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春霞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1
供职机构:铜陵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铜陵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荧光
  • 1篇荧光光谱
  • 1篇原子
  • 1篇原子荧光
  • 1篇原子荧光光谱
  • 1篇职业病
  • 1篇三氯杀螨醇
  • 1篇杀螨
  • 1篇杀螨醇
  • 1篇食品
  • 1篇水果
  • 1篇膨化
  • 1篇膨化食品
  • 1篇漆包线
  • 1篇企业职业病
  • 1篇氰戊菊酯
  • 1篇微波消解
  • 1篇氯杀螨
  • 1篇奶粉
  • 1篇菊酯

机构

  • 4篇铜陵市疾病预...

作者

  • 4篇杨春霞
  • 2篇余明池
  • 1篇张乾驰
  • 1篇吴成峰
  • 1篇丁士旵
  • 1篇吴泽玉
  • 1篇邢国艮

传媒

  • 3篇安徽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卫生工程...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2008—2019年某大型漆包线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分析
2021年
目的了解铜陵市某大型漆包线企业车间内工作场所苯系物浓度,初步评估职业接触人群外暴露水平,为企业进行职业危害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08—2019年对某大型漆包线企业作业场所苯系物、酚类、烷烃类等化学毒物的检测结果,分析评估漆包线职业人群外暴露水平。结果2008—2019年漆包线企业生产车间内苯C_(TWA)平均值为(3.20±3.97)mg/m^(3),甲苯C_(TWA)平均值为(0.75±0.80)mg/m^(3),二甲苯C_(TWA)平均值为(1.94±1.10)mg/m^(3),苯酚C_(TWA)平均值为(0.16±0.09)mg/m^(3),甲酚C_(TWA)平均值为(0.66±0.25)mg/m^(3)。苯系物总检出率为57.30%,其中苯检出率、超标率均最高,分别为54.30%、19.27%。苯CSTEL最大值为75.7 mg/m^(3),C_(TWA)最大值为16.41 mg/m^(3),分别超出国家卫生标准7.57倍和2.74倍,超标样品数为100个,苯超标严重。甲苯、二甲苯最大检出率分别为16.67%、14.29%。苯酚、甲酚、环己烷检出率均较高。结论漆包线企业作业场所内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苯、甲苯、二甲苯、酚类、烃类等,职业人群长期处在低浓度暴露水平。
丁士旵吴成峰张乾驰杨春霞
关键词:苯系物
QuEChERS-UPLC法测定水果中三氯杀螨醇和氰戊菊酯残留量被引量:7
2021年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要求,居民每天需要摄入一定量的水果,用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及膳食纤维,维持机体健康。而果树从开花到结果的过程漫长,容易遭受病虫危害,往往需要使用农药,因而增加了水果的农药残留风险。
杨春霞卫平萍余明池
关键词:QUECHERSUPLC水果
微波消解-分光光度法测定膨化食品中的铝被引量:1
2018年
铝是食品加工业普遍使用的一种食品添加剂,可以增加食品的松脆,提高食品的弹性。但铝可以在人体内蓄积,长期食用会引起神经系统病变,增加老年痴呆的风险几率,危害人体的健康。国家卫计委等5个部门联合发文,从2014年7月1日起膨化食品业不再允许使用任何含铝食品添加剂。食品中铝的测定方法主要有比色法([1-2]),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2-4]).
杨春霞吴泽玉
关键词:微波消解分光光度法
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奶粉中砷的不确定度评定被引量:1
2014年
不确定度的测量和评定能更好更准确地反应检测方法是否符合工作要求,也是实验室必须重视的问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不确定度的大小,测量不确定度是对检测结果质量的定量表征[1]。本文利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奶粉中砷,分析实验过程中各种不确定度来源,计算不确定结果。1测定原理与定量数学模型依据GB/T5009.11-2003食品中总砷和无机砷的测定第一法氢化物原子荧光光度法[2]。
余明池邢国艮杨春霞
关键词:原子荧光光谱奶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