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庞秀成

作品数:30 被引量:114H指数:6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全国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资助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0篇语言文字
  • 5篇文化科学
  • 3篇哲学宗教
  • 2篇文学
  • 2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1篇翻译
  • 6篇教学
  • 4篇学科
  • 4篇文化
  • 4篇教育
  • 4篇话语
  • 3篇学术话语
  • 3篇一分为三
  • 3篇译论
  • 3篇译学
  • 3篇翻译学
  • 3篇巴哈伊教
  • 2篇大学外语
  • 2篇典籍翻译
  • 2篇演进
  • 2篇一分为二
  • 2篇英语
  • 2篇整句
  • 2篇诗化
  • 2篇宗教

机构

  • 27篇东北师范大学
  • 4篇长春工业大学
  • 3篇天津外国语大...
  • 3篇吉林省教育科...
  • 1篇吉林大学
  • 1篇河北大学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沈阳师范大学
  • 1篇湖北工程学院
  • 1篇太原学院

作者

  • 30篇庞秀成
  • 4篇刘莉
  • 3篇冯智强
  • 1篇刘连朋
  • 1篇李华东
  • 1篇田中慎也
  • 1篇岳志强
  • 1篇李云启
  • 1篇董小川
  • 1篇熊俊
  • 1篇高卫红
  • 1篇贾洪伟
  • 1篇王林
  • 1篇金龙云

传媒

  • 3篇东北师大学报...
  • 2篇中国翻译
  • 2篇解放军外国语...
  • 2篇外国语
  • 2篇现代教育科学...
  • 2篇上海翻译
  • 1篇孔子研究
  • 1篇历史教学问题
  • 1篇史学理论研究
  • 1篇长春大学学报
  • 1篇吉林教育科学...
  • 1篇吉林教育科学...
  • 1篇长春工业大学...
  • 1篇当代外语研究
  • 1篇天津外国语大...
  • 1篇关东学刊
  • 1篇宗教经典汉译...
  • 1篇翻译论坛
  • 1篇亚太跨学科翻...
  • 1篇中国外语研究

年份

  • 3篇2022
  • 4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6
  • 1篇1991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努力实现外语教学法的优化组合
1996年
努力实现外语教学法的优化组合吉林省教育科学院庞秀成由于时代要求的变化,教学目的的不同,以及哲学、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等学科对外语教学法的影响,外语教学法从最早的翻译法产生以来,衍生出众多的教学法和教学学派一每种教学法都有它产生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存在...
庞秀成
关键词:外语教学法外语教育外语学习交际能力语言能力语言理论
巴哈伊基本教义:演进、传播及比较
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将巴哈伊教归入先知型宗教、神秘型宗教、一神教、普世宗教、新兴宗教、包容型宗教等。在巴哈伊教基本教义观照下的宗教思想史是论文的核心论题。作者运用普遍联系的方法,揭示巴哈伊教宗教思想的起源、发展和传播过程...
庞秀成
关键词:巴哈伊教宗教文化伊斯兰教什叶派
中国古典诗歌翻译叙事“主体”符码化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被引量:16
2009年
中国古典诗歌极少使用人称代词,而翻译成英语则将诗中隐含的叙事者或主体(主语)填充,原诗的含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特征削弱了。本文论述了这一问题的意义,分析了这种翻译倾向的文学背景和所关涉的理论,考察了中国古诗叙事主体代词符码化的实践倾向,总结了约束这一倾向的技术手段。本文认为将主体"我"实现代词符码化是破坏原诗审美价值的主要原因。为了保持原诗的含蓄性,应抑制将隐含的主语符码化为代词或将叙事主体与客体的关系用句法、逻辑手段明晰化的欲望。
庞秀成
关键词:诗歌翻译人称代词
论题:西方文化再认识
2006年
董小川庞秀成王林高卫红牟淑玲金龙云岳志强
关键词:西方文化再认论题博士研究生文化史
后学科时代翻译学科谱系的元理论反思与重构被引量:2
2020年
翻译研究经历了前学科、学科、跨学科发展阶段,各种理论频现,分支学科迭出,翻译学科进入“后学科”时代。它必须反观自身,才能在整合、批评和建构中调整学科建设的方向。“元理论”有助于应对学科互涉的知识生产模式冲击,坚守学科本体,使学科建设由自觉走向自洽,即基于元理论反思翻译学科谱系设计中的元理论思想,论证其理论预设和前提等方面,重构概念模型。
庞秀成
关键词:翻译学科建设元理论
译论以形式/内容收编中国学术话语的反思被引量:5
2011年
西学东渐以来,西学与中学构成了一对矛盾,中西两种话语体系展开竞争,中国的学术话语形成了二元结构。翻译理论中,中国传统学术话语被形式/内容这对根源于西方的术语替代、简化、收编。虽然用这对术语能够帮助理解原有概念,揭示翻译中一些未曾理解的侧面,但在文化重建和现代化的旗帜下滥用也会造成中国本土概念的遮蔽、扭曲甚至退化。本文以形式/内容为例分析翻译理论中西二元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指出摆脱理论困境的办法之一就是重视"一分为三"的辩证思维,这样才能在国际交流中建设性地维护中国话语立场。
庞秀成
关键词:收编二元对立一分为三
学术话语二元构成视角下的中国翻译绘画类比被引量:6
2007年
中国翻译学术话语形成了由西方和中国传统译论构成的二元结构,产生了科学观和艺术观的对立。中国翻译的艺术观是中国传统翻译观的主流,是世界独特的译学模式,其中翻译绘画类比是理解中国翻译理论的关键。它构成了翻译史的框架,植根于中国文化的艺术性思维取向。只有理清这一类比历史脉络才能真正理解际遇中的西方译论并与之平等对话。临摹意义的翻译观被创造性绘画的翻译观置换,原文"现实"同原文一道成为翻译的参照,缓和了作者/原文与译者/译文之间的紧张关系,但真正消弭二元对立格局,建立原文与译文、作者与译者平等对话关系的前提是建立共享世界的历史视阈。
庞秀成刘莉
翻译理论“一分为三”的视域被引量:28
2010年
中西方理论界习惯于"一分为二"的方法论,也形成了二分的世界观,对"一分为二"的误解以及因此造成的思维定势产生了无尽的争执和众多的弊害。引入中国理论界的西方翻译理论存在着二分对立的倾向,进而又造成中国固有的理论传统被简化、遮蔽的后果。出路之一就是重视"一分为三"的辩证思维。它具有深厚的中国哲学基础,在翻译实践中有实例佐证,在译论史上又有理论基础。它既是理论视域,又是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翻译理论呼唤范式转变,然而只有当将"一分为三"当作一个必要的理论前提时方可实现。
庞秀成
关键词:一分为二一分为三翻译理论视域范式转变
副文本生存状态下的林语堂译论话语被引量:8
2019年
译论话语是译者思考、解释和表述翻译活动的言语方式。而中国译论话语多以副文本的形式存在,有着自身的生存状态,决定了人们以何种方式接受、传播和消费副文本所强化的主文本。林语堂著译作品中的副文本包含着的丰富的译论话语,代表了中国译论话语生存状态的基本特色。从翻译本质、翻译标准、翻译策略到翻译原则、翻译心理和翻译伦理,林语堂都通过副文本表达了独到的见解。由于他的译论话语主要以副文本形式存在,借助副文本理论,并辅以话语分析的方法,能够揭示其主副文本之间以及副文本之间的互动关系,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其翻译思想。
冯智强庞秀成
关键词:副文本
宇宙文章中西合璧,英文著译浑然天成——林语堂“创译一体”的文章学解读被引量:11
2019年
作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代表,林语堂将翻译和创作合二而一,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效果。他"创译一体"的书写理念主要源自中国传统的文章学,辅之以现代语言学和美学原理,是严复"信达雅"文章翻译学思想的延续和发展。其双语书写实现了"义体气"三合,其"德才识"的学养成就了"宇宙文章"。研究"创译一体"模式是时代的呼唤,印证了"文章翻译学"的正当性与合法性,为双语创作、比较文学、汉语研究、翻译实践和翻译研究拓展了广阔的视野。
冯智强庞秀成
关键词:文章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