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家长介导干预项目“让家长成为孩子沟通训练的老师(Improving Parents as Communication Teachers,ImPACT)”进行中国文化背景下的改编和适应性调查。方法·改编过程按4个步骤进行:信息收集、初步改编设计、初步改编测试、进一步调整。信息收集部分邀请8位专家(6位儿科专家、2位心理治疗师)进行6次专家焦点小组讨论,并根据专家意见从语言、干预形式、方案结构、文化习俗等方面对ImPACT进行初步改编。然后招募16位ASD患儿家长,分成2批参加初步改编后的ImPACT团体治疗,并在初步改编测试阶段同步进行适应性调查。结果·初步改编方案的适应性调查结果显示:所有家长均认为“上课进度节奏把握得当,能跟着老师节奏完成课堂内容学习”,66.67%的家长认为“课程准备充分、讲解清晰、目标明确”,33.34%的家长则认为学习过程“提供了丰富例子,帮助理解干预技巧”。关于每次学习后的技能练习作业,83.33%的家长认为“轻松完成,能帮助自己更好地学习干预技巧”,且所有家长均认为“点评及时,点评的内容能帮助自己答疑解惑”。而针对家长反馈的难点,即第7次(塑造互动)、第6次(教授新的模仿和游戏技能)、第5次(教授新的沟通技能)干预,与专家小组讨论后,进行进一步调整,使得最终方案能更方便家长学习掌握。结论·经过改编和适应性调查,形成了更适合中国ASD儿童家庭的家长介导干预的ImPACT项目。
目的·探究“行为干预研究单位孤独症网络家长培训”[the Research Units in Behavioral Intervention(RUBI)Autism Network Parent Training,RUBI-PT]方案的中国本土化改编并对其适应性进行调查。方法·按照文化改编的4个步骤对RUBI-PT方案进行改编,包括信息收集、初步改编设计、初步改编测试、进一步调整。信息收集阶段邀请了6位儿科专家和2位心理治疗师进行6次焦点小组访谈,并根据专家意见从语言、治疗形式、治疗设置等方面对RUBI-PT方案进行初步改编;初步改编测试阶段招募了16位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患儿的家长,分2批参加线上RUBI-PT,结束后收集项目反馈问卷并行适应性调查分析,最后根据测试结果进行方案的进一步调整。结果·RUBI-PT的初步改编方案由个体培训调整为团体培训,包含8次核心技能课程,采用线上会议形式实施。初步测试结果显示,家长对于上课进度、上课过程、课后作业完成情况、作业点评情况的满意度分别为90%、80%、100%和100%;课程难度方面,第7次课(功能性沟通训练)和第8次课(教授技能)的难度最大。依据上述调查结果和专家小组意见完成进一步调整,最终形成本土化RUBI-PT的改编方案。结论·经过改编和适应性调查,形成了适用于中国ASD儿童家庭的家长行为训练策略即RUB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