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艳明
- 作品数:27 被引量:74H指数:5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miR-21在结肠癌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检测MicroRNA-21(miR-21)在结肠癌及其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结肠癌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技术检测50例结肠癌组织标本和癌旁组织标本中miR-21的相对表达量,分析其在2种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探讨miR-21表达水平与结肠癌发病位置、临床分期、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的关联性。结果:miR-21在结肠癌组织中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右半结肠癌组织中miR-2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左半结肠癌组织(P<0.05);Ⅲ期和Ⅳ期结肠癌组织中miR-2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Ⅰ期和Ⅱ期结肠癌(P<0.05);miR-21表达水平在不同浸润深度结肠癌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结肠癌组织中miR-2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结论:相对于癌旁组织,miR-21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明显上调,且表达水平与发病位置、临床分期及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有关。
- 鲍欣杨艳明刘念尹光浩孟凡旭程颖刘林林
- 关键词:微小RNAS结肠肿瘤聚合酶连反应
- 老年胃癌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治疗恶性腹水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8
- 2015年
- 目的探讨胃癌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治疗恶性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科收治进展期胃癌伴恶性腹水患者26例,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14例作为观察组,静脉化疗、腹腔置管治疗的患者1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间的差别。结果两组近期总有效率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胃癌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治疗恶性腹水近期疗效优于静脉化疗和腹腔置管治疗。
- 胡娜梁家铭苏莹莹韩今华侯吉光杨艳明
- 关键词:热灌注化疗胃癌恶性腹水
- 小鼠分泌型内皮抑素原核表达载体pNZ44-ssEndostatin的构建及表达
- 目的:构建带有小鼠分泌型内皮抑素(ssEndostatin)的原核表达载体pNZ44-ssEndostatin并在双歧杆菌中表达Endostatin蛋白。方法:利用引物设计软件oligo 6.0设计引物,从pcDNA3....
- 刘林林王铁君杨艳明苏清秀殷胜松张奇龚守良
- 关键词:内皮抑素原核表达载体分泌型双歧杆菌
- 文献传递
- 低剂量半身照射在仿真人体模型中的剂量分布
- 2008年
- 目的:研究低剂量60Coγ射线半身照射作为新的临床放射治疗方法的安全性。方法:采用仿真人体组织模型(体模)模拟人体,采取面对和背对放射源的两种照射方式,分别9、10和11 cGy60Coγ给予射线进行半身照射,监测体模各层面及重要靶器官的受照剂量,评价低剂量半身照射治疗方法的安全性。结果:在接受不同剂量60Coγ射线(9、10及11 cGy)照射时,面对及背对放射源两种照射方式中,体模的各个层面及敏感器官受照剂量均在安全范围内,各敏感器官背对放射源组受照射剂量较面对放射源组更低。结论:低剂量半身照射是安全可行的放射治疗方法,且背对放射源的照射方式更为安全。
- 曲雅勤朴永锋姜新杨艳明陈志明
- 关键词:低剂量
- 酶促聚合与ATRP结合合成聚己内酯和聚N,N-二甲氨基甲基丙烯酸乙酯嵌段共聚物及其自组装被引量:1
- 2010年
- 利用酶促开环聚合(eROP)与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结合的方法合成了聚己内酯和聚N,N-二甲氨基甲基丙烯酸乙酯双亲嵌段共聚物(PCL-b-PDMAEMA).共聚物的结构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核磁共振以及红外光谱表征.利用动态光散射(DLS)法研究了双亲嵌段共聚物在水溶液中的自组装行为,初步探讨了双亲嵌段共聚物的温度和pH响应性能.
- 刘林林王书唯李亚鹏撒宗朋祝明潘斯杨艳明
- 关键词: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 低剂量电离辐射诱导小鼠睾丸细胞中Caspase-9表达的变化被引量:2
- 2014年
- 过去20年,低剂量电离辐射对机体的影响是放射生物学界研究的重要内容,尤其是辐射致癌的有阈和无阈假说之间的争论,使得电离辐射对人类健康的影响需要更加全面和细致的考虑。睾丸是辐射敏感的器官,低剂量辐射可诱导睾丸细胞凋亡协,且具有复杂的网状调控通路。
- 杨艳明方芳刘念龚守良王志成
- 关键词:低剂量电离辐射小鼠睾丸细胞电离辐射诱导放射生物学辐射致癌
- DC联合CIK细胞对中晚期消化系统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10年
- 刘林林刘念杨艳明顾华王欣
- 关键词:CIK细胞中晚期肿瘤浸润淋巴细胞过继免疫治疗DC
- 热疗联合^(125)I粒子治疗复发性直肠癌的近期疗效评价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通过比较复发性直肠癌患者治疗前、后影像学和血清中癌胚抗原(CEA)以及术后随访结果,评价热疗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直肠癌的有效性。方法:手术且放疗后行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20例手术治疗患者,1例患者无法耐受热疗退出),术前应用放射性粒子治疗计划系统(TPS)制定粒子植入计划,粒子间距为1.0cm,植入后立即复查CT,再行剂量验证,植入粒子数量为12~58颗,每颗粒子放射性活度为0.5mCi,肿瘤周边匹配剂量为90~140Gy。射频热疗,每次60min,维持温度43℃,每周2次,连续3周。治疗后随访3个月,通过影像学结果和血清中CEA水平变化评价有效率,并评估尿频、尿痛、血尿和直肠出血等并发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随访6个月后影像学结果显示肿瘤缩小;患者治疗后血清中CEA水平由治疗前(30.25±8.32)mg·L^(-1)降低到(11.89±5.22)mg·L^(-1)(t=13.158,P<0.01);局部有效率94.7%(18/19),疼痛缓解率为94.4%(17/18);治疗前NRS评分中位数为6(4,7)分,治疗后NRS评分中位数为1(0,3)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期间患者未出现尿频、尿痛、血尿和直肠出血等并发症。结论:热疗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对复发性直肠癌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是复发性直肠癌有效的综合治疗手段。
- 王溪韩今华李云峰杨艳明
- 关键词:热疗直肠肿瘤复发
- 辐射诱导的重组载体pEgr1-hsTRAIL对肺腺癌A549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构建Egr1介导的人分泌型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hsTRAIL)重组表达载体pEgr1-hsTRAIL,探讨其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Egr1介导的hsTRAIL重组载体,PCR、酶切和测序鉴定正确后转染A549细胞,给予6Gy X射线照射。实验分为对照(Control),pEgr1-hsTRAIL、6Gy X射线和pEgr1-hsTRAIL+6Gy X射线组。ELISA法检测各组A549细胞中hsTRAIL的表达,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变化。结果:成功构建Egr1调控的hsTRAIL重组载体pEgr1-hsTRAIL,质粒转染后经6Gy X射线照射,对照组、6Gy组和pEgr1-hsTRAIL组hsTRAIL蛋白表达随时间延长变化不明显,而pEgr1-hsTRAIL+6Gy组随时间延长hsTRAIL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或P<0.01),8h达到峰值;pEgr1-hsTRAIL组A549细胞增殖能力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6 Gy和pEgr1-hsTRAIL+6 Gy组A549细胞增殖能力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Egr1-hsTRAIL+6Gy组降低更明显(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pEgr1-hsTRAIL组A549细胞各期百分比变化不明显,而6Gy和pEgr1-hsTRAIL+6Gy组G0/G1期细胞百分比明显增加(P<0.05),G2/M期细胞百分比明显降低(P<0.05),S期细胞百分比无明显变化;各期细胞百分比在6Gy和pEgr1-hsTRAIL+6Gy组基本一致;与对照组比较,pEgr1-hsTRAIL组A549细胞凋亡百分比无明显变化,而6Gy和pEgr1-hsTRAIL+6Gy组A549细胞凋亡百分比明显增加(P<0.01),其中pEgr1-hsTRAIL+6Gy组增加更明显。结论:成功构建Egr1介导的hsTRAIL重组表达载体pEgr1-hsTRAIL,其能够增加辐射对A549细胞的增殖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而对细胞周期分布影响不大。
- 杨艳明刘林林刘念王志成
- 关键词:基因重组细胞凋亡
- 小鼠分泌型内皮抑素原核表达载体pFLAG-ssEndostatin的构建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构建带有小鼠分泌型内皮抑素(ssEndostatin)的原核表达载体pFLAG-ssEndostatin。方法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采用Kpn I内切酶将ssEndostatin从pcDNA3.1-Egr1-ssEndostatin质粒上切下,然后连接到pFLAG表达载体上,构建成原核表达载体pFLAG-ssEndostatin,并对其进行PCR、酶切鉴定。结果经酶切、PCR鉴定,所构建的原核表达质粒pFLAG-ssEndostatin与预测的一致。结论成功地构建了带有分泌信号的内皮抑素原核表达载体pFLAG-ssEndo-statin,为进一步研究Endostatin在肿瘤治疗方面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 杨志广刘林林苏清秀杨艳明邵国光
- 关键词:内皮抑素原核表达载体分泌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