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政军 作品数:38 被引量:126 H指数:8 供职机构: 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更多>>
水氮耦合对土壤水分时空分布与胡麻耗水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7 2019年 为明确水氮耦合效应对陇中黄土高原半干旱丘陵沟壑区胡麻耗水特性的影响,筛选出适宜当地的灌水量和施肥量,采用三因素裂区试验设计,以轮选2号(V1)、定压22号(V2)2个胡麻品种为主区,3个灌水量0(W1)、1 200(W2)和1 800 m^3·hm^(-2)(W3)为副区,3个氮肥梯度0(N1)、60(N2)和120 kg·hm^(-2)(N3)为副副区,研究水氮耦合对胡麻不同生育时期的耗水特性、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水量和施氮量主要影响100 cm以上土层土壤含水量,表现为W3>W2>W1,N3>N2>N1,成熟期0~100 cm土层平均土壤含水量W3较W2、W1分别高9.04%和30.93%,N3较N2、N1分别高5.96%和9.68%;品种、灌水、氮肥对产量有显著影响,V2较V1增加8.94%,W3、W2较W1分别增加40.35%和27.42%,N3、N2较N1分别增加13.86%和8.50%,除VXN外,各处理两因素间交互作用显著(P<0.01),而三因素间交互作用不显著;农学利用率随着灌水量、施氮量的增加而下降,偏生产力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下降。综合评价水氮互作效应对胡麻耗水特性、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建议在试验区条件选择V2品种、灌水为1 800 m^3·hm^(-2),施氮量为60 kg N·hm^(-2)。综上,适宜的水氮耦合模式在增加旱地胡麻籽粒产量、促进土壤水分吸收的基础上,能够保证胡麻的高产高效。本研究结果为旱区胡麻高产栽培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崔政军 崔政军 剡斌 高玉红 牛俊义 赵邦庆 吴兵 李瑛关键词:胡麻 水肥耦合 耗水特性 水分利用效率 全膜双垄沟播玉米耗水特性和籽粒产量对不同氮素形态配比的响应 被引量:4 2019年 为优化陇中干旱、半干旱地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的氮肥运筹,提高玉米籽粒产量,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氮素形态配比(NO3^--N/NH4^+-N)[N1(1∶0)、N2(1∶1)、N3(1∶3)、N4(3∶1)]对旱地全膜双垄沟播玉米耗水特性、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氮素形态配比显著影响玉米0~200 cm土层的土壤贮水量,且N4处理土壤贮水量最低.N4处理农田总耗水量最高,较N1、N2、N3分别显著增加了2.9%、1.9%、0.9%(2015)和2.3%、1.4%、2.2%(2017).玉米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WUE)在3个生长季均表现为N4处理最高,籽粒产量较其他处理分别高出3.3%~9.9%(2015)、3.5%~24.2%(2016)和8.3%~36.1%(2017),WUE则较其他处理分别高出1.6%~6.8%、4.9%~21.8%和6.6%~32.9%.N4处理下玉米的氮肥偏生产力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然后依次为N3、N2和N1.综合考虑,NO3^--N/NH4^+-N=3∶1是适宜陇中干旱、半干旱地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增产的氮肥运筹措施. 崔政军 郭丽琢 高玉红 李春春 彭之东 刘宏胜 牛俊义关键词:玉米 耗水特性 水分利用效率 外源赤霉素对不同磷素水平下胡麻产量形成的调控效应研究 被引量:5 2022年 为探究磷素养分和外源赤霉素(GA_(3))对旱地胡麻干物质积累特征及产量形成的调控效应,采用田间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磷素水平(0、67.5和135 kgP_(2)O_(5)·hm^(-2))下于现蕾期和盛花期不喷和喷施15 mg·L^(-1)、30 mg·L^(-1) GA_(3)对胡麻干物质积累规律,花前、花后转运特征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磷素营养和GA_(3)均对产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二者存在正交互效应,其中磷素对籽粒产量的效应大于GA_(3)。单施磷显著增加了胡麻的千粒重和果粒数,喷施GA_(3)对胡麻的有效蒴果数和千粒重影响显著,且二者互作显著增加了籽粒产量。在不施磷和施67.5 kgP_(2)O_(5)·hm^(-2)水平下,胡麻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均随GA_(3)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施135 kgP_(2)O_(5)·hm^(-2)的磷素水平下喷施15 mg·L^(-1) GA_(3)胡麻干物质平均增长速率最高,较不施肥料和激素的处理显著提高55.51%;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及其对籽粒的贡献率分别提高58.69%和139.32%(2019)、52.23%和25.10%(2020);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达到最大值,平均较P0G0处理显著增加55.51%和17.25%。表明磷肥与外源激素互作促进了胡麻干物质的积累和花后对籽粒的贡献率,增加了籽粒千粒重和果粒数,进而提高了胡麻籽粒产量。推荐施磷109.35~111.26 kg·hm^(-2)配合喷施22.37~23.08 mg·L^(-1) GA_(3)为旱作农业区适宜的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曹智 高玉红 高玉红 阮文浩 牛俊义 王一帆 剡斌 崔政军 谢亚萍关键词:胡麻 磷 GA3 干物质 氮磷配施对旱地胡麻干物质积累和籽粒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3 2017年 为了解决旱地胡麻施肥增产不明显的问题,设2个施氮(纯N)水平:75 kg·hm^(-2)(N_1)、150kg·hm^(-2)(N_2);2个施磷(纯P_2O5)水平:75 kg·hm^(-2)(P_1)、150 kg·hm^(-2)(P_2),共4个施肥处理(N_1P_1、N_1P_2、N_2P_1和N_2P_2),以不施肥为对照(N0P0),研究了氮磷配施对胡麻干物质积累、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配施促进了胡麻地上部干物质的积累,比N0P0明显增加11.90%~59.29%,且成熟期干物质在籽粒中的分配量和分配比例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大,以N_2P_1最大,比其他处理显著增加7.76%~34.73%和8.07%~9.14%(P<0.05)。与N0P0相比,各施肥处理的开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及其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率分别显著增加3.26%~39.06%和5.72%~61.50%。不同氮磷配施水平对胡麻籽粒产量的影响显著,与N0P0相比,N_1P_1、N_1P_2、N_2P_1和N_2P_2的籽粒产量分别显著增加16.21%~21.69%、28.47%~36.05%、44.27%~56.55%、36.34%~47.10%。胡麻的水分利用效率与籽粒产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以N_2P_1的水分利用效率最大,N_2P_2次之,分别比N0P0显著增加30.23%~38.54%、20.50%~36.81%。可见,适宜的氮磷配比(N_2P_1:150 kg N·hm^(-2)、75 kg P_2O5·hm^(-2))在增加旱地胡麻干物质累积量、促进土壤水分吸收的基础上,保证了胡麻的高产高效,这为旱区胡麻高产栽培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吴兵 高玉红 谢亚萍 张中凯 崔政军 剡斌 牛俊义关键词:胡麻 氮磷配施 干物质积累 干物质分配 籽粒产量 胡麻籽粒产量及相关农艺性状对多元化轮作模式的响应 被引量:2 2022年 为探究适宜旱作农业区胡麻生产的种植模式,基于2012年开始的田间长期定位试验(4年一个轮作周期),研究了胡麻→胡麻→胡麻→胡麻[(F)FFF]、胡麻→小麦→马铃薯→胡麻[(F)WPF]、胡麻→马铃薯→胡麻→小麦[(F)PFW]、胡麻→胡麻→小麦→马铃薯[(F)FWP]、胡麻→小麦→胡麻→马铃薯[(F)WFP]和胡麻→小麦→马铃薯→小麦[(F)WPW]6种不同轮作模式下作物茬口、胡麻种植频率、胡麻间隔种植年限及连作年限对半干旱农业区胡麻株高、茎粗、干物质积累分配及籽粒产量的影响。轮作后第9年研究结果表明:与连作胡麻处理相比,轮作显著提高了籽粒产量,增幅为29。89%~109。57%,处理间依次表现为(F)WPW>(F)FWP>(F)WFP>(F)PFW>(F)WPF>(F)FFF,且受茬口、频率、间隔年限和连作年限影响显著,小麦茬和马铃薯茬较胡麻茬提高了54。45%~59。29%,25%频率分别较50%和100%频率显著增加了30。66%和109。57%,2年连作较4年连作高出29。89%,并且胡麻籽粒产量随间隔年限增加而增加。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胡麻籽粒产量与有效蒴果数、分枝数和千粒重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且轮作处理下胡麻有效蒴果数、分枝数和千粒重分别较连作显著增加35。88%~108。91%、15。47%~46。19%和14。61%~16。34%。同时,胡麻高产伴随着株高、茎粗与干物质积累量的增加,全生育期轮作较连作分别增加了5。11%~42。24%、2。77%~39。92%和31。25%~117。89%,且随连作年限的缩短、茬口的更换、胡麻种植频率的减少及间隔种植年限的增加而增加。可见,通过轮作换茬可改善胡麻株高和茎粗的生长状况,优化其干物质积累与分配规律,增加胡麻分枝数、有效蒴果数和千粒重,进而提高籽粒产量。说明多元化轮作模式是解决胡麻因连作导致减产的有效种植方式,且胡麻→小麦→马铃薯→小麦是西北旱作区适宜的轮作模式。 王海娣 张勇 高玉红 高玉红 剡斌 吴兵 王一帆 张雪关键词:胡麻 轮作 干物质 不同供钾水平下胡麻木质素代谢及其抗倒伏特性研究 被引量:6 2021年 为了探讨供钾水平对胡麻抗倒伏特性的调节机理,以‘陇亚11号(V1)’和‘定亚23号(V2)’为材料,设不施钾[K0,0 kg(K_(2)O)·hm^(-2)]、低钾[K1,30 kg(K_(2)O)·hm^(-2)]、中钾[K2,60 kg(K_(2)O)·hm^(-2)]和高钾[K3,90 kg(K_2O)·hm~(-2)]4个供钾水平,共8个处理的裂区试验,分析不同供钾水平对胡麻茎秆木质素含量、木质素合成相关酶活性、茎秆力学特性和抗倒伏指数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供钾水平,植株物理性状与倒伏的关系主要体现在青果期至成熟期,胡麻抗倒伏指数与茎粗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株高和重心高度呈负相关。胡麻茎秆木质素含量随生育时期及供钾量不同而有所差异,苗期至盛花期,施钾后V1和V2木质素含量均在K2处理下较高;青果期至成熟期,K3处理下V1和V2木质素含量较K0处理平均显著增加17.68%和23.25%,其中,青果期不同品种、施钾及二者互作对木质素含量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K2处理提高了现蕾期—青果期胡麻茎秆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及现蕾期V1品种酪氨酸解氨酶(TAL)活性,而K3处理提高了V2品种TAL活性;钾肥显著影响青果期胡麻茎秆肉桂醇脱氢酶(CAD)活性,2个品种CAD活性施钾较不施钾分别平均增高31.96%和12.09%;V1、V2品种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提升效应的适宜供钾量分别为K2、K1水平。V1品种茎秆抗折力和抗倒伏指数K2和K3处理较K0分别上升45.68%、48.90%和16.86%、31.92%,V2品种则分别上升84.32%、77.50%和1.89%、14.49%。相关分析表明,青果期,4种木质素合成相关酶与木质素和抗倒伏指数存在正相关。施钾后,2个品种均在K3处理下籽粒产量最高,分别较K0增产10.71%和17.77%,V1供钾处理间产量无显著差异,V2产量K2、K3处理较K0分别显著高出12.24%和17.77%。可见,品种是胡麻木质素积累进程中重要的影响因子,钾肥对木质素含量及其代谢相关酶活性具备一定的协同提升效应。在本试� 刘玄 董宏伟 高玉红 剡斌 崔政军 崔政军 李玥关键词:胡麻 供钾水平 木质素 籽粒产量 密氮互作对灌区胡麻籽粒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7 2021年 为明确适用于灌区胡麻高产优质生产的密度和氮肥施用量,以内亚9号为材料,于2017和2018年连续两年进行田间试验,分析播种密度与氮对胡麻籽粒木酚素及脂肪酸组分含量及其产量的影响。播种密度分别为3.0×10^(6)、6.0×10^(6)和9.0×10^(6)粒每公顷,现蕾前结合灌水进行的氮肥追施量分别为每公顷0、16、32和48 kg氮。结果表明:在同一播种密度下,随施氮量增加,籽粒产量增加;在同一施氮情况下,随播种密度增加,籽粒产量提高。随氮肥增加,油酸含量减少,亚油酸含量增加。随密度增加,亚麻酸含量也显著提高。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密度和氮对油酸含量影响显著;密氮互作对木酚素含量影响显著。相关性结果显示,籽粒木酚素、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两两显著正相关。综合考虑增产增效和胡麻籽粒特殊品质,灌区种植胡麻的推荐播种密度为每公顷6.0×10^(6)粒,追施氮16 kg·hm^(-2)。 谢亚萍 吕忠诚 王利民 张建平 宋满刚 史学芬 赵玮 赵利 李闻娟 齐燕妮 党照 杨婷 王斌 雷康宁 剡斌 崔政军关键词:胡麻 播种密度 氮 脂肪酸组分 氮磷用量对胡麻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积累转运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2015年 为了探明不同氮磷肥投入与胡麻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on-structure carbohydrate,NSC)的生产和产量形成的关系,通过大田试验分析了氮磷配施后胡麻植株NSC的生产、转运和分配规律以及其与产量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胡麻叶中NSC累积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随施磷量的增加而增加。胡麻植株各器官NSC的含量与其氮浓度呈负相关关系,与其磷素浓度呈正相关关系。开花前储藏的NSC对产量的贡献率为10.97%-33.92%,施氮可降低花前NSC对产量的贡献率,而施磷可提高花前NSC对产量的贡献率。花前NSC的转移效率为17.19%-41.00%,施氮后转移效率降低,但施磷后转移效率提高。花后光合产物对产量的贡献率较高,为39.26%-73.68%,且高氮高磷处理能显著提高花后光合产物对胡麻产量的贡献率。花前胡麻叶片中NSC含量与产量和有效蒴果数呈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87、0.667;花后胡麻叶中NSC含量与胡麻植株有效蒴果数、蒴果大小、千粒重和产量均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34、0.774、0.687和0.816。 剡斌 牛俊义 崔政军 谢亚萍 吴兵 张中凯关键词:胡麻 氮磷肥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 贡献率 增密对不同品种胡麻干物质积累分配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 2023年 通过分析增密条件下胡麻干物质积累分配及与籽粒产量形成的相关关系,探讨不同品种胡麻增密后产量差异,为西北旱区胡麻高产栽培模式提供理论支撑。2017-2018年,在陇中黄土高原半干旱丘陵沟壑区,设置3个胡麻品种:定亚23号(V1)、晋亚10号(V2)、轮选3号(V3),以及3个种植密度:300(D1,传统密度:低密度)、420(D2,增密40%:中密度)和540(D3,增密80%:高密度)万株/hm^(2),研究增密条件下不同品种胡麻干物质积累分配、叶茎干物质转运率和对籽粒的贡献率、叶面积指数、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差异,以期为优化试区胡麻高产高效栽培模式提供理论依据。两年种植密度均显著影响胡麻干物质积累量,盛花期,高密度干物质积累量较中、低密度分别提高50.9%、79.5%,青果期提高27.9%、38.7%,成熟期分别提高18.1%和55.6%;不同品种比较,2018年轮选3号干物质积累量较晋亚10号和定亚23号高9.6%和8.5%。2017年高密度处理的胡麻叶片干物质转运量较中、低密度分别提高35.1%、69.8%,2018年提高85.4%、229.7%,叶对籽粒的贡献率高密度处理较中、低密度分别提高40.0%和130.9%;从盛花至成熟期,轮选3号在高密度下可保持较高的LAI,较其他处理平均高出42.6%~87.2%和27.1%~53.8%。两年度下,晋亚10号在中密度下籽粒产量均高于其他处理7.8%~25.2%和7.0%~15.2%,其主要原因是提高了胡麻每公顷成株数。 赵永伟 王一帆 吴兵 马伟明 李瑛 李文珍 刘宝文 汪国峰 崔政军 剡斌 高玉红关键词:胡麻 叶面积指数 不同轮作序列对旱地胡麻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5 2018年 为了探索陇中黄土高原半干旱丘陵沟壑区胡麻轮作序列对土壤碳库的影响,2012-2016年通过4年定位试验,以连作为对照,研究了不同胡麻频率下的轮作序列(F:休闲;PWFW:25%Flax、马铃薯-小麦-胡麻-小麦;WFWP:25%Flax、小麦-胡麻-小麦-马铃薯;FWPF:50%Flax、胡麻-小麦-马铃薯-胡麻;WPFF:50%Flax、小麦-马铃薯-胡麻-胡麻;FFFF:100%Flax、胡麻-胡麻-胡麻-胡麻)对土壤团聚体、总有机碳(TOC)、土壤颗粒有机碳(POC)、土壤微生物碳(MBC)和氮(MBN)的影响。结果表明,休闲、不同轮作序列和低胡麻频率显著增加了0~30cm土层<0.25mm粒级的土壤团聚体含量、TOC和POC含量,而随胡麻频率的增加三者的含量呈下降趋势。其中,25%Flax处理下土壤团聚体含量较播前和休闲处理分别显著增加了2.02%~4.04%和9.56%~11.73%;土壤有机碳(SOC)较连作显著增加5.95%~7.48%。50%Flax处理下胡麻位置对土壤SOC影响显著,且轮作(FWPF)显著高于连作(WPFF)。0~60cm土层土壤SOC含量表现为休闲>播前≈25%Flax>50%Flax>100%Flax。与连作相比,轮作显著提高了0~10cm土层土壤TOC和POC含量,呈现表层富集现象。土壤POC含量表现为25%Flax≈休闲>50%Flax>100%Flax。此外,轮作换茬显著增加了土壤MBC含量,且随着胡麻频率的增加,0~30cm土层土壤MBC含量逐渐降低。与播前、休闲、轮作相比,连作显著降低土壤微生物碳氮比,50%Flax(WPFF)轮作序列和土层深度对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的互作效应显著。综合来看,休闲可以显著改善土壤理化性状,25%胡麻频率的轮作序列利于保持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增加土壤TOC、SOC和POC含量,而50%Flax轮作序列(WPFF)能够提高土壤微生物量和微生物碳氮比。表明25%胡麻频率的轮作序列均可维持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性,是旱地胡麻比较理想的轮作序列。 刘栋 崔政军 崔政军 剡斌 高玉红 吴兵 谢亚萍 张中凯关键词:旱地胡麻 土壤有机碳 土壤微生物量 土壤团聚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