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杰瑜

作品数:13 被引量:28H指数:4
供职机构:六安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高等学校省级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3篇文化科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2篇污染
  • 2篇小麦
  • 2篇课程
  • 1篇单基因
  • 1篇蛋白
  • 1篇稻穗
  • 1篇地膜
  • 1篇电泳
  • 1篇豆酸奶
  • 1篇性状
  • 1篇性状基因
  • 1篇养分
  • 1篇叶提取物
  • 1篇樱桃
  • 1篇樱桃番茄
  • 1篇应用型人才
  • 1篇应用型专业
  • 1篇有机污染
  • 1篇有机污染物
  • 1篇真空干燥

机构

  • 13篇六安职业技术...
  • 3篇安徽农业大学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芜湖职业技术...
  • 1篇菏泽学院
  • 1篇黑龙江省农业...
  • 1篇皖西学院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安徽省淠史杭...
  • 1篇安徽同济生生...
  • 1篇蚌埠圻润环境...

作者

  • 13篇张杰瑜
  • 5篇徐鑫
  • 2篇刘荣富
  • 2篇马友华
  • 1篇陶宏志
  • 1篇王烈准
  • 1篇彭常安
  • 1篇权秀敏
  • 1篇汪本勤
  • 1篇鲁洪娟
  • 1篇黄红兵
  • 1篇韩永斌
  • 1篇刘鑫
  • 1篇程治军
  • 1篇郭振
  • 1篇姜树坤
  • 1篇张震
  • 1篇张静林
  • 1篇时光宇
  • 1篇郭振

传媒

  • 1篇价值工程
  • 1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通化师范学院...
  • 1篇植物遗传资源...
  • 1篇滁州学院学报
  • 1篇长江大学学报...
  • 1篇菏泽学院学报
  • 1篇宿州学院学报
  • 1篇中国土壤与肥...
  • 1篇蚌埠学院学报

年份

  • 2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3
  • 2篇2010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施用城镇生活污泥对小麦产量和品质及安全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21年
针对城镇生活污泥施入农田的潜在污染风险问题,通过田间试验,开展了城镇生活污泥在小麦上的施用效果研究,探讨了施用城镇生活污泥对小麦产量和品质及安全性的影响,以期为城镇生活污泥农业上资源化利用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施用城镇生活污泥有助于提高小麦产量。单施生活污泥(T2、T3)较空白不施肥(CK)处理小麦增产83.85%~139.04%,一定范围内,小麦产量随着生活污泥用量的增加而增大。在生活污泥2250 kg/hm^(2)配合复合肥450 kg/hm^(2)(T6)处理更有助于小麦产量增加,合理配施城镇生活污泥有助于有机养分替代及化肥减量。施用城镇生活污泥有利于提升小麦籽粒品质。与空白不施肥(CK)处理相比,施用生活污泥显著提高了小麦籽粒干面筋、湿面筋及淀粉含量,单施生活污泥6000 kg/hm^(2)(T3)处理的小麦籽粒干面筋、湿面筋和淀粉含量分别提高了19.7%、15.2%和7.83%。部分化肥配施生活污泥(T4、T9)处理小麦籽粒中Cr含量超过国家限量标准(1 mg/kg)。随着生活污泥施用量的增加,小麦籽粒重金属富集的风险增高,但不同元素增幅存在差异。施用城镇生活污泥,小麦籽粒中多环芳烃类、酞酸酯类有机污染物含量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城镇生活污泥农用时,建议单独施用生活污泥用量6000 kg/hm^(2);生活污泥与化肥进行配施的情况下,用量为生活污泥2250 kg/hm^(2)+复合肥(15-15-15)450 kg/hm^(2)。
武升张俊森张杰瑜王强张震李国亮康婷婷马友华
关键词:生活污泥小麦重金属有机污染物
霍山产三种石斛叶中差异蛋白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本试验通过图谱比对方法,研究霍山产的霍山石斛、铜皮石斛、铁皮石斛三种石斛相同生长阶段的叶片中差异蛋白质的含量差异,为霍山石斛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三种石斛叶片蛋白质的提取采用TCA-丙酮法,通过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法和SDS-PAGE电泳法进行试验操作,得出所显示的图谱进行显微比对。结果表明为三种石斛在普通蛋白质和糖蛋白种类上基本无差异,在普通蛋白和糖蛋白质含量上也无较大差异。
张杰瑜余茂耘周瑜
关键词:霍山石斛差异蛋白凝胶电泳
一种凝固型瓜蒌豆酸奶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凝固型瓜蒌豆酸奶的制备方法,以瓜蒌皮提取液、脱腥豆乳、脱脂乳、糖类为主要原料,添加复合稳定剂(PGA+CMC‑Na),接入驯化后的乳酸菌发酵制得凝固型瓜蒌豆酸奶。本发明利用瓜蒌皮提取液取代部分糖类添加剂,...
徐鑫张杰瑜陶宏志汪本勤
文献传递
数控车床上非圆曲线加工方法探讨被引量:1
2013年
通过研究非圆曲线的编程与加工过程,介绍了数控车床上非圆曲线的加工方法;利用FANUC Oi Mate-TC数控系统提供的宏程序功能和利用软件自动生成功能进行编程加工等。在生产中依据实际情况,可以选择不同的方法编制数控加工程序,以提高非圆曲线编程的准确性。
张杰瑜权秀敏黄红兵
关键词:数控车削宏程序非圆曲线
利用一个F_(2∶3)单基因分离群体精细定位水稻穗顶部退化基因ATS1被引量:1
2022年
水稻穗顶部退化(PAA,panicle apical abortion)是一种典型的数量性状,极容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Ats1是一个来自于秋光和七山占的染色体片段置换系,先前的连锁分析发现,它在第8号染色体上带有一个穗顶部退化基因ATS1(Aborted Top Spikelet 1),与先前定位的qPAA8位置近似。通过比较北京地区2018年与其他年份的气候差异,以及在不同生长环境条件下Ats1的穗顶部退化表型时发现,穗顶部退化表型与生长环境条件高度关联。在2018年的高温生长条件下,Ats1穗顶部退化程度相对减轻,说明高温降低了Ats1穗顶部退化表型的发生率。此外,通过IRAT129和Ats1杂交配置的F_(2)群体的遗传分析,发现穗顶部退化的遗传分离明显偏离单基因显性遗传的3退化∶1正常的分离比例,说明Ats1置换系中可能还存在其他穗顶部退化基因。基于F_(2∶3)家系群的表型分析,筛选出单基因分离家系18C4013,进一步将ATS1基因定位于57 kb区域内,为最终克隆该基因奠定了基础,其表型鉴定及单基因家系分离的方法可以被进一步用于其他受环境条件影响的复杂性状的基因精细定位。
张杰瑜朱婷婷姜树坤刘鑫寻子琦程治军
关键词:水稻
基于“3+3”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2010年
简要分析了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必要性。根据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借鉴国外高职教育经验的基础上,以改革课程体系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突破口,构建了"3+3"模块化课程体系,其中前"3"是三个主体课程模块,体现按专业群对学生进行职业基础能力培养和分专业进行专业核心能力培养;后"3"是三个辅助课程模块,旨在提高毕业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体现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和"双证书"的培养要求以及就业导向。经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效。
刘荣富张杰瑜王烈准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工学结合
青钱柳叶提取物耦合茉莉酸甲酯对猕猴桃涂膜的保鲜效果被引量:3
2020年
为研究能有效延长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保质期的方法,选取壳聚糖为基质,添加一定浓度的茉莉酸甲酯和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s(Batal.)Iljinsk)叶提取物对猕猴桃进行涂膜处理,分别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分析贮藏期间猕猴桃品质的变化规律,筛选和优化猕猴桃复合涂膜保鲜液的最佳配比组合。结果显示,壳聚糖0.8g/100mL、青钱柳叶提取物1.5g/100mL和茉莉酸甲酯0.12mmol/L的复合保鲜液对猕猴桃涂膜保鲜效果最佳;贮藏保鲜第16天时,最佳复合涂膜处理组的腐烂指数是对照组的1/4,固酸比始终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该复合涂膜保鲜液可供猕猴桃常温环境贮藏保鲜应用参考。
徐鑫张杰瑜郭振
关键词:复合涂膜保鲜
高职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被引量:4
2010年
本文以"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高职办学理念为理论基础,结合人才培养工作的实践,全面系统地分析学院创新的高职应用型人才"3+3"课程模块化培养模式,针对发展变化的人才市场需求,根据"学以致用"的原则,诠释应用型人才及其职业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过程。
张杰瑜刘荣富徐晶晶
关键词:高职应用型人才
一种农业技术推广用种子筛选种子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业技术推广用种子筛选种子,包括外壳,所述的外壳上端设置有储料斗,所述的储料斗上端铰接有斗盖,储料斗下端设置有下料口,所述的下料口内设置有下料控制阀,下料口下方设置有下料斗,下料口与下料斗之间一侧设置有...
张杰瑜
文献传递
思政教育融入“园艺产品贮藏与加工技术”的探索被引量:1
2022年
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园艺产品贮藏与加工技术”课程教学中,形成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的育人模式.通过完善课程教学目标、挖掘提炼思政元素、融合多样化教学活动、建构过程性多主体多维度评价等路径,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激发内生动力、激活学习兴趣,实现知识传授、技能培养与价值塑造相统一的协同效应,提升课程思政育人整体效应.
徐鑫张杰瑜彭常安刘宇
关键词:思政教育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