量的数量性状位点(QTL),同时为水稻超高产育种提供重要的育种材料,利用大粒型水稻材料lg1与常规籼稻品种9311构建的F2代遗传分离群体,采用完备区间作图法(ICIM),以LOD值2.5为阀值,对水稻千粒质量QTLs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F2代群体中千粒质量性状呈连续变异的单峰分布,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共检测到千粒质量QTLs 5个,分布于第2、5、9号染色体上,LOD值介于2.65~11.77之间,表型贡献率变异范围为4.62%~52.78%,其中表型贡献率大于10%的主效QTLs共有3个;除q TGW-2-1等位基因来源于9311外,其余4个QTLs增效等位基因均来自大粒材料lg1。定位的QTLs所在区间均有相关QTLs或基因被报道,是否为等位基因则需进一步试验验证。研究结果为大粒材料lg1千粒质量QTLs的精细定位及其在水稻超高产育种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汪欲鹏武志峰欧阳鸿飞王智权谭雪明石庆华潘晓华吴自明
关键词:水稻大粒型千粒质量
大穗型水稻穗部性状的QTL定位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对大穗型水稻穗部性状的数量性状基因座(QTL)进行定位,为水稻超高产育种提供优质的种质材料。【方法】利用95个在双亲具有明显多态性的分子标记和213个由大穗型水稻材料1p1与9311构建的F2群体单株,采用完备区间加性模型作图法(ICIM-ADD)对穗长、每穗粒数和着粒密度3个穗部性状的QTL进行检测。【结果】共检测到5个穗部性状QTL,其中穗长QTL 1个,每穗粒数QTL 2个,着粒密度QTL 2个,分布于第3、4、6、10和11号染色体上。检测到的QTL LOD介于2.63-2.91,表型贡献率为7.42%-17.72%,贡献率大于10.00%的主效QTL有2个(qSSD-3-1和qPL-11-1),分别有2个和3个QTL的增效等位基因来源于大穗1p1和9311。【结论】定位得到的主效QTL qSDD-3-1和qPL-11-1可用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新的穗长QTL qPL-11-1可用于精细定位和克隆。
汪欲鹏段里成龙启樟徐林典武志峰万建林石庆华潘晓华吴自明
关键词:水稻QTL定位穗部性状
水稻黄嘌呤脱氢酶基因OsXDH克隆及表达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克隆水稻黄嘌呤脱氢酶(Xanthine dehydrogenase,XDH)基因(OsXDH),分析其生物信息学特性及表达特性,为研究XDH在水稻生长发育和响应逆境胁迫中的调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粳稻品种日本晴为材料,采用同源克隆技术克隆OsXDH基因,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OsXDH基因的组织表达特性及逆境胁迫下的表达情况,并对不同转基因株系乳熟期剑叶OsXDH基因表达量、XDH活性和叶绿素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克隆获得OsXDH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序列(ORF)(GenBank登录号LOC4333171),其长度为4110 bp,编码1369个氨基酸。OsXDH蛋白分子量大小为150.23 k D,理论等电点(pI)为6.54,与小麦、高粱、玉米、谷子和油菜等作物XDH蛋白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分别为84.54%、84.07%、81.52%、76.35%和69.22%,表明XDH蛋白氨基酸序列具有高度保守性。OsXDH基因在水稻不同组织部位均有表达,灌浆期的表达量显著高于苗期和分蘖盛期(P<0.05),且受干旱、黑暗、高温和盐胁迫诱导高效表达。OsXDH过表达水稻转基因株系乳熟期剑叶的XDH活性和叶绿素含量高于野生型,OsXDH干扰转基因株系的XDH活性和叶绿素含量低于野生型。【结论】OsXDH基因受水稻生长发育和逆境胁迫因子诱导表达,推测其是调控水稻生长发育和响应逆境胁迫的关键基因。
韩瑞才武志峰唐双勤潘晓华石庆华王根发吴自明
关键词:水稻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胁迫
直播早籼稻品种苗期耐冷性鉴定
2021年
以在江西地区大面积种植的45个早籼稻品种为材料,设置5℃、8℃、11℃、25℃(对照)4个温度处理,对幼苗的生物量、最长根长、茎基宽、根数、苗高、叶长、根系体积等指标进行观察,并应用主成分分析、模糊数学的隶属函数法和聚类分析法探讨了直播早籼稻品种苗期耐冷性的鉴定方法,并筛选出了耐冷性品种。结果表明;水稻苗期在遭遇低温后各项生长指标较正常温度(CK)明显下降,其中5℃处理下各指标变异系数均明显高于其他低温处理的,因此5℃适合作为耐低温性鉴定的温度;苗高和生物量最能代表早稻幼苗对低温的响应状况,可作为苗期耐冷性鉴定的评价指标;初步将供试早稻品种分为3类:第Ⅰ类包括五丰优623、湘早籼6号、淦鑫203等15个品种,为耐冷性品种;第Ⅱ类包括陵两优661、陵两优7717、陵两优0516等17个品种,为中等耐冷性品种;第Ⅲ类包括两优287、中嘉早17及株两优819等13个品种,为冷敏感品种。
武志峰唐双勤李祖军李辉婕曾研华曾研华曾勇军潘晓华石庆华
关键词:直播早稻苗期耐冷性隶属函数
直播早籼稻品种苗期耐冷性鉴定与筛选被引量:5
2018年
直播早稻易遭受低温危害,造成烂秧死苗。为降低低温冷害对直播早稻生产的威胁,以18个江西推广的早籼稻品种为材料,进行苗期低温(5.0℃)处理,筛选适合大规模推广种植的早籼稻耐冷性品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处理后,不同生长指标较正常温度(CK)均有所下降,其中存活率、地上部干重、根数、根系体积、叶面积的变异系数较大,变异系数依次为根系体积>存活率≥倒三叶叶面积>根数>倒一叶叶面积≥倒二叶叶面积>地上部干重;因子分析表明,存活率及地上部干重最能代表早稻幼苗对低温的响应状况,可作为苗期耐冷性鉴定的评价指标;利用隶属函数法和聚类分析获得耐冷性较强的早稻品种6个,中等耐冷性品种6个,耐冷性较弱品种6个。
武志峰曾研华谭雪明曾勇军潘晓华石庆华吴自明
关键词:早籼稻直播苗期隶属函数法
肥水与化控措施缓解双季直播稻苗期与抽穗扬花期低温胁迫作用研究
直播稻作为一项省工省力、节本增效的轻简栽培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我国长江中下游稻区。但是双季直播季节矛盾突出,早稻直播苗期易遭受低温侵袭,晚稻直播抽穗扬花期易遭受寒露风危害,影响产量与品质。本研究通过收集长江中下游地区大规模...
武志峰
关键词:低温冷害苗期化学调控
文献传递
大粒型水稻材料粒型性状的QTL定位被引量:4
2016年
研究大粒型水稻材料对粒型相关基因的挖掘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能为水稻超高产育种提供优质的种质资源。本研究以大粒型水稻材料lg1与9311杂交衍生的F2遗传分离群体为对象,分别采用2014年、2015年的粒型数据和2年的联合粒型数据,对控制其粒长、粒宽及粒厚的QTL进行初步定位。结果表明,3种情况下共定位到22个相关QTL,其中5个粒长QTL、9个粒宽QTL、8个粒厚QTL,分布于第1、第2、第3、第4、第5、第8和第11号染色体上。3种情况下均检测到QTL的有3个,即粒长QTL q GL-2-1、粒宽QTL q GW-5-1和粒厚QTL q GT-5-1,3个QTL增效等位基因均来自于亲本lg1;此外,有7个QTL在2014年、2015年和2年的联合数据定位中均被检测到,12个QTL只在1年或2年的联合数据定位中被检测到。q GL-2-1、q GW-2-3和q GT-2-3处于同一标记区间RM5812-RM13174,推测可能受同一粒型基因控制,是新的粒型QTL位点。主效QTL q GL-1-2和q GW-11-1可能是新的控制粒型QTL位点,其余检测到的QTL所在的大部分标记区间已有粒型QTL被定位或克隆。本研究结果为大粒水稻lg1粒型基因的精细定位及克隆奠定了基础。
汪欲鹏王根发武志峰王智权石庆华潘晓华吴自明
关键词:水稻大粒粒型QTL定位
水稻矮化并花异常突变体的表型鉴定和候选基因分析
【研究背景】矮化突变体是水稻育种与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关键材料资源。本文对一个水稻矮化并花异常突变体dwarf and deformed flower3(ddf3)进行表型鉴定、组织学观察及基因定位,为突变基因的生物学功能研...
汪欲鹏唐双勤武志峰石庆华吴自明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