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丽蓉
- 作品数:4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 影响纳米铝粉活性的壳层因素的TG-DSC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采用TG-DSC研究不同包覆壳层厚度、不同壳层种类纳米铝粉的热性能,并对影响纳米铝粉活性的壳层因素作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同一粒径的纳米铝粉,包覆层越厚,氧化前的质量损失比例越大,氧化增加的质量分数越小,10%和30%高聚物包覆的50nm铝粉在520~800℃增加的质量23.5%和17.4%,而5%和10%高聚物包覆的100nm铝粉则增加质量42.5%和36.5%;50nm铝粉在熔点前的能量释放速率最快,达到最大氧化速率时的温度远低于100nm铝粉,二者为550℃和590℃,但其活性低于100nm铝粉。纳米铝粉经高聚物包覆后经185℃热解处理能显著降低壳层厚度,并提高纳米铝粉样品的热性能。
- 何丽蓉肖乐勤丁海琴周伟良
- 关键词:纳米铝粉热性能壳层
- n-Al/n-PTFE复合物的热行为被引量:6
- 2012年
- 在Ar气氛保护下,用TG-DSC研究了3种n-Al/n-PTFE复合物(包括化学计量配比和富燃料配比复合物)的热行为,用XRD和FE-SEM对其热反应产物进行了形貌观察和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在520~590℃,3种复合物均发生反应,出现剧烈放热,两组富燃料配比复合物在470~520℃还出现了"预点火"现象,在590~800℃仍有反应发生,而化学计量配比复合物则未观察到预点火现象和590~800℃区间的反应。SEM和XRD结果显示,残余产物被熔接成团聚体,主要为AlF3相,并伴随着部分未反应的Al。
- 何丽蓉肖乐勤菅晓霞周伟良
- 关键词:纳米复合物纳米铝粉热反应
- 氧化铝壳层对纳米铝粉的热反应特性影响研究被引量:8
- 2012年
- 利用气氛保护管式炉对纳米铝粉分别进行了245℃和450℃的热处理,得到2种不同氧化铝壳层厚度和晶态结构的纳米铝粉Al-245和Al-450。XRD和XPS测试结果表明,Al-245的氧化铝壳层比Al-450薄,且壳层中的γ-Al2O3、θ-Al2O3和ε-Al2O3强度较低。相应的HRTEM表明,Al-245和Al-450都存在明显壳层,且Al-450有2个壳层。在TG-DSC中,氧化铝壳层较薄的Al-245的DSC起始反应温度和峰温分别为554.0℃和559.3℃,均低于Al-450的相应温度559.3℃和586.1℃,反应区间更窄,(Tp-Ton)仅为5.3℃,且初始氧化放热量4 652 J/g也远高于Al-450的1 681 J/g。在500~660℃间,Al-245增重21.3%,高于Al-450的10.1%,且Al-245的氧化速率0.38 mg/s也明显高于Al-450的0.033 mg/s。
- 何丽蓉肖乐勤菅晓霞周伟良
- 关键词:纳米铝粉热反应
- 纳米铝粉热反应特性的TG-DSC研究被引量:12
- 2011年
- 采用TG-DSC法对平均粒径85 nm的纳米铝粉进行了热反应特性研究,并与微米铝粉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铝粉热反应特性的尺度效应明显,纳米铝粉在517℃附近出现明显增重,500~660℃氧化增重20.4%,放热约4 909 J/g,而微米铝粉在600℃左右才有少量的增重,粒径越大,氧化增重越小,4~6、9~10、16~20μm对应的氧化增重分别为2.02%、1.03%、0.89%;升温速率对纳米铝粉初始氧化阶段的氧化增重影响不大,Δm=22.8%~24.7%,初始氧化反应热为(4 850±350)J/g;但对纳米铝粉氧化速率的影响显著,随着升温速率的加快,初始氧化区间明显变窄,初始氧化速率明显加快,DSC初始氧化峰所对应的起始反应温度和峰值温度差(Tp-Ton)从5 K/min的40 K和10 K/min的33 K缩短为15K/min的2.2 K和20 K/min的4.3 K,最大氧化速率vox从5 K/min的0.019 mg/s增加为20 K/min的0.55 mg/s。
- 何丽蓉肖乐勤菅晓霞周伟良
- 关键词:纳米铝粉升温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