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庆华
- 作品数:30 被引量:297H指数:9
-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建筑科学理学更多>>
- 一种基于大分子组分的有机肥料及其用于钝化土壤重金属的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大分子组分的有机肥料及其用于钝化土壤重金属的应用。有机肥料含有的低分子活性组分的碳含量的去除率不低于60%或有机肥料的胡富比≥2.5。本发明的有机肥料为土壤重金属活性钝化和避免无机钝化剂对土壤性质的潜...
- 魏世强蒋珍茂赵秀兰陈庆华何明靖李磊
- 电极-SBBR处理含铜有机污水被引量:2
- 2012年
- 采用电极-SBBR系统去除Cu2+,考察了电流强度IA、竞争离子(阴离子SO24-、NO3-、Cl-和阳离子Zn2+、Pb2+)、初始含Cu2+量及溶液pH值对除铜效除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电流强度为40 mA时Cu2+去除率最高为98%。投加阴(SO24-、NO3-、Cl-)、阳(Zn2+、Pb2+)离子均会引起出水Cu2+浓度的增加,且Cl-和Pb2+含量分别为45 mg/L和30 mg/L时对Cu2+去除的影响更为显著。进水Cu2+浓度为30 mg/L时,Cu2+去除率最高为98.48%,当进水Cu2+≥70 mg/L时,出水Cu2+浓度不能达标。酸性(pH 4.0~4.5)与碱性(pH 9.0~10.0)条件均不利于Cu2+的去除,且酸性条件的负面影响更显著,当pH为4.5~7.5时,Cu2+去除率最高为97.78%。
- 项红珍陈玉成陈庆华郭玲刘静
- 关键词:电极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铜
- 环境科学与工程一流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西南大学为例
- 2024年
- 建设一流本科专业,是专业发展在新时代、新形势、新挑战下的必然选择。本文分析了西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在一流专业建设中的优势与不足,提出了一流专业建设的发展思路,探索了在立德树人、教学改革、教师队伍、教学资源、合作实践、教学质量等方面的专业建设措施,以期与工程认证的要求逐步接轨,高效推进一流专业点培育的进程。
- 陈庆华
- 关键词:环境科学与工程
- 大中型沼气工程厌氧发酵液的后处置技术被引量:60
- 2010年
- 沼气生产之后的厌氧发酵液处置是制约大中型沼气工程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国内外沼液处置相继出现了低成本的资源性利用、低成本的自然生态净化、高成本的工厂化处理和高附加值的开发性处理等四种方式。前二者属于"生态型",适用于全混式发酵,且具有足够消纳的生态单元;后二者属于"环保型",适用于干湿分离发酵。
- 陈玉成杨志敏陈庆华蒋小丽高萌夏旗
- 关键词:沼液沼气工程
- 我国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水质的集对分析被引量:12
- 2010年
- 统计分析了全国15个省(市、区)33个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中的pH值,SS,COD,BOD5,NH3-N,磷酸盐,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等8个水质因子,发现除pH值呈正态分布外,其余因子均符合对数正态分布。pH均值为7.47,而SS,COD,BOD5,NH3-N,磷酸盐,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等质量浓度均值分别为126.95,357.33,158.54,26.87,4.85,4.82,5.97mg/L。集对分析表明我国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除含有SS,石油类等特征污染因子外,与典型的低浓度生活污水水质较为相似,宜优先采用沉淀、隔油等措施降低SS,石油类负荷,然后采用低浓度型生活污水处理工艺。
- 杨志敏陈玉成何娟陈庆华
- 关键词: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集对分析
- 一种去除并回收利用沼液中氮和磷的方法及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去除并回收利用沼液中氮和磷的方法及装置。本方法采取鸟粪石结晶-氨吹脱-SBBR处理-BAF处理的组合工艺,对沼液进行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将沼液中的磷、氮转化为可作为肥料使用的鸟粪石和硫酸铵,在确保沼液经处理...
- 陈玉成黄磊杨志敏肖广全管宏友陈庆华
- 一种利用湿地收割植物强化人工湿地去除氨氮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湿地收割植物强化人工湿地去除氨氮的方法,本人工湿地包括池体、进出水系统、湿地基质以及湿地植物,所述湿地植物收割后炭化处理得到该湿地植物的生物质炭材料,然后将生物质炭材料作为湿地基质回填到池体内;所述湿...
- 黄磊高旭陈玉成杨志敏肖广全管宏友陈庆华
- 文献传递
- 淹水条件下秸秆还田的面源污染物释放特征被引量:19
- 2012年
- 通过模拟淹水实验,研究秸秆覆盖与秸秆深埋两种还田行为中N、P、COD等面源污染物的直接释放特征。结果表明,淹水条件下,上覆水TN浓度表现为淹水后一直持续下降,TP表现为急促上升后再持续下降,而COD则为缓慢上升后再下降。秸秆对TN的释放强度要高于TP;除了TP在淹水初期释放速率有所提高外,TN与COD的释放速率持续下降。秸秆覆盖时的面源污染物浓度高于秸秆翻埋;相同还田方式中,秸秆还田量越大,面源污染物浓度越高。从面源污染控制角度出发,淹水条件下秸秆TN防治的最佳时间为淹水初期,TP、COD为淹水后1—3周;最友好的还田方式为秸秆翻埋。试验结论为合理界定秸秆还田的负面效应,遏制秸秆还田造成的面源污染提供了依据。
- 杨志敏陈玉成张赟彭莉陈庆华
- 关键词:秸秆还田氮磷COD
- 酸雨对表面活性剂促进土壤氮素垂向迁移的强化效应被引量:1
- 2010年
- 采用模拟淋溶试验,研究了酸雨对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促进土壤氮素垂向迁移的强化效应。结果表明,酸雨淋溶时,SDBS尽管抑制了铵态氮的淋溶损失,但促进了硝态氮的淋溶损失;土壤SDBS含量越高,铵态氮淋溶损失越小,硝态氮淋溶损失越大;土壤SDBS促进了土壤氮素的淋溶损失,且这种损失受酸雨pH值影响较大,酸度越大,土壤全氮、铵态氮、硝态氮的淋失量也越大。
- 陈庆华陈玉成蒋玲
- 关键词:酸雨表面活性剂铵态氮硝态氮
- 不同施用量石灰和生物炭对稻田镉污染钝化的延续效应被引量:23
- 2021年
- 为筛选适用于西南地区稻田土壤及农作物Cd污染的修复技术,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比较了单施石灰、生物炭以及复合施用石灰+生物炭及其不同用量对Cd污染稻田的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稻米Cd含量及其水稻各部位富集转运的影响。结果表明:第1年修复试验中,单施石灰和生物炭以及复合施用均可降低稻米Cd含量以及水稻各部位富集和转运系数,且随着施加量的增加稻米Cd含量呈降低趋势,土壤至水稻根系Cd富集系数呈先降低后增加趋势,复合施用(石灰(1.5 t/hm^2)+生物炭)效果优于单施石灰和生物炭,与对照相比,稻米Cd含量降低57.14%~88.57%,土壤至水稻根系富集系数降低22.06%~32.96%;施用石灰可显著提高土壤pH和降低土壤有效态Cd含量。第2年修复剂施用延续效应试验中,石灰在短时间内降低土壤有效Cd和稻米Cd的效果较好,但其长效性和稳定性不及生物炭,与对照相比,单施石灰和生物炭以及复合施用土壤有效Cd分别降低2.97%~25.19%,13.94%~23.41%,1.93%~21.41%,稻米Cd含量分别降低0.72%~34.87%,12.11%~49.14%,36.55%~51.71%。总体来看,设定试验条件下,复合施用(石灰(1.5 t/hm^2)+生物炭(3.0 t/hm^2)),效果最优。
- 赵莎莎肖广全陈玉成陈玉成邓华健
- 关键词:石灰生物炭镉稻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