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鸿超
- 作品数:60 被引量:205H指数:9
- 供职机构:昆明市儿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机械工程更多>>
- 一种新生儿支撑装置和复苏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生儿支撑与复苏装置,且公开了一种新生儿支撑装置和复苏装置,该新生儿支撑装置和复苏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组连接座,两组所述连接座的顶部均开设有圆形通孔,所述连...
- 戍俊陶杨晶晶蒋鸿超王爱萍赵晓芬
- 文献传递
- 云南地区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基因类型分析
- 2023年
- 目的:通过分析云南地区428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43种白血病基因,为本地区ALL患儿的诊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0年12月云南地区428例初诊ALL患儿的临床资料,应用多重巢式PCR技术检测43种常见的白血病基因。结果:428例ALL患儿中白血病基因阳性159例,阳性率为37.15%(159/428),共检出15种白血病基因。159例白血病基因阳性患儿中,ETV6-RUNX1+率占比最高,为25.79%(41/159),其次为E2A-PBX1+和BCR-ABL+,分别占24.53%(39/159)和23.27%(37/159),MLL+率占6.29%(10/159),WT1+率占4.40%(7/159),IKZF1基因缺失及CRLF2+率均占3.77%(6/159)。>10岁组BCR-ABL+率最高(23.63%),1-10岁组ETV6-RUNX1+率最高(10.56%),<1岁组MLL+率最高(46.15%),不同年龄组白血病基因阳性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云南地区ALL患儿常见的融合基因以ETV6-RUNX1为主,其次是E2A-PBX1、BCR-ABL。
- 世淑兰奎莉越夏世梅周百灵李荣杰蒋鸿超
- 关键词:白血病基因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
- 儿童泌尿道感染980株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3
- 2017年
- 目的:探讨2013-2015年昆明市儿童医院泌尿道感染患儿病原菌构成和耐药特点,以期为临床经验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13-2015年13 929例门诊和住院泌尿道感染患儿的清洁中段尿,对尿液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及细菌耐药性分析。结果:13 929例尿样中菌检阳性率为7.8%,在排除重复菌株后共检出980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668株(68.2%),革兰阳性球菌308株(31.4%),真菌4株(0.4%)。居前两位的菌种为大肠埃希菌、肠球菌,二者所占比例总和达到71.2%。药敏试验结果显示,两种主要致病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性高。结论:大肠埃希菌和肠球菌是儿童泌尿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其分布在我院2013-2015年无明显变化,但均表现出较强的多重耐药性。明确泌尿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这些病原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对儿童尿路感染的治疗及抗生素合理使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 苏敏黄海林杜廷义张建英蒋鸿超
- 关键词:儿童泌尿道感染病原菌耐药性
- 抗猴SV40病毒感染灭活疫苗及制备方法
- 抗猴SV40病毒感染灭活疫苗及制备方法,属于动物疫苗。本发明目的是对SV40病毒进行增殖、灭活、纯化,并制备抗猴SV40病毒感染灭活疫苗。本发明疫苗为β-丙内脂灭活的SV40病毒及佐剂,两者体积比为2∶1~3∶2,缓冲液...
- 孙茂盛李鸿钧和占龙张光明谢天宏曹增孙雯佳孙强明唐永明蒋鸿超
- 文献传递
- 2017年至2020年昆明市儿童医院血流感染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被引量:10
- 2021年
- 目的对昆明市儿童医院2017~2020年引起血流感染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儿童血流感染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昆明市儿童医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门诊和住院患儿临床诊断为菌血症,且血液标本培养为大肠埃希菌或肺炎克雷伯菌的血培养结果,用WHONET 5.6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从血培养阳性标本中共分离出大肠埃希菌193株,其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100株,阳性率为51.8%;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CR-ECO)8株,阳性率3.3%;肺炎克雷伯菌46株,其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18株,阳性率39.1%,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N)14株,阳性率30.4%。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菌株耐药率较非产ESBLs菌株高。CR-ECO对氨曲南耐药率为87.5%,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耐药率为100%;CR-KPN对氨曲南耐药率为61.1%,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耐药率为44.4%,复方新诺明耐药率为5.6%。14株CR-KPN中有12株对亚胺培南MIC值≥16μg/mL,占85.7%(12/14);8株CR-ECO中有7株对亚胺培南MIC值≥16μg/mL,占87.5%(7/8)。分离菌株临床科室分布以新生儿病房最高,其次为血液肿瘤和重症监护病房;年龄以<28 d的新生儿居多,其次是>28 d~1岁。结论昆明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病区、血液肿瘤、重症监护病区面临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的困境,且菌株具有多重耐药性。这对临床治疗上述2种菌引起的血流感染,选用抗生素的压力也越来越困难,应高度重视。合理有效地控制感染,减少耐药菌株出现尤为重要。
- 黄海林蒋鸿超李小娟
- 关键词:血流感染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
- 一种利用Semaphorin 4D诊断急性白血病的微流控芯片
- 一种利用Semaphorin 4D诊断急性白血病的微流控芯片,包括芯片本体,芯片本体上开有进样室和阀门槽,芯片本体上还设有透明观察窗,芯片本体由顶板、盖板和功能底板从上至下依次热键合组成;所述的顶板上开有第一进样洞口和阀...
- 蒋鸿超奎莉越马静田新张桢王爱萍邱丽娟
- 文献传递
- 3205例新生儿细菌性肺炎病原学检测及药敏分析被引量:13
- 2013年
- 因新生儿免疫功能尚不健全,屏障功能差,易患肺部感染,并造成新生儿死亡。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导致病原种类及耐药性不断变化,因此掌握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状况,对提高早期准确病原学诊断和采取及时有效治疗,从而降低病死率极为重要。本文回顾性分析昆明地区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诊断为感染性肺炎新生儿行痰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 蒋鸿超黄海林奎莉越苏敏温柏平
- 关键词:病原学检测药敏分析病原菌分布特点病原学诊断痰细菌培养感染性肺炎
- 1386例小儿中段尿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2
- 2013年
- 目的分析小儿中段尿培养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以期对儿童临床泌尿系统感染的临床诊疗和预防控制提供有力理论支持。方法对2010~2011年1 386例小儿中段尿培养的病原菌,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BioMerieux)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鉴定。采用K-B纸片法对病原菌进行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检测。使用WHONET 5.4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学处理。结果 2010~2011年尿培养标本1 386例共分离到病原菌138株,阳性率为9.96%。其中革兰阴性菌96株,占69.57%,居前2位的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革兰阳性菌34株,占24.64%,居前2位的是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真菌8株,占5.8%。2年间共分离出大肠埃希菌88株,其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56株,比例高达63.64%。结论小儿中段尿培养的病原菌仍以大肠埃希菌为主,泌尿系统感染治疗形势由于细菌多重耐药和交叉耐药日趋严峻,日常了解并监测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情况对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具有重要意义。
- 蒋鸿超苏敏黄海林奎莉越温柏平
- 关键词:泌尿道感染耐药性尿液培养
- 靶向survivin的siRNA表达载体的构建和表达及对HeLa细胞的影响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应用RNA干扰技术(RNAi)针对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存活素的siRNA抑制Hela细胞株内源survivin基因的表达以及可促进Hela细胞凋亡。方法构建重组质粒pshRNA-survivin-1和pshRNA-survivin-2并分别转染Hela细胞株,通过免疫荧光和半定量RT-PCR检测survivin蛋白表达及mRNA转录水平的变化,并通过流式细胞仪使用PI-AnnexinV双染法检测Hela细胞株的凋亡。结果构建的2种重组质粒pshRNA-survivin-1和pshRNA-survivin-2均能明显抑制survivin基因的表达;应用免疫荧光检测survivin基因的表达,转染重组质粒pshRNA-survivin-1和pshRNA-survivin-2的实验组survivin荧光强度明显低于转染空载体pGE-1和pshRNA阴性非特异对照质粒;通过半定量RT-PCR检测到survivin基因mRNA转录明显减少;通过PI-AnnexinV双染法检测Hela细胞的凋亡分别达(36.02±2.12)%(P<0.01)和(35.29±2.02)%(P<0.01)。结论重组质粒pshRNA-survivin-1和pshRNA-survivin-2均可明显抑制Hela细胞内源survivin的表达和mRNA的转录均可并明显促进Hela细胞的凋亡,为survivin介导的肿瘤基因沉寂疗法提供良好的实验基础。
- 蒋鸿超孙强明赵丹孙茂盛吕琳李鸿钧
- 关键词:SIRNAHELA细胞株SURVIVIN基因
- Semaphorin 4D对乳腺癌发展过程中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分子机制研究
- [目的]研究发现Semaphorin 4D(Sema4D)在许多肿瘤组织中高表达,对肿瘤侵袭、转移、肿瘤新生血管生成和免疫功能调节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然而,Sema4D对乳腺癌发展过程中生物学行为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
- 蒋鸿超
- 关键词:乳腺癌细胞周期细胞迁移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