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新胜

作品数:8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辽宁省第五地质大队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留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篇地质
  • 3篇电磁法
  • 3篇广域电磁法
  • 3篇磁法
  • 2篇多金属
  • 2篇多金属矿
  • 2篇多金属矿勘查
  • 2篇找矿
  • 2篇水文地质
  • 2篇金属矿
  • 2篇金属矿勘查
  • 2篇勘查
  • 2篇勘探
  • 2篇矿床
  • 2篇成矿
  • 1篇地下水
  • 1篇地下水资源
  • 1篇地质勘探
  • 1篇地质特征
  • 1篇电阻率

机构

  • 8篇辽宁省第五地...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辽宁工程技术...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中南大学
  • 1篇四川省地质矿...
  • 1篇西澳大学

作者

  • 8篇孙新胜
  • 5篇王东波
  • 3篇梁维天
  • 2篇李勇
  • 1篇李延河
  • 1篇胡古月
  • 1篇徐莺
  • 1篇李帝铨
  • 1篇赵悦
  • 1篇陈广镇
  • 1篇孙立秋
  • 1篇樊金虎
  • 1篇周頔
  • 1篇余旭辉
  • 1篇孙文

传媒

  • 3篇经济技术协作...
  • 2篇物探与化探
  • 1篇地质学报
  • 1篇矿床地质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辽南大东沟金矿床流体包裹体和C-H-O同位素特征及其成因探讨被引量:5
2020年
大东沟金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东段,辽东古裂谷的西端。矿体主要产于古元古界盖县岩组二段绢云千枚岩内,呈似层状、透镜状、褶皱状、脉状,受NWW向褶皱构造和NE向断裂构造共同控制。围岩蚀变主要为黄铁矿化、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及少量碳酸盐化。金属矿物以黄铁矿为主,次为毒砂和磁黄铁矿,另有少量白铁矿、黄铜矿、方铅矿、自然金、银金矿等。岩浆热液期为主成矿期,可划分为4个阶段:早期无矿石英阶段(1)、石英-金-毒砂-黄铁矿阶段(2)、石英-金-多金属硫化物阶段(3)、石英-碳酸盐阶段(4),其中(2)和(3)阶段为金主要成矿阶段。该矿床岩浆热液期石英中发育5种类型的流体包裹体:富液相包裹体(Ⅰ型)、富气相包裹体(Ⅱ型)、含子矿物三相包裹体(Ⅲ型)、CO2-H2O三相包裹体(Ⅳ型)和单相包裹体(Ⅴ型)。Ⅲ-1阶段主要发育Ⅰ型、Ⅱ型和Ⅲ型包裹体,均一温度155~482℃,w(NaCleq)5.86%~34.51%;Ⅲ-2阶段主要发育Ⅰ型、Ⅱ型和Ⅲ型包裹体,均一温度111~450℃,w(NaCleq)1.91%~33.59%;Ⅲ-3阶段主要发育Ⅰ型、Ⅱ型、Ⅲ型和Ⅳ型包裹体,均一温度158~420℃,w(NaCleq)2.41%~33.31%。包裹体激光拉曼光谱分析结果显示,各阶段包裹体气相成分类似,主要为CO2、CH4以及少量N2。岩浆热液期成矿流体的C、H、O同位素特征显示:δ13CV-PDB为-18.6‰^-9.6‰,δDV-SMOW为-98.3‰^-77.1‰,δ18OH2O为2.97‰~7.43‰,暗示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来源,并混有部分大气降水和围岩有机碳组分。流体包裹体特征表明,流体的不混溶作用为矿质沉淀的主要机制;其次,地层中早期形成的碳质、黄铁矿层可能为成矿物质沉淀的有利成矿结构面。该矿床成因类型为中低温岩浆热液型。
李浩李勇孙新胜王东波马双刘泰冀孙立秋周頔
关键词:流体包裹体
广域电磁法在河洼多金属矿勘查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20年
在辽宁河洼地区多金属矿近年来地质资源勘查认识的基础上,利用广域电磁法对该区成矿有利地质界面进行勘查,勘探深度及精度较以往工作有了较大提升,对该地区深部矿产资源勘查意义重大,为河洼地区多金属矿成矿理论研究、辽东地区金矿成矿模型建立等方面提供了较准确的地球物理依据。
梁维天孙新胜孙新胜王东波孙文陈广镇
关键词:广域电磁法多金属矿深部勘查成矿模型
辽宁五龙金矿床成矿地质特征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五龙金矿是一个已有七十年开采历史的老矿山,目前开拓深度已达830米,是国内黄金矿山开采深度较深的矿山之一。随着多年的连续性开采,其保有储量已濒临危机,如何结合矿区的成矿地质特征,尽快寻找接替资源,维持矿山持续稳定生产是当前矿山亟待解决的问题。
孙新胜
关键词:地质特征找矿方向五龙金矿
辽东半岛海城-大石桥菱镁矿矿床成因探讨被引量:5
2022年
辽东半岛古元古界辽河群大石桥组三段地层中赋存有全球最大工业储量的菱镁矿矿床。在总结和整理已发表的辽东半岛晶质菱镁矿床地质和地球化学数据的基础上,本次研究进行了Mg和B同位素测试及研究工作,获得以下认识:①菱镁矿矿体呈北东东走向,产于大石桥组三段,但不同矿床的矿体厚度差异较大(30~300 m),菱镁矿矿体与顶、底板高镁白云岩之间以断层接触为主,常可见到绿泥石化板岩和碳质千枚岩产于大型菱镁矿矿体的内部韧性剪切面上,说明地层经历了强烈构造形变作用;②围岩白云岩与晶质菱镁矿矿石的地球化学特征基本一致,均表现为大离子亲石性元素(K、Rb、Ba、Sr等)亏损和氧同位素负漂移(δ^(18)O:-24.9‰~-11.0‰);③在经历构造形变和角闪岩相变质作用后,菱镁矿矿石仍继承有海相蒸发沉积岩的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δ^(13)C:-2.7‰~+1.6‰;δ^(34)S:+15.6‰~+23.7‰;δ^(26)Mg:-1.53‰~-0.49‰;δ^(11)B:+9.8‰~+13.4‰);④后期裂控型滑石具有相对较高的δ^(26)Mg值(-0.32‰~-0.15‰),发生滑石矿化的菱镁矿(δ^(11)B:+7.7‰~+8.4‰)和围岩变粒岩(δ^(11)B:+4.3‰)显示较低的δ^(11)B值,这反映了变质热液作用所引发的Mg和B同位素分馏现象。因此,辽东半岛海城-大石桥地区菱镁矿矿床镁质富集的根本原因可能为湖相沉积碳酸盐岩经准同生阶段的富镁卤水交代所致,非后期变质热液交代作用的结果。
胡古月孙新胜郑军余旭辉余旭辉王东波李延河赵悦徐莺徐莺
关键词:辽东半岛菱镁矿矿床
工程地质勘探中水文地质问题探讨
2010年
就目前来看,在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水文地质问题始终是一个极为重要但也是一个易于被忽视的问题。分析岩土水理性质。探讨工程勘察中的水文地质问题。
孙新胜
关键词:地质勘探水文地质
辽东郑屯地区基于广域电磁法的深孔验证
2024年
辽东金矿床的发育被认为受变质核杂岩体系叠加拆离断层带控制,传统观点判定永宁盆地永宁组盖层厚度达到几千米以上,阻碍含矿流体的运移的同时,不利于形成大规模金属矿床。辽东地区矿床深部探测投入少、研究程度低,勘查探测深度长期局限于1 km以内。本文在郑屯地区采用广域电磁法获得了3 km以浅的电阻率分布特征,厘清了辽东盖层厚度为千米左右,突破了对永宁组巨厚盖层的传统认识;进一步施工2 km深钻开展验证,在孔深1 345 m处发现永宁组地层与下伏太古宙基底呈不整合接触关系,界面附近未见明显的构造拆离迹象。本研究证实永宁盆地盖层厚度仅为千米左右,结合区内多期活动断裂构造和密集分布的浅成岩脉群,初步判定永宁盆地的成矿地质背景类似胶东金矿集区,推测存在华北克拉通破坏时期含矿变质流体或岩浆热液运移至界面上部成矿的可能。辽东地区具有实现多金属找矿突破的潜力,广域电磁法勘探为深地成矿预测指明了方向。
梁维天李帝铨孙新胜王东波冯家新李浩樊金虎
关键词:盖层广域电磁法
辽宁某多金属矿勘查中广域电磁法找矿模型建立
对辽宁某多金属矿区进行地质成矿规律分析,并运用广域电磁法进行测量研究,对该矿区所处区域地层界限,以及各类构造的发育情况形成了较清晰的地球物理认识,并与地质成矿特征进行相互关联,了解了该地区成矿、控矿机理与广域电磁法成果的...
梁维天孙新胜李勇王东波冯家新
关键词:广域电磁法视电阻率找矿模型
文献传递
试论水文地质对矿山安全生产的影响
2010年
一、矿山水文地质重要性分析 地下水资源对于矿山开采有着重要的影响,地下水资源勘探不准确或者地下水改道常常导致矿山生产过程中矿井渗漏、塌方等事件,严重影响矿山安全生产。而且由于矿山生产过程以及日常生活等对地下水资源的污染,还将导致矿山周边地区绿化植被遭到破坏,造成矿山地区泥石流、山体滑坡等情况,进而影响矿山的安全生产。加强矿山水文地质勘探与污染治理,降低矿山水文地质对矿山安全生产的影响已经成为矿山生产企业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
孙新胜
关键词:矿山开采水文地质地下水资源污染治理资源勘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