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滨

作品数:5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会议论文
  • 2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湿位涡
  • 3篇强暴雨
  • 3篇强暴雨过程
  • 3篇位涡
  • 3篇夏季
  • 3篇暴雨
  • 3篇暴雨过程
  • 2篇年变化
  • 2篇年变化特征
  • 2篇热带
  • 2篇热带太平洋
  • 2篇热含量
  • 2篇混合层
  • 2篇混合层深度
  • 2篇海温
  • 2篇EOF分析
  • 2篇表层海温
  • 2篇次表层
  • 2篇次表层海温

机构

  • 5篇解放军理工大...

作者

  • 5篇关皓
  • 5篇周林
  • 5篇张滨
  • 2篇施伟来

传媒

  • 1篇解放军理工大...
  • 1篇海洋预报
  • 1篇首届长三角科...
  • 1篇第二届长三角...

年份

  • 1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1998年夏季江淮地区强暴雨过程的湿位涡诊断分析被引量:4
2005年
为了研究梅雨期江淮流域暴雨发生发展的特征,利用HUBEX资料,根据湿位涡守恒原理和倾斜涡度发展理论,分析了江淮地区2次强暴雨的发生发展的原因。结果表明:2次暴雨是在不同性质的层结状态下发生的,其湿位涡的分布有较大差异。在局地对流稳定条件下,暴雨区上空对流层中、低层Pm1>0,Pm2<0,并且Pm1>Pm2,对流层中、低层的垂直风切变和大气的斜压性使垂直涡度显著发展,导致暴雨发生。在局地对流不稳定的条件下,暴雨区上空对流层中、低层Pm1<0,Pm2>0,也满足Pm1>Pm2,暴雨过程是对流不稳定和斜压不稳定共同作用的结果。无论是对流稳定或不稳定的强降水过程,Pm1和Pm2均能反映出降水的触发机制和特征,对于暴雨的预报和诊断具有指导意义。
张滨周林关皓
关键词:暴雨湿位涡
热带太平洋-印度洋上层海温、热含量和混合层深度的年变化特征被引量:9
2006年
根据1955-2003年次表层海温、海洋上层400m热含量和混合层深度资料,采用EOF分析方法,研究热带太平洋-印度洋上层海温、热含量和混合层深度的年变化特征及其与厄尔尼诺、印度洋偶极子、热带辐合带分布和活动的关系。结果表明:海表温度SST的分布和变化不能代表海洋上层热含量的分布和变化,热含量HST的分布与混合层MLD分布比较相似,尤其在热带印度洋和东太平洋,MLD季节变化比HST和SST提前2~3个月左右。太平洋10°N附近HST带状强扰动区和赤道地区HST反相变化是热带太平洋上层海水温度扰动最主要特征。HST的强扰动区主要由60-300m次表层海温距平的扰动引起,80m左右扰动最强,这种扰动沿着斜温层由上向下,自东向西传递,上半年增温,下半年降温,具有明显的年周期变化。这种变化对ENSO循环期间热含量异常信号传播的影响值得关注。热带太平洋HST的扰动变化和太平洋的ITCZ和SPCZ的移动和变化也有一定的关联。印度洋的西北部和东南部次表层海温距平呈年周期的反相振荡,但这种固有振荡和印度洋偶极子DMI振荡反相,这可能是导致印度洋大部分偶极子生命史都很短的原因之一。
关皓周林施伟来张滨
关键词:次表层海温热含量混合层深度EOF分析
热带太平洋—印度洋上层海温、热含量和混合层深度的年变化特征
根据1955-2003年次表层海温、海洋上层400米热含量和混合层深度资料,采用EOF分析方法,研究热带太平洋—印度洋上层海温、热含量和混合层深度的年变化特征及其与厄尔尼诺、印度洋偶极子、热带辐合带分布和活动的关系。结果...
关皓周林施伟来张滨
关键词:次表层海温热含量混合层深度EOF分析
文献传递
98年夏季江淮地区两次强暴雨过程的湿位涡诊断分析
针对1998年夏季江淮地区两次不同性质的大暴雨过程,利用98年淮河流域能量和水分循环观测试验(HUBEX)资料,根据湿位涡(MPV)守恒原理和倾斜涡度发展理论分析了两次大暴雨的形成和发展的原因。分析结果表明:两次暴雨过程...
张滨周林关皓
关键词:暴雨湿位涡
文献传递
98年夏季江淮地区两次强暴雨过程的湿位涡诊断分析
针对1998年夏季江淮地区两次不同性质的大暴雨过程,利用98年淮河流域能量和水分循环观测试验(HUBEX)资料,根据湿位涡(MPV)守恒原理和倾斜涡度发展理论分析了两次大暴雨的形成和发展的原因。分析结果表明:两次暴雨过程...
张滨周林关皓
关键词:暴雨湿位涡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