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安华
- 作品数:34 被引量:224H指数:7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 选择性凝血因子Ⅺa抑制剂防治血栓性疾病的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22年
- 血栓性疾病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影响生活质量。虽然近年来不断有新型抗血栓药物上市应用,但往往伴随着不同程度的高出血风险,因此研发效果好而出血风险低的抗血栓药物显得尤为重要。凝血因子Ⅺa(FⅪa)是主要参与凝血过程内源性途径的关键蛋白酶因子,抑制该因子功能可发挥抗血栓作用。近期研究显示,特异性FⅪa抑制剂能够降低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病率而对出血无明显影响,因此在防治血栓性疾病方面具有重要潜在价值。目前已有多个FⅪa抑制剂类药物处在不同的研究和开发阶段,适应证均为血栓性疾病。本文综述了近年正在开展临床研究的FⅪa抑制剂,为该类药物进一步上市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 魏安华贡雪芃李志勤左后娟
- 关键词:血栓性疾病抑制剂
- 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翠绿针毛蕨总黄酮制备方法及其含量测定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抗肿瘤作用的翠绿针毛蕨总黄酮及其制备方法,同时还提供了翠绿针毛蕨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总黄酮是从植物翠绿针毛蕨干燥全草经溶剂提取、碱提酸沉处理及大孔树脂纯化得到,其主要成分是...
- 阮金兰魏安华熊朝梅吴光华
- 一种具有抗肿瘤作用的普通针毛蕨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抗肿瘤作用的普通针毛蕨提取物,它是以植物普通针毛蕨干燥根茎为原料,经溶剂提取和大孔树脂纯化等提取工艺得到的提取物,本发明优化了提取纯化工艺,最终得到的普通针毛蕨提取物具有明显的体内外抗肿瘤作用。
- 阮金兰魏安华熊朝梅吴光华
- 翠绿针毛蕨中特殊B环结构的黄酮及其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作用的研究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研究翠绿针毛蕨Macrothelypteris viridifrons的化学成分及其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作用。方法:利用硅胶、C18反相硅胶、Sephadex LH-20凝胶等色谱技术对其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以MTT法测试各化合物对MOLT-4,Hep G2,A-549,MCF-7,HT-29,PC-3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分离得到5个具有特殊B环结构的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原芹菜素(1),4'-羟基-原芹菜素(2),4'-羟基-原芹菜素4'-O-β-D-葡萄糖苷(3),5,7-二羟基-2-(1,2-异丙二氧基-4-酮-环己-5-烯)-色原酮(4),5,7-二羟基-2-(1-羟基-2,6-二甲氧基-环己-4-酮)-色原酮(5)。结论:所有化合物均首次从翠绿针毛蕨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4和5对6种人肿瘤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呈现出良好的剂量依赖性。
- 魏安华吴光华熊朝梅周道年蔡亚玲阮金兰
- 关键词:黄酮抗增殖作用
- 翠绿针毛蕨中黄酮类化学成分的研究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研究翠绿针毛蕨(Macrothelypteris viridifrons)中的黄酮类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C18反相硅胶、Sephadex LH-20凝胶等色谱技术对其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9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1),山柰酚-3-O-芸香糖苷(2),槲皮素-3-O-芸香糖苷(3),芹菜素-4′-O-β-D-葡萄糖苷(4),柚皮素-4′-O-β-D-葡萄糖苷(5),山柰酚(6),槲皮素(7),芹菜素(8),5,7-二羟基色原酮(9)。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翠绿针毛蕨中分离得到。
- 魏安华吴光华熊朝梅周道年蔡亚玲阮金兰
- 关键词:黄酮黄酮苷化学成分
- 甲巯咪唑和丙硫氧嘧啶治疗甲亢安全性的回顾性分析被引量:71
- 2015年
- 目的:系统评价甲巯咪唑和丙硫氧嘧啶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外文数据库,比较1994-2014年关于甲巯咪唑和丙硫氧嘧啶治疗甲亢出现粒细胞减少、肝损伤、皮疹主要不良反应的RCT,对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个研究,涉及病例数1 660,Meta分析显示甲巯咪唑在治疗甲亢时引起粒细胞减少和皮疹的发生率与丙硫氧嘧啶无差别[RR=0.61,95%CI(0.25,1.51),P=0.28;RR=0.88,95%CI(0.66,1.17),P=0.38],但肝损伤的发生率比丙硫氧嘧啶低[RR=2.21,95%CI(1.27,3.83),P=0.005]。结论:甲巯咪唑治疗甲亢引起粒细胞减少和皮疹的风险与丙硫氧嘧啶相当,但肝损伤的风险比丙硫氧嘧啶低。
- 魏安华周道年李娟
- 关键词:甲亢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META分析
- 培哚普利氨氯地平单片复方制剂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综合评价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评价高血压治疗中培哚普利氨氯地平单片复方制剂(SPC)的临床综合价值,为医疗机构药品遴选和合理使用提供循证依据。方法基于文献研究和专家论证法,构建临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围绕药品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创新性、适宜性和可及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报道培哚普利氨氯地平SPC有效性和安全性相关结局指标。培哚普利氨氯地平SPC安全性较好,与单药、单药联合或其他降压SPC相比,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效性方面,培哚普利氨氯地平SPC降压疗效明确,能显著降低患者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差和心率,血压控制达标率优于氨氯地平或培哚普利单药组;与其他降压SPC相比,表现出更优或非劣效果。培哚普利氨氯地平SPC作为专利药品,具有较好创新性,患者用药依从性高,且已纳入我国医保目录,但目前医疗机构配备率偏低,药品价格和可负担性仍处于相对较高水平。结论培哚普利氨氯地平SPC在安全性、有效性、适宜性和创新性上具有显著优势,但经济性和可及性仍有待提高。
- 吴娟涂雪艳龙萍曾露曾露王璐
- 关键词:高血压
- 3例氯吡格雷抵抗患者的药学监护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如何基于药物基因组学参与氯吡格雷抵抗患者药物治疗及药学监护。方法针对3例氯吡格雷抵抗患者,通过测定氯吡格雷基因多态性、血栓弹力图,结合患者病情、药物相互作用等因素,临床药师为患者制定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方案,并进行药学监护及随访。结果患者在院期间、出院后3,6个月未出现心源性死亡、支架内再狭窄、心肌梗死等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未出现胃肠道不适、出血等不良反应事件。结论临床药师参与氯吡格雷抵抗患者的药物治疗及药学监护能提高抗血小板药物疗效,避免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确保临床合理用药。
- 魏安华顾智淳李娟陈博雅王冉冉
- 关键词:氯吡格雷抵抗基因多态性血栓弹力图药学监护
- 淡紫拟青霉菌所致眼内炎抗感染治疗一例
- 2023年
- 淡紫拟青霉菌属于一种内寄生性真菌,对人类具有致病作用,可导致眼角膜、心内膜和皮肤等感染。本文介绍1例临床药师全程参与的淡紫拟青霉菌所致眼内炎患者抗感染治疗方案调整的全过程,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可知不同抗真菌药物对淡紫拟青霉菌的敏感性有所区别,并需根据患者肝肾功能状态,调整抗感染治疗方案,最终感染得到有效控制,住院期间未发生药物相关不良事件。
- 李文静黄妍魏安华
- 关键词:眼内炎抗真菌药肾功能
- 替雷利珠单抗致免疫性心肌炎二例被引量:1
- 2023年
- 2例肿瘤患者在应用替雷利珠单抗进行免疫治疗的第2个周期时,出现不适症状和明显的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升高现象(最高分别为495.0和238.5 ng/L)。经临床药师与医师评估,考虑2例患者为替雷利珠单抗所致的免疫性心肌炎,后立即停止免疫治疗,对症给予激素或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患者症状逐渐缓解,实验室指标恢复正常。临床应用替雷利珠单抗类免疫治疗药物时,应高度关注心脏相关严重药物不良反应,临床药师应常规开展药学监护,一旦发生,应协助医师进行原因分析并调整治疗方案,减轻不良反应对患者的影响。
- 邹娟谌甜甜魏安华
- 关键词:免疫性心肌炎抗肿瘤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