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璞 作品数:6 被引量:20 H指数:3 供职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国内同期双膝关节置换与分期双膝关节置换的经济学对比研究 目的 研究国内同期双膝关节置换与分期双膝关节置换的费用差异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力求对目前临床上是采用同期双膝关节置换术还是分期双膝关节置换术这一问题给予理论依据.方法 本文搜集本院行同期双膝关节置换病人123人及分期双膝... 吴厦 蔡谞 刘璞 罗杨关键词:关节成形术 数据收集 膝关节置换术术中与术后胫骨平台假体后倾角差异分析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分析膝关节置换术胫骨平台假体后倾角度在术中与术后的差异,为术中调整后倾角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6月1日-2014年9月2日行关节置换术病例44例,按照选用假体的不同分为保留后交叉韧带组(22例,33膝)及不保留后交叉韧带组(22例,31膝)。分析两组术中与术后后倾角度的差异。结果保留后交叉韧带组术后的后倾角度比术中的后倾角度大5.73°±2.81°(P=0.00);不保留后交叉韧带组术后的后倾角度比术中的后倾角度大1.66°±1.43°(P=0.00)。结论在保留后交叉韧带组中,术后获得的后倾角度大于术中测量的度数,因此当术中后倾角度过小时,可不必调整。不保留后交叉韧带组术后获得的后倾角度与术中测得的度数差异并不大,可基本按照术中角度预测术后的后倾角度。 吴厦 蔡谞 刘璞 罗杨关键词:胫骨平台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切除后交叉韧带和松解内侧副韧带浅层对关节间隙的影响 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比较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中切除后交叉韧带和松解内侧副韧带浅层对膝关节间隙的影响。方法 2013年4月-2014年5月因膝关节重度骨关节炎致膝内翻畸形在我院行单膝关节置换患者83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术中进行软组织平衡过程中,A组顺序使用切除后交叉韧带和松解内侧副韧带浅层两种方法,B组仅使用松解内侧副韧带浅层一种方法。使用关节间隙测量器分别在上述处理前后测量关节在伸膝(0°)和屈膝(90°)时的内、外侧间隙大小及上述处理后的张开幅度。结果 A组中,经过上述两种方法处理后伸膝间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屈膝位内、外侧间隙均显著增大,其中切除后交叉韧带使屈曲内、外侧间隙分别由(15.55±0.42)mm和(19.58±0.53)mm增大至(16.88±0.53)mm和(20.60±0.63)mm(t=5.514、2.985,P=0.000、0.011)。上述方法对内、外侧间隙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中,松解内侧副韧带浅层后,伸直和屈曲位的关节内侧间隙分别由(18.67±0.54)mm和(15.62±0.68)mm增加至(19.53±0.53)mm和(16.50±0.70)mm(t=3.180、3.705,P=0.007、0.002),且对屈曲间隙和伸直间隙的影响无明显差异。A、B组对比,两种方法联合使用(A组)时屈膝内、外侧间隙张开幅度明显大于单独使用松解内侧副韧带浅层(B组)(t=3.949、5.687,P=0.002、0.000),而伸膝间隙的张开幅度并无显著差异。切断后叉的基础上再行松解内侧副韧带浅层(A组)对比单独松解内侧副韧带浅层(B组),前者的屈膝间隙张开幅度明显大于后者(t=2.880、3.088,P=0.012、0.007),伸膝间隙的张开幅度差异不明显。结论在膝关节置换术中,切除后交叉韧带主要影响屈、伸膝间隙平衡。松解内侧副韧带浅层主要影响内、外侧间隙平衡。在术中可根据不同情况单独或联合使用上述技术。 刘璞 蔡谞 吴厦关键词:关节间隙 后交叉韧带 内侧副韧带 结构性异体骨移植应用于TKA翻修中的临床效果及相关分析 目的 评估和探讨同种异体结构性植骨应用于膝关节翻修术中临床效果和意义.方法 本文系统性的随访了2009年12月至2013年2月间因各种原因在301医院行膝关节翻修并进行结构性植骨的患者32例膝关节(32例患者). 刘璞 蔡谞 陈继营 王岩膝关节翻修术中结构性异体植骨的应用及手术技巧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比较膝关节翻修术中是否使用结构性异体骨移植的临床效果,并探讨植骨手术技巧及相关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34例膝关节置换术后由于各种原因在我院骨科行膝关节翻修术的病例,平均年龄64.6(51~76)岁,平均随访28.5(14~46)个月。根据术中是否使用结构性异体骨移植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使用结构性异体植骨处理骨缺损;对照组使用颗粒打压植骨和骨水泥填充等常规方法处理。通过KSS评分评估患者症状改善和关节功能恢复情况,通过X线检查评估术后假体在位情况和植骨愈合情况。结果两组各有1例失访,其他患者假体在位良好。治疗组X线片提示植骨均愈合。两组患者随访时的KSS评分较术前均有显著提高。治疗组术前的骨缺损情况较对照组严重,KSS评分低于对照组(38.19±18.71 vs 52.39±9.79)(t=2.891,P=0.008),但随访时两组KSS临床评分(85.19±10.23vs 90.39±5.71)(t=1.859,P=0.072)、疼痛评分(45.00±5.16 vs 43.33±5.69)(t=0.859,P=0.377)、功能评分(63.13±19.12 vs 72.78±16.74)(t=1.557,P=0.13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结构性异体骨移植修复膝关节翻修中的大块骨缺损可取得较好效果,与其他骨缺损的处理方法相比,临床效果无明显差异。 刘璞 蔡谞 吴厦关键词:翻修术 同种异体骨 膝关节置换术中内侧副韧带浅层贴骨剥离松解的效用分析 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分析膝关节置换术中内侧副韧带浅层贴骨剥离技术在软组织平衡中的效用。方法选取解放军总医院2013年6月1日-2014年8月15日膝关节置换病例44例,按照是否采用内侧副韧带浅层贴骨剥离技术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比较实验组松解前后内侧胫股间隙的变化情况以及两组术后活动度和术后3个月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内侧副韧带浅层贴骨剥离技术可以分别为屈曲胫骨间隙和伸直胫股间隙提供(1.88±1.05)mm及(2.23±1.00)mm的松解度;两组术后活动度及术后3个月膝关节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内侧副韧带浅层贴骨剥离带来的松解度有限,若术中发现截骨后膝关节内侧胫股间隙过于紧张,则需要结合其他技术综合平衡内外侧间隙。 吴厦 蔡谞 缪力 刘璞关键词:膝关节置换术 软组织平衡 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