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玉成

作品数:346 被引量:3,260H指数:30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94篇期刊文章
  • 24篇专利
  • 12篇会议论文
  • 5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49篇环境科学与工...
  • 59篇农业科学
  • 12篇经济管理
  • 6篇生物学
  • 6篇化学工程
  • 5篇医药卫生
  • 3篇建筑科学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理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4篇污染
  • 54篇重金
  • 54篇重金属
  • 47篇土壤
  • 37篇废水
  • 35篇沼液
  • 28篇污水
  • 19篇水处理
  • 13篇人工湿地
  • 12篇面源
  • 12篇面源污染
  • 11篇生物炭
  • 10篇生态
  • 10篇重金属污染
  • 10篇紫色土
  • 10篇污水处理
  • 9篇微生物
  • 8篇氮素
  • 8篇三峡库区
  • 8篇污染物

机构

  • 252篇西南大学
  • 80篇西南农业大学
  • 63篇重庆市农业资...
  • 14篇教育部
  • 12篇重庆市环境科...
  • 11篇中国科学院
  • 10篇重庆市生态环...
  • 7篇重庆水利电力...
  • 6篇武汉大学
  • 6篇中国环境科学...
  • 6篇重庆大学
  • 5篇湖北师范学院
  • 5篇重庆工程职业...
  • 4篇山西农业大学
  • 4篇中国烟草总公...
  • 3篇福建农林大学
  • 3篇交通运输部
  • 3篇泰州学院
  • 2篇华中农业大学
  • 2篇重庆文理学院

作者

  • 336篇陈玉成
  • 99篇杨志敏
  • 24篇黄磊
  • 24篇肖广全
  • 20篇陈庆华
  • 16篇蒲富永
  • 12篇王定勇
  • 11篇陈宏
  • 11篇管宏友
  • 10篇何娟
  • 9篇马焕春
  • 9篇刘江国
  • 8篇严素定
  • 8篇杨学春
  • 7篇李章平
  • 7篇郭玲
  • 7篇邢赜
  • 7篇李希希
  • 7篇皮广洁
  • 7篇王春香

传媒

  • 20篇环境工程学报
  • 19篇西南大学学报...
  • 16篇农业环境科学...
  • 11篇环境科学
  • 10篇水土保持学报
  • 10篇西南师范大学...
  • 10篇三峡环境与生...
  • 9篇农业环境与发...
  • 9篇农业环境保护
  • 8篇微量元素与健...
  • 8篇重庆环境科学
  • 7篇环境科学与技...
  • 7篇中国沼气
  • 7篇生态与农村环...
  • 6篇四川环境
  • 6篇农业工程学报
  • 6篇安徽农业科学
  • 6篇西南农业大学...
  • 6篇环境影响评价
  • 5篇环境工程

年份

  • 10篇2023
  • 7篇2022
  • 13篇2021
  • 8篇2020
  • 12篇2019
  • 9篇2018
  • 4篇2017
  • 9篇2016
  • 20篇2015
  • 24篇2014
  • 18篇2013
  • 20篇2012
  • 22篇2011
  • 16篇2010
  • 13篇2009
  • 9篇2008
  • 11篇2007
  • 19篇2006
  • 15篇2005
  • 26篇2004
3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处理铅污染土壤的微纳米MFH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吸附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处理铅污染土壤的微纳米MFH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无水CaCl<Sub>2</Sub>和NaH<Sub>2</Sub>PO<Sub>4</Sub>·2H<Sub>2</Sub>O溶...
王强罗萌陈玉成易平方丹丹
文献传递
有机无机肥配施模式对氮素淋失的影响被引量:2
2022年
为了探索农田氮素淋失低风险的有机无机肥配施模式,该研究收集了331个有效农田有机肥化肥配施数据对,分析了施肥总量、施肥结构(有机肥替代比)、施肥时间(基追施)、有机肥种类等因素对氮素淋失的总体影响。结果表明:与单施化肥相比,有机肥配施化肥中氮素总量较低时(N<200 kg/hm^(2)),农田总氮(Total Nitrogen,TN)、硝态氮(NO_(3)^(-)-N)淋失分别减少36.77%、65.05%;有机肥替代比高于70%,虽然可减少TN淋失(39.64%),但增加了溶解性有机氮(DON)淋失的风险(15.78%),尤其是动物型有机肥替代化肥使DON淋失增加26.31%;氮肥基施可显著降低TN、NO_(3)^(-)-N淋失(43.58%、70.51%,P<0.05)。碱性旱地土壤上有机肥配施化肥可有效抑制TN、NO_(3)^(-)-N淋失,但增加了26.63%~42.95%的DON淋失。旱地氮素淋失以NO_(3)^(-)-N为主,且淋失系数高于水田,提高有机肥替代比可以大幅降低旱地氮素淋失,但增强了DON淋失。因子重要性分析表明:有机肥替代比对TN淋失影响占主导作用,而施氮水平对NO_(3)^(-)-N、DON淋失影响更为重要。因此,低施氮量、高替代比动物型有机肥可有效减少碱性旱地土壤氮素淋失。研究结果可为有机肥配施化肥的农田应用提供依据。
滕颖孔凡靖陈玉成陈思扬熊海灵朱康文杨志敏
关键词:肥料氮素淋失有机肥DON
基于营养盐分布特征的长江口附近海域分区研究被引量:10
2008年
基于长江口海域2005年夏季、秋季和2006年春季三期调查数据,对盐度、无机氮、活性磷酸盐、活性硅酸盐、悬浮物和溶解氧浓度进行了聚类分析,并依据聚类结果对长江口附近海域进行分区.结果表明,长江口海域可分为4个区域.受陆地径流和海洋环流的影响,4个分区的范围随着季节略有变化.各区域水体的水文、化学特征和控制因素各不相同.一区是淡水控制区,受淡水影响表现出低盐、中沙、高营养盐、氮磷比远高于Redfield比值等特征;二区处于悬沙锋控制区域,最突出的特征是悬浮物含量高,悬沙锋内外含沙量相差3倍以上;三区在羽状锋控制范围,具有明显的盐度水平梯度,表层盐度和底层盐度差异较大;四区处于长江冲淡水外缘,受外海陆架水控制,盐度较高.
诸大宇郑丙辉雷坤王丽婧秦延文邓义祥陈玉成
关键词:营养盐长江口聚类分析
次级支流污染负荷削减技术研究与示范
郭劲松陈猷鹏李哲方芳张森林刘智萍李崇明高旭陈玉成谢崇福彭绪亚
三峡水库蓄清排浑的运行方式使得库区次级支流表现为“非河非库或时河时库”的特点,进而使次级支流的污染总体表现出地域综合性、季节无规律性、来源复杂性的复合特征。针对上述特征,该项目在理论方法、单项实用关键治理技术、流域负荷梯...
关键词:
关键词:水污染防治生活污水处理
重庆市农业环境及农产品污染评价研究被引量:4
2005年
根据现场采样及室内分析测试所得数据,对重庆市农业环境及农产品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农业环境与农产品质量呈现出多维特征,农区大气污染物SO2、NOx、TSP、F-之间均无显著相关,呈非正态分布,表明不同大气污染物的性质和特征差异较大,关联性差,来源复杂。土壤污染物的区域分布特征:Hg为城郊区>近郊区>远郊区,Cd、Pb为城郊区>远郊区>近郊区,As、Cr为远郊区>城郊区>近郊区。Hg、Cd、As、Cr两两之间均显著相关,呈正态分布,Pb无显著相关,呈非正态分布,表明土壤污染物的性质和特征具有共同性,关联性好,同源性高。农灌水污染物除Cr6+达显著相关呈正态分布外,Hg、Cd、Pb、As之间均无显著相关,呈非正态分布,表明农灌溉水污染物同水源关系密切。主要农产品水稻、玉米、蔬菜、茶叶、水果重金属赋存量因农产品种类、产地、重金属及含量不同差异较大。蔬菜对重金属Cu、Zn、Pb、Cd、Hg、As、Ni、Cr的富集能力差异显著,重金属元素之间存在Cr-Zn、Cd-Cr、Hg-Cr、Cu-As、Zn-As、Zn-Cd、Hg-Zn、Zn-Pb、As-Hg、As-Pb和Hg-Pb等相关系数显著的元素对,表明蔬菜的重金属含量不仅与土壤重金属含量有关,而且与蔬菜对各类重金属富集能力有密切的关系。
刘光德王莉玮李其林陈玉成祝钦龙欧阳柬杨树海刘红雨
关键词:农业环境农产品污染
微波-Fenton-SBBR组合工艺对DMSO废水处理的研究
2022年
利用微波-Fenton联合工艺对二甲基砜(DMSO)废水进行处理,探讨了pH、微波辐照功率与时间等因素对其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质量浓度为50 g/L的DMSO废水(无需调整pH),采用240 W微波辐照5 min,在H_(2)O_(2)投加量为5 mL/min、Fe^(2+)/H_(2)O_(2)摩尔比为1/16时,DMSO去除率最高达98.85%。利用SBBR法对微波-Fenton法处理后残留的DMSO废水进行进一步处理,正常运行工况下对质量浓度1.1 g/L以内的DMSO废水的去除率稳定在90%以上。
李希希陈洪敏周碧莲陈玉成
关键词:微波FENTONSBBRDMSO
一种纳米磁性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磁性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纳米磁性吸附剂,包括铁盐、亚铁盐和纳米磷酸盐,所述铁盐、亚铁盐和纳米磷酸盐的质量比为1∶0.37~0.40∶0.43~0.86。所述纳米磁性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
杨志敏陈玉成李玉娇黄磊王强
文献传递
校园污水SBR系统对Cd^(2+)胁迫的响应被引量:4
2007年
鉴于校园污水常混有重金属,试验研究了SBR处理系统对Cd2+胁迫的响应.通过曲线模拟发现在COD去除模式和脱氮除磷模式下,Cd2+对SBR胁迫的临界浓度分别为4.00 mg/L和0.14 mg/L,说明与COD去除模式相比,脱氮除磷模式对Cd的胁迫更为敏感.在Cd临界浓度内,污水SBR处理系统中的污泥对Cd的平均富集系数仅为0.028 16,且污泥中Cd的含量远远低于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4284-84(5 mg/kg),表明污水SBR中的污泥对Cd的富集风险不大.
严素定陈玉成
关键词:SBRCD校园污水
表面活性剂强化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的可行性被引量:25
2004年
表面活性剂因具有亲水亲脂的两亲性,已被广泛用来治理环境污染。利用表面活性剂强化植物萃取土壤重金属的可行性,是建立在表面活性剂、重金属、土壤、植物等四者之间的关系基础上的。文章根据乳化液膜分离、胶团强化超滤、金属液泡吸收等技术探讨了表面活性剂与重金属的关系。表面活性剂在其浓度超过临界胶束浓度时,在溶液中形成胶团,通过静电吸附与超滤,去除溶液中的重金属。超滤技术与ξ电位的试验结果确定了表面活性剂与土壤的关系,即土壤界面的吸附和金属缔合后,通过降低表面张力和增流作用解吸被吸附的金属。细胞膜透性学说揭示了表面活性剂与植物的关系,即表面活性剂改变生物膜的结构和透性,促使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开发环境友好性的生物表面活性剂是该研究领域的前沿方向。
陈玉成熊双莲熊治廷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重金属植物修复
一种铬污染土壤的异位修复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铬污染土壤的异位修复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1、测量土壤中的六价铬和总铬的含量;S2、向铬污染土壤中加入还原剂的水溶液,并调节pH值至6‑9,持续搅拌0.5‑2h,得到土壤悬浊液a;S3、向土壤悬浊液a...
李磊陈玉成杨婧郑威程子祎唐思源何玮祎李文敏
文献传递
共3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