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
- 作品数:11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辽宁省第五地质大队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辽河群富铁表壳岩系磁铁矿微量元素组成对古元古代铁矿成因的制约——以周家地区为例被引量:1
- 2024年
- 铁矿石是工业发展不可缺少的矿产资源,多数铁矿石赋存于前寒武纪条带状铁建造(BIF)中。古元古代是苏必利尔型BIF形成的重要时期,但它们在华北克拉通并不发育。在胶-辽-吉构造带的辽河群中存在一系列形成于2.2~2.1Ga的富铁表壳岩系及具有经济价值的块状和层状铁矿石。揭示这些富铁岩石中磁铁矿的成因,并与苏必利尔型BIF进行对比,对探索华北元古宙铁矿找寻方向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辽宁周家地区辽河群中的块状和层状铁矿石、共生浸染状和脉状矿化变粒岩及弱矿化磁铁变粒岩开展的岩相学和磁铁矿微量元素研究表明,区域存在三类地球化学特征不同的磁铁矿。第一类磁铁矿来自块状矿石和浸染状矿化变粒岩,它们的Mg、Mn含量较高,Ti、V和Co含量低;第二类磁铁矿赋存于层状矿石和弱矿化磁铁变粒岩中,它们的Mg、Mn含量较低而Ti、V和Co含量稍高;第三类磁铁矿仅产出于脉状矿化变粒岩中,它们的Cr-Ni-V-Ti-Mn体系与前两类磁铁矿均不相同。元素含量及变化趋势的相似性表明,块状和层状矿石的形成分别是浸染状矿化变粒岩和弱矿化磁铁变粒岩中磁铁矿进一步生长富集的结果,而脉状矿化变粒岩中铁镁组分含量高是导致第三类磁铁矿具有最高Cr、Mn含量的主要因素。在Cr-Ni、Ti-Ni/Cr和V-Ti图解中,本文研究的磁铁矿多数具有低温热液成因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弱矿化磁铁变粒岩中磁铁矿的Ti和Ni含量具负相关性,表明它们经历了由高温到低温条件的变化过程。虽然都是变质-热液作用的产物,但本文研究的辽河群三类磁铁矿与西澳古元古代Hamersley苏必利尔型BIF中的磁铁矿在元素组成上存在明显差异,表明它们的形成条件在温度、氧逸度和体系成分等方面与典型苏必利尔型BIF中的磁铁矿不同。
- 王伟李勇樊金虎马双贾督
- 关键词:磁铁矿地球化学古元古代BIF辽河群
- 辽东硼成矿带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4年
- 辽东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硼矿资源产地,赋存硼矿的胶-辽-吉带古元古时期处于活动陆缘环境。辽东硼矿成因为沉积变质再造矿床,硼物质源于蚀变洋壳、俯冲沉积物、蛇纹石化地幔楔等俯冲洋壳系统的富硼地体,在洋壳向克拉通俯冲过程中,硼质在弧前释放进入岛弧火山系统参与热液循环,通过海底热泉等热液方式汇集于火山盆地形成含水硼酸盐初始矿层并被随后的火山沉积覆盖保存。在区域变质变形过程中,含水硼酸盐脱水重结晶并就位于变形构造形成的有利部位富集成矿。辽东硼同位素组成特征反应了对源区储库重硼的继承性,因此,用于探讨矿床成矿地质环境更具意义,而非用于海相和非海相沉积简单的对比。同产于含硼岩系中的含铜硫铁矿矿床沉积时间稍晚于硼矿床,两者空间上呈错位产出,据此可辅助找矿预测工作。区域上虎皮峪-红石砬子-清河复式背斜是辽河旋回多幕变形作用叠加形成的,宏观上控制含硼岩系硼矿床的空间分布。通过总结以往工作,建立了辽东硼矿床成矿模式和找矿模型,分析了找矿方向,特别指出的是,部分盖县岩组地层出露地区,深部具有寻找隐伏硼矿的探索空间,未来找矿前景可期。
- 李勇樊金虎李浩李浩冯家新王慧宁郑军李鹏
- 关键词:辽东半岛控矿构造
- 辽宁省大望海寨岩体钼成矿专属性浅析被引量:2
- 2010年
- 大望海寨岩体位于鞍山—华铜北北东向构造侵入岩带的中部与大石桥—宽甸东西向构造侵入岩带的交汇处,岩体的主要岩石类型为中细粒含斑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含斑黑云母花岗岩,是鞍山—华铜构造侵入岩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成矿地质构造条件十分有利。通过对大望海寨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表明其具有钼矿成矿专属性,与形成斑岩型铜钼矿床的岩体特征极为相似,具有形成斑岩型钼矿床的先天条件。
- 李勇王东波何忠波
- 关键词:钼成矿专属性
- 华铜岩体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2016年
- 华铜岩体侵位于侏罗世晚期,主要岩石类型为斑状黑云角闪二长花岗岩。其化学组份与世界酸性岩基本相当。属于正常太平洋型钙碱系列。通过对其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与对比,认为华铜斑状黑云角闪二长花岗岩成因类型属于同熔(I)型花岗岩。
- 李勇
- 关键词:地球化学特征
- 辽宁某多金属矿勘查中广域电磁法找矿模型建立
- 对辽宁某多金属矿区进行地质成矿规律分析,并运用广域电磁法进行测量研究,对该矿区所处区域地层界限,以及各类构造的发育情况形成了较清晰的地球物理认识,并与地质成矿特征进行相互关联,了解了该地区成矿、控矿机理与广域电磁法成果的...
- 梁维天孙新胜李勇王东波冯家新
- 关键词:广域电磁法视电阻率找矿模型
- 文献传递
- 辽东大东沟金矿岩浆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10
- 2019年
- 大东沟金矿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东段。对矿区内的岩浆岩进行了锆石U-Pb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用LAICP-MS方法,测得花岗闪长岩和石英闪长岩中锆石207Pb/206Pb年龄加权平均值分别为2147±10Ma和140.8±1.2Ma,花岗闪长岩经历了1874±18Ma的后期热液活动事件。元素地球化学测试结果显示,两者均为高钾钙碱性I型花岗岩类。石英闪长岩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为明显的右倾模式,具有弱负Eu异常,而花岗闪长岩为平坦的右倾模式,具有明显的正Eu异常,两者呈现轻稀土相对富集的特征。微量元素均富集Rb、Ba、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石英闪长岩表现为亏损Nb、Ta、Zr、Hf、Ti等高场强元素,而花岗闪长岩表现为Th、Nb、Ta、Ti等高场强元素亏损。结合区域大地构造背景及相关研究认为,花岗闪长岩形成于大陆弧后盆地的构造背景,主要是由约2.2Ca的岩浆底侵加热导致下地壳基性火成岩部分熔融而成;石英闪长岩形成于伊佐奈岐板块向华北板块斜向俯冲的构造背景,具有壳幔混合的特征,为俯冲带流体交代地幔,使其部分熔融,形成基性岩浆与地壳熔融物质混合而成的产物。
- 李浩李勇马双王鹏魏巍樊金虎郑军刘怀金
- 关键词:LA-ICP-MS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I型花岗岩古元古代
- 辽南大东沟金矿床流体包裹体和C-H-O同位素特征及其成因探讨被引量:5
- 2020年
- 大东沟金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东段,辽东古裂谷的西端。矿体主要产于古元古界盖县岩组二段绢云千枚岩内,呈似层状、透镜状、褶皱状、脉状,受NWW向褶皱构造和NE向断裂构造共同控制。围岩蚀变主要为黄铁矿化、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及少量碳酸盐化。金属矿物以黄铁矿为主,次为毒砂和磁黄铁矿,另有少量白铁矿、黄铜矿、方铅矿、自然金、银金矿等。岩浆热液期为主成矿期,可划分为4个阶段:早期无矿石英阶段(1)、石英-金-毒砂-黄铁矿阶段(2)、石英-金-多金属硫化物阶段(3)、石英-碳酸盐阶段(4),其中(2)和(3)阶段为金主要成矿阶段。该矿床岩浆热液期石英中发育5种类型的流体包裹体:富液相包裹体(Ⅰ型)、富气相包裹体(Ⅱ型)、含子矿物三相包裹体(Ⅲ型)、CO2-H2O三相包裹体(Ⅳ型)和单相包裹体(Ⅴ型)。Ⅲ-1阶段主要发育Ⅰ型、Ⅱ型和Ⅲ型包裹体,均一温度155~482℃,w(NaCleq)5.86%~34.51%;Ⅲ-2阶段主要发育Ⅰ型、Ⅱ型和Ⅲ型包裹体,均一温度111~450℃,w(NaCleq)1.91%~33.59%;Ⅲ-3阶段主要发育Ⅰ型、Ⅱ型、Ⅲ型和Ⅳ型包裹体,均一温度158~420℃,w(NaCleq)2.41%~33.31%。包裹体激光拉曼光谱分析结果显示,各阶段包裹体气相成分类似,主要为CO2、CH4以及少量N2。岩浆热液期成矿流体的C、H、O同位素特征显示:δ13CV-PDB为-18.6‰^-9.6‰,δDV-SMOW为-98.3‰^-77.1‰,δ18OH2O为2.97‰~7.43‰,暗示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来源,并混有部分大气降水和围岩有机碳组分。流体包裹体特征表明,流体的不混溶作用为矿质沉淀的主要机制;其次,地层中早期形成的碳质、黄铁矿层可能为成矿物质沉淀的有利成矿结构面。该矿床成因类型为中低温岩浆热液型。
- 李浩李勇孙新胜王东波马双刘泰冀孙立秋周頔
- 关键词:流体包裹体
- 辽南上达子堡金矿化区黄铁矿标型特征及意义被引量:1
- 2015年
- 上达子堡金矿化区主要出露古元古界辽河群盖县岩组二岩段,是金成矿物质的矿源层。黄铁矿标型特征指示目前区内的剥蚀水平相当于中上部,按黄铁矿垂直分带规律,{210}+{100}、{210}习性晶体向深部有可能逐渐增加,因此,本金矿化区深部含金量可能高于浅部。
- 李勇
- 关键词:黄铁矿标型特征
- 辽南河洼地区金矿找矿预测研究
- 河洼金矿勘查区位于辽南地区中部,大地构造处于华北地台北缘东部,二级和三级构造单元分别属于胶辽台隆和复州台陷,金州断裂位于勘查区东侧约8km,区内岩浆岩及金矿(化)体均受其次级断裂构造控制,区内矿化线索丰富,但经多年勘查,...
- 李勇李浩王鹏魏巍樊金虎郑军马双
- 关键词:金矿床找矿模式地球化学特征
- 辽东南金属矿勘查中广域电磁法应用效果被引量:3
- 2020年
- 在辽宁东南部多个金属矿区运用广域电磁法进行测量研究,可对辽东南深部地层接触面以及构造发育等特征形成更清晰认识,通过对辽东古裂谷以及变质核杂岩的形成时间、岩石圈层隆升过程、动力学机制的深入了解,应用广域电磁法为该地区成矿、控矿作用和成矿机理等提供较准确的地球物理依据,对辽东南金属矿成矿模型建立以及深部矿产资源勘查具有重要意义。
- 梁维天李勇李勇王东波袁圣冯家新袁圣
- 关键词:广域电磁法变质核杂岩找矿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