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俊林
- 作品数:4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内江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论中华吟诵文化的发祥起源被引量:5
- 2006年
- 中华吟诵文化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吟诵活动与人类一道诞生并先于诗歌创作而存在。殷人尚声,周人重歌。我国古代民间集体创作和文人个人创作与吟诵活动有密切关系。
- 胡俊林
- 论中华吟诵文化的发展轨迹被引量:7
- 2006年
- 自舜“典乐教胄子”、西周“乐语教国子”到春秋战国“私学”盛行“弦歌诵诗”、“诵数以贯之”,吟诵活动逐渐走进了课堂,不断扩大着影响;由先秦积累并奠基的中华吟诵文化一直长传不衰,在汉魏六朝得到重要发展,唐代成为普遍风尚,宋元明清进一步发扬光大。
- 胡俊林
- 论中华吟诵文化的发达因素被引量:1
- 2007年
- 大量有关吟诵的轶闻趣事和美谈佳话表明,吟诵具有达政酬对、写作入门、识才爱才、审美娱乐、保健养生等多重价值。而正是前人对其诸多价值的追求和实现,促进了中华吟诵文化的持续发展和兴旺发达。
- 胡俊林
- 文学传播的意义——以明清之交会稽无名女题壁诗与文人唱和诗为例被引量:2
- 2010年
- 明末会稽无名女子在新嘉驿题诗文,吸引了明末清初不少著名文人的关注与唱和,持续近半个世纪,成为古代文学传播史上一典型个案,值得重视。这里参照传播学思想,用文本细读方法,分析此个案所包含的文学传播意义。
- 孟光全胡俊林
- 关键词:明清文人唱和文学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