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艳飞

作品数:4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长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计划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稻田
  • 1篇氮水平
  • 1篇稻田土
  • 1篇稻田土壤
  • 1篇冬季覆盖作物
  • 1篇冬小麦
  • 1篇英文
  • 1篇生态系统
  • 1篇生态系统服务
  • 1篇生态系统服务...
  • 1篇施氮
  • 1篇施氮水平
  • 1篇双季稻
  • 1篇土壤
  • 1篇农田
  • 1篇评价指标
  • 1篇紫云英
  • 1篇作物
  • 1篇温室气体
  • 1篇系统服务功能

机构

  • 4篇长江大学

作者

  • 4篇周艳飞
  • 3篇刘章勇
  • 2篇金涛
  • 1篇刘念
  • 1篇朱波
  • 1篇杨梅

传媒

  • 2篇生态科学
  • 1篇Agricu...
  • 1篇农业资源与环...

年份

  • 2篇2018
  • 2篇201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农田甲烷排放研究进展(英文)被引量:2
2017年
甲烷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而农田是甲烷的重要排放源之一。因此,对农田甲烷排放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从农业生态系统甲烷排放、土壤甲烷排放的影响因子,比如土壤含水量、土壤性质以及施用肥料的种类及肥料施用方法等方面综述了稻田甲烷的研究进展。探讨了缓解农田甲烷排放的管理措施,尤其是减缓稻田甲烷排放的措施。提出了未来开展稻田甲烷的研究方向,以期为进一步控制稻田甲烷排放提供一定参考。
周艳飞金涛
关键词:甲烷排放农田
农田生物多样性快速评价方法及应用被引量:4
2017年
采用合理的评价指标和方法是实现生物多样性快速评价的前提。从农田尺度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管理的需求出发,建立农田生物多样性评价体系,以力求客观真实反映农田生物多样性的基本特征和变化规律。评价体系包括:农田生物多样性评价的指标及其权重、数据采集和处理、计算方法、等级划分等内容。在该评价体系研究的基础上,以湖北省荆州市太湖农场为应用实例,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表明,此评价方法可快速确定农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状况和提出管理建议,并进一步为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健康评价提供参考。
周艳飞刘章勇刘章勇覃孔华杨梅
关键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指标
施氮水平对稻-稻-紫云英稻田土壤细菌数量及群落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4
2018年
通过对稻-稻-紫云英稻田土壤细菌数量和群落结构多样性进行研究,揭示不同施氮水平对稻田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以期为促进稻田土壤养分管理提供依据。以湖南省8年定位田间试验稻田土壤为对象,试验处理以冬闲水稻田不施氮肥为对照(CK),设置冬种紫云英还田条件下水稻季三个施氮肥水平分别为不施氮肥(0 kg N·hm^(-2),CN_0)、施中水平氮肥(100 kg N·hm^(-2),CN_(100))、施高水平氮肥(200 kg N·hm^(-2),CN_(200))。采用荧光定量PCR和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平台分别研究了不同处理下稻田土壤的总细菌数量和群落结构。结果表明:稻田土壤总细菌数量为1.25×10~8~8.47×10~9拷贝数·g-1干土;处理间物种多样性指数(Shannon和Simpson)和物种丰富度指数(Ace和Chao)均存在显著性差异;16S rRNA基因在门水平分类下3个主要类群是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和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ae),分别占总OTU比例的42.22%~54.54%、8.56%~20.73%、10.98%~15.08%;CN100土壤样品中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低于CN_(200)、CN_0和CK,绿弯菌门的相对丰度分别为CN_(200)、CN_0和CK的2.26、1.58倍和1.17倍。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细菌16S rRNA基因拷贝数与铵态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影响土壤细菌菌群结构的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细菌与土壤pH值、铵态氮、硝态氮存在密切相关性。研究表明,在冬种紫云英还田条件下施加氮肥可以显著改变湖南省双季稻区土壤微生物数量与结构。
周艳飞聂江文王幼娟刘章勇朱波
关键词:紫云英双季稻细菌群落结构
不同冬季覆盖作物对稻田CH_4和CO_2排放的影响被引量:4
2018年
冬季稻田排放的甲烷(CH_4)和二氧化碳(CO_2)是影响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因素。为探求种植适宜的冬季覆盖作物并减少稻田冬季CH_4和CO_2排放,试验采用静态暗箱法对播种油菜的稻田(YC)、播种小麦的稻田(XM)及冬闲田(CK)三个处理下稻田的CH_4和CO_2排放进行了观测,分析了不同冬季覆盖作物对稻田CH_4和CO_2的排放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CH_4排放通量为YC>XM>CK,CO_2排放通量为XM>YC>CK。不同冬季作物覆盖下,各处理CH_4和CO_2的累计排放量表现同其平均排放通量相同。YC处理的CH_4累计排放量与冬闲田(CK)处理的相比较达到显著水平(p<0.05), XM处理CO_2的累计排放量与YC和CK相比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根据稻田CH_4和CO_2季节排放量以及在100年尺度上的CO_2当量计算,不同处理温室气体全球增温潜势(GWP)大小顺序为XM>YC>CK,在YC、XM和CK中,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处理的增温潜势最大,且最大值达到6442.58 (kg·hm^(–2))。小麦处理的CO_2和CH_4的总温室效应最大,机耕直播油菜(Brassica napus L.)次之,冬闲田最小。研究水稻(Oryza sativa L.)收获后稻田种植不同冬季作物,观察在其生长季节内CH_4和CO_2和的排放特征,为合理利用冬闲稻田控制温室效应提供理论依据。
周艳飞刘念刘章勇金涛
关键词:冬小麦温室气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