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发
- 作品数:3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吉林农业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乳酸乳球菌工程菌株遗传稳定性的研究
- 2012年
- 本文研究了乳酸乳球菌工程菌株的遗传稳定性。采用工程菌的遗传稳定性通过目的基因的PCR鉴定、重组质粒的酶切鉴定、SDS-PAGE检测和0、10、20、30、40和50代各代菌种发酵生产大豆异黄酮能力进行检测;通过复制平板计数法计算质粒的丢失率。结果表明:工程菌株传代50次后质粒的丢失率为6%;PCR鉴定、重组质粒的酶切鉴定结果显示,重组载体携带目的基因可以传至50代,而未发生丢失;SDS-PAGE检测表明目的基因表达稳定。工程菌株重组质粒在50代内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50代内菌株发酵生产大豆异黄酮的能力没有显著差异;乳糖的浓度对工程菌株的遗传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在乳糖使用量达到20g/L以上时,有利于重组质粒的稳定性。
- 张志发王丕武曲静马建李鲁华姜大磊
- 关键词:乳酸乳球菌大豆异黄酮工程菌株乳糖
- 乳酸乳球菌发酵生产大豆异黄酮的研究
- 大豆异黄酮是大豆中的一种生物活性物质,近年来,研究表明,大豆异黄酮是具有保健功能的物质,其具有抗肿瘤活性、抗心脑血管疾病、抗骨质疏松及防止机体免疫力下降等生理活性。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豆异黄酮作为医药或保健食品的原...
- 张志发
- 关键词:大豆异黄酮乳酸乳球菌发酵条件优化底物
- 文献传递
- 利用Shuffling技术改良纤维素葡聚糖内切酶(EGI)酶活
- 2012年
- 本文以纤维素葡聚糖内切酶基因为基础,利用shuffling改组技术,经过DNaseI降解、PrimerlessPCR、TouchdownPCR对纤维素内切酶基因进行了突变和改组,然后将改组的纤维素内切酶基因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构建了重组子突变体库。通过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培养基的分离筛选,得到活性比较高的纤维素葡聚糖酶菌株。对这些菌株通过3,5-二硝基水杨酸法(DNS)进行酶活检测,成功获到比原来酶活高5.75倍的菌株,酶活表达量56.52U/mL,对其诱导表达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50℃,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终浓度为0.1mmol/L条件下,酶的产量最高。
- 姜大磊王丕武曲静马建付永平李鲁华张志发
- 关键词:IPT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