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鹏飞
- 作品数:38 被引量:67H指数:5
-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 秦岭大熊猫精浆指标对精液品质的影响
- 2022年
- 精浆生化指标和精液品质的研究是开展雄性大熊猫生殖技术的基础。精浆成分在精子获能、受精以及保护精子在雌性生殖道内运行等过程中发挥重要功能。本试验通过对4只雄性秦岭大熊猫精浆中果糖、柠檬酸、锌(Zn)和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的测定,分析比较其与精液品质的相关性,以期为提高秦岭大熊猫精液品质和精液保存质量提供参考。结果显示,果糖浓度与秦岭大熊猫的精子活率、顶体和质膜完整性无显著相关性;Zn含量与精子活率、顶体和质膜完整性呈极显著正相关;柠檬酸含量与精子活率、顶体和质膜完整性呈正相关;ROS含量与精液品质呈显著负相关性。结果表明,在精液保存过程中,可以通过调整精浆中Zn、柠檬酸及ROS含量提升秦岭大熊猫精液品质。
- 董贺孟马永杰赵鹏鹏沈洁娜张丹辉齐航靳亚平雷颖虎林鹏飞
- 关键词:秦岭大熊猫精浆精液品质
- 丙酮酸钙对山羊瘤胃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动态变化的影响被引量:5
- 2008年
- 以8只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成年徐淮山羊为试验动物,采用自身对照设计,研究丙酮酸钙对山羊瘤胃内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喂丙酮酸钙后,在0-8h内,对pH值无显著影响。4h时,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升高25%(P〈0.01);丙酸浓度升高60%(P〈0.01)。0-8h内,丙酸比例均高于对照组(17%-30%);乙丙比均低于对照组(20%-29%)。说明在山羊日粮中添加一定量丙酮酸钙,可在不影响pH值的情况下,提高丙酸比例,降低乙丙比,改变瘤胃发酵类型。
- 冉林武沈向真涂杰林鹏飞陈杰
- 关键词:山羊瘤胃挥发性脂肪酸
- LncRNA GAS5对小鼠子宫内膜蜕膜化的影响
- 2023年
- 为了研究长链非编码RNA生长抑制特异性转录本5(lncRNA GAS5)在小鼠子宫中的表达及其在子宫内膜蜕膜化中的作用,本试验收集妊娠第1~8天的小鼠子宫组织样本,分离妊娠第4天的小鼠子宫内膜基质细胞(ESC)并通过类固醇构建体外诱导蜕膜化模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GAS5、蜕膜化标志因子蜕膜催乳素相关蛋白(Dtprp)、心脏神经脊衍生物表达转录因子2(Hand2)、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肝/肾/骨型碱性磷酸酯酶(Alpl)和同源异形盒基因A10(Hoxa10)的表达水平,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GAS5在ESC中的表达和定位。结果显示,与妊娠第1天相比,在妊娠第4天小鼠子宫组织中GAS5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妊娠第4天相比,GAS5的表达水平在妊娠第6~8天又随着蜕膜化的进行逐渐下降(P<0.05);与阴性对照(si-NC组)相比,GAS5沉默会引起ESC中蜕膜化相关的基因Dtprp、Hand 2、Bmp 2、Alpl和Hoxa 10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或P<0.01);GAS5在ESC和蜕膜ESC的细胞质和细胞核中均有表达。结果表明,GAS5参与调节小鼠早期妊娠和蜕膜化进程。
- 贾燕妮蔡芮张新艳张瑞雪龚素华李海静靳亚平林鹏飞
- 关键词:小鼠蜕膜化子宫内膜长链非编码RNA
- STAT1在山羊胚胎附植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 引言妊娠早期胚胎丢失是困扰我国家畜养殖效益的主要问题之一。在反刍动物繁殖过程中,超过30%的胚胎损失是由附植失败所致。因此,揭示胚胎附植的调控机制对于提高反刍动物的妊娠率至关重要。在反刍动物妊娠识别期,胚胎滋养层细胞分泌...
- 李祖辉刘昊坤靳亚平林鹏飞
- 大熊猫精液冷冻保存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20年
- 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动物,积极开展大熊猫人工繁育工作,对于保护我国大熊猫遗传多样性、维持种群数量和加快野化放归具有重要的意义。大熊猫精液冷冻保存技术的研发是保护大熊猫种质资源、提高人工受精率和大熊猫繁殖率的重要手段。通过综述大熊猫生殖特征、精液采集、品质检查、冷冻保护稀释液、冷冻损伤机制以及冷冻和解冻程序的研究现状,以期为大熊猫精液冷冻技术的深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 程楷淇刘国文石亚男冯晓岚赵鹏鹏林鹏飞
- 关键词:大熊猫精液采集精液品质检查
- 猪卵母细胞第1极体与核相对位置变化对去核率的影响被引量:1
- 2010年
- 为探讨猪受体卵母细胞体外成熟过程中第1极体(pbⅠ)与细胞核相对位置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对去核效率的影响,准确判定受体卵母细胞去核"窗口期"提供试验依据。将体外采集的GV(Germinal vesicle)期卵母细胞随机分为3组,分别成熟培养42~44 h、44~46 h、46~48 h,并采用Hoechst33342荧光染色法对成熟过程中pbⅠ与细胞核相对位置进行检测判定。结果显示,随着体外成熟时间的延长,卵母细胞的成熟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但pbⅠ与细胞核的位置发生偏离的比率逐渐增加,而去核率则表现为逐渐降低的趋势,pbⅠ偏离率与去核率之间呈现一定程度的负相关;体外成熟44~46 h,既能获得较高的卵母细胞成熟率(80.2%),又可以保证理想的去核率(81.2%)。说明延长体外成熟时间所造成的去核率显著降低与pbⅠ发生偏离有关,体外成熟44~46 h是该试验条件下猪受体卵母细胞去核的最佳"窗口期"。
- 剧世强郭慧利林鹏飞王利勤芮荣
- 关键词:体细胞核移植去核
- 猪卵泡闭锁过程中颗粒细胞凋亡和Fas/FasL变化被引量:3
- 2010年
- 为了揭示猪卵巢卵泡选择性闭锁机制,采用Real time PCR和HE染色方法,检测猪各阶段卵泡颗粒细胞中Fas和FasLmRNA表达和形态学变化;分析比较不同发育阶段卵泡中颗粒细胞Fas和FasLmRNA表达差异及细胞凋亡程度。结果表明,健康的大(>5 mm)、中(3~5 mm)、小(<3 mm)卵泡,早期闭锁的大、中、小卵泡以及晚期闭锁的大、中、小卵泡壁层颗粒细胞都有Fas和FasLmRNA表达。早期闭锁卵泡颗粒细胞Fas和FasL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健康卵泡与晚期闭锁卵泡。早期闭锁小卵泡FasLmRNA相对表达量与大、中、小健康卵泡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状态相同的大、中、小卵泡间Fas与FasLmRNA相对表达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Fas/FasL系统在猪卵巢卵泡选择性闭锁过程中,对颗粒细胞凋亡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 张羽林鹏飞郝元斌郭慧利芮荣
- 关键词:颗粒细胞凋亡FAS/FASL
- 《兽医产科学》教学改革探析被引量:11
- 2016年
- 随着国家畜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我国对具有动物医学专业的高素质、创新型、综合型、实践型技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兽医产科学是兽医专业六大临床课程之一,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综合学科,其涉及知识面广,内容多且知识更新迅速。论文以社会实际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与素质为目的,以理论联系实践、与时俱进为教学改革基本思路,对目前兽医产科学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两方面提出教学改革措施,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具有高素质兽医产科专业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打下基础。
- 汤克琼林鹏飞武浩杨武才靳亚平
- 关键词:兽医产科学教学质量教学改革
- 猪分离卵泡体外培养过程中Fas/FasL对颗粒细胞凋亡的作用被引量:9
- 2010年
- 从猪卵巢分离完整有腔卵泡,按质量分为3类:健康卵泡、早期闭锁卵泡和晚期闭锁卵泡。猪分离卵泡经眼观检查后再行石蜡切片和HE染色,形态学研究表明,眼观检查对于健康卵泡的判定准确率为92%。取健康卵泡按直径大小分为3组:直径>5mm大卵泡组、3~5mm中卵泡组和<3mm小卵泡组。卵泡培养8、16和24h,以Annexin-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壁层颗粒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发现培养卵泡颗粒细胞的总凋亡率(早期凋亡+晚期凋亡)在8h时就已达到70%以上,至24h则为81.1%~94.6%。收集无血清培养0、8、16、24、48和72h的卵泡颗粒细胞,用realtimePCRSYBRgreen法检测各组卵泡颗粒细胞FasL和FasmRNA相对表达量。各级卵泡颗粒细胞中FasLmRNA水平随培养时间显著增加,培养至24h达最大值(P<0.05);小卵泡颗粒细胞FasLmRNA水平均高于大、中卵泡组。各级卵泡颗粒细胞FasmRNA相对表达量在培养前(0h)差异不显著,8h时显著增加,48h达最大值。该实验表明,所用无血清卵泡培养体系可有效诱导卵泡颗粒细胞的凋亡,细胞凋亡是卵泡闭锁的主要诱因,但卵泡闭锁程度可因卵泡大小而异,小卵泡似乎更容易发生闭锁。
- 林鹏飞郝元斌郭慧利刘红林芮荣
- 关键词:有腔卵泡颗粒细胞凋亡FAS/FASL
- 猪有腔卵泡发育和闭锁中颗粒细胞凋亡与卵泡液类固醇激素的变化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研究猪有腔卵泡发育和闭锁中颗粒细胞凋亡与卵泡液类固醇激素的变化,为了解猪有腔卵泡发育与闭锁的调控机理提供参考。【方法】从猪卵巢分离完整有腔卵泡,按质量分为健康卵泡、早期闭锁卵泡和晚期闭锁卵泡3类;再按卵泡直径大小分为大卵泡组(〉5 mm)、中卵泡组(3~5 mm)和小卵泡组(〈3 mm)3组,制作完整有腔卵泡的石蜡切片,HE染色后观察其形态学变化。应用AnnexinⅤ-FITC/PI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壁层颗粒细胞凋亡情况,放射免疫测定法(RIA)分析卵泡液中雌二醇(E2)和孕酮(P4)浓度的变化。【结果】不同大小健康卵泡内均存在少量的凋亡颗粒细胞,卵泡闭锁时颗粒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小卵泡表现尤为明显;晚期闭锁小卵泡中约有60%的颗粒细胞发生凋亡。健康大卵泡组E2浓度显著高于中、小卵泡组,P4浓度与中卵泡组无差异,但显著低于小卵泡组。卵泡闭锁时不同大小卵泡均表现出E2浓度显著下降和P4浓度显著增加。中、小健康卵泡的卵泡液中P4/E2〈5,而健康大卵泡中P4/E2〈1;早期闭锁大卵泡卵泡液中P4/E2〉1,而早期闭锁中、小卵泡中P4/E2在5~15;当P4/E2〉15时,卵泡则处于晚期闭锁状态。【结论】颗粒细胞凋亡是卵泡闭锁的主要诱因,但卵泡闭锁程度因卵泡大小而异,小卵泡似乎更易发生闭锁;卵泡液中P4/E2可作为判定有腔卵泡质量的一个标准。
- 林鹏飞剧世强罗碧平郝元斌王利勤芮荣靳亚平
- 关键词:有腔卵泡颗粒细胞凋亡孕酮雌二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