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奕君

作品数:10 被引量:70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色谱
  • 2篇液相
  • 2篇液相色谱
  • 2篇嫩叶
  • 2篇相色谱
  • 2篇聚类分析
  • 2篇高效液相
  • 2篇高效液相色谱
  • 2篇红毛五加
  • 1篇代谢
  • 1篇代谢组学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多糖
  • 1篇多糖含量
  • 1篇多糖含量测定
  • 1篇新塔花
  • 1篇药材
  • 1篇药代
  • 1篇药代动力学

机构

  • 7篇北京中医药大...
  • 5篇西南民族大学
  • 2篇新疆生产建设...
  • 1篇石河子大学
  • 1篇阿坝师范学院

作者

  • 10篇陈奕君
  • 5篇肖红斌
  • 5篇刘圆
  • 4篇刘洁
  • 4篇赵薇
  • 3篇王明霞
  • 2篇孟庆艳
  • 2篇李月婷
  • 2篇翟雪
  • 1篇李莹
  • 1篇张玲
  • 1篇晋玉霞
  • 1篇丁玲
  • 1篇杨正明
  • 1篇刘文杰
  • 1篇李波
  • 1篇刘盼盼
  • 1篇刘春林
  • 1篇孙美

传媒

  • 2篇药学学报
  • 2篇药物分析杂志
  • 2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分析测试学报
  • 1篇华西药学杂志
  • 1篇西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1
  • 3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UPLC测定红毛五加嫩叶中的绿原酸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采用UPLC测定红毛五加嫩叶试制品中绿原酸的含量并比较差异。方法 Acquity UPLCBEH C18柱(50 mm×2.1 mm,1.7μm),柱温30℃,流动相为乙腈-2‰磷酸溶液(10∶90),检测波长327 nm,流速0.2 m L·min^-1。结果绿原酸0.02~0.72 mg·m L^-1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3×10^7X-9.9481×10^4(r2=0.9997,n=9),平均回收率为97.7%,RSD=0.61%(n=6),红毛五加嫩叶晒干品中绿原酸的含量最高(0.0326 g·g^-1),百合粉中绿原酸含量为0。结论所用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能为红毛五加嫩叶的开发提供参考。
陈奕君赵薇翟雪刘春林刘圆
关键词:红毛五加嫩叶绿原酸超高效液相色谱
HPLC-FLD法同时测定不同产地天麻中5个成分含量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方法测定天麻中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巴利森苷A、巴利森苷B、巴利森苷C的含量。方法:采用资生堂MGⅢ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0.1%甲酸水(A)-乙腈(B),流速为1 mL·min^(-1),柱温35℃,进样量5μL,荧光检测器,激发波长为228 nm,发射波长为300 nm。结果: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巴利森苷A、巴利森苷B、巴利森苷C的线性范围分别在10~5000(r=0.999 6)、10~5 000(r=0.999 9)、250~50 000(r=0.999 6)、250~50 000(r=0.999 9)、250~50 000 ng·mL^(-1)(r=0.999 7)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98.5%、97.2%、99.2%、98.7%、96.8%,RSD分别为5.8%、4.6%、0.86%、2.4%、4.8%;28批样品中上述5个成分的含量分别为0.5~20.0、0.1~2.5、0.5~15.4、1.6~8.2、0.7~2.1 mg·g^(-1)。结论:建立的方法杂质干扰少,分离度好,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适于天麻成分分析及药材质量控制。
王明霞王明霞刘洁贾志鑫徐文娟陈奕君魏紫奕陈奕君
关键词:天麻天麻素
红毛五加嫩叶多糖含量测定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通过对红毛五加嫩叶多糖提取工艺的考察,比较不同植物部位多糖质量分数及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多糖的提取工艺为:采用石油醚脱脂、乙醇脱色、Sevage法除蛋白质,水提醇沉的方法制得多糖,此方法所得多糖颗粒疏松均匀,品质较好;多糖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44%,相对标准偏差为1.27%(n=6);红毛五加不同植物部位多糖对DPPH·,ABTS·^+自由基均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对Fe^(3+)有较强的还原能力,其结果与质量浓度呈良好的量效关系,在最大质量浓度0.384 0g/L下,S2对DPPH清除率最高,达到89.8%;S3,S5,S7对ABTS^+自由基清除率最高,均达到100%;在还原性测定中,在1g/L质量浓度下S6吸光值最大,达到1.541,显示出很好的还原性.该提取工艺合理、可行,红毛五加不同植物部位多糖均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
赵薇陈奕君刘春林翟雪任朝琴刘圆
关键词:多糖抗氧化活性
芳香新塔花和小新塔花全草中4个成分含量测定及聚类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建立芳香新塔花和小新塔花中薄荷酮、异薄荷酮、薄荷醇和胡薄荷酮的含量测定方法,比较不同种、不同产地的新塔花中4个成分的含量差异。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HP-FFAP毛细管柱(30 m×0.32 mm×0.25μm),载气N2,流速25m L·min-1,程序升温(初始温度70℃,保持1 min,以8℃·min-1的速率升温至160℃,保持1 min),进样口温度250℃,检测器温度250℃,测定4个成分的含量,应用DPS 200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芳香新塔花中4个成分含量:胡薄荷酮>异薄荷酮>薄荷酮>薄荷醇;小新塔花中4个成分含量:胡薄荷酮>异薄荷酮>薄荷醇>薄荷酮;芳香新塔花中4个成分的含量高于小新塔花;应用聚类分析法,可以将芳香新塔花和小新塔花分开。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可用于不同种及不同产地的新塔花药材中成分的含量测定。
陈奕君赵薇丁玲刘文杰晋玉霞刘圆孟庆艳
关键词:芳香新塔花胡薄荷酮聚类分析
藏药仁青芒觉配伍佐塔的药代动力学对比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探索佐塔对于仁青芒觉增效减毒的作用机制,该研究通过平行给药配伍佐塔与否的仁青芒觉后,对小鼠血浆中的毒活性成分马钱子碱和士的宁的药代动力学进行比较研究。采用LC-MS/MS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点血浆中马钱子碱和士的宁的浓度,以及利用Kinetica 5.0药动学软件对所测数据进行非房室模型分析(NCA),SPSS 19.0统计分析软件对参数进行显著性检验。试验建立了同时检测血浆中马钱子碱和士的宁的LC-MS/MS分析方法,经过方法学考察,所建立的分析方法符合临床前药代动力学研究要求。藏药仁青芒觉配伍佐塔后,马钱子碱和士的宁AUCtot都显著增加(P<0.05);马钱子碱Cmax是非佐塔配伍组的6.25倍(P<0.05);马钱子碱和士的宁的达峰时间Tmax分别缩短为非佐塔配伍组的1/8,1/4。此外,佐塔配伍后士的宁和马钱子碱在体内的消除加快,其中马钱子碱的MRT0-t差异显著(P<0.05),而士的宁的MRT0-∞和末端消除速率(Lz)在检验水准α=0.1上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发现,安全剂量(浓度)范围内士的宁和马钱子碱的吸收程度增加,以及此二者消除速率加快,可能是佐塔对于仁青芒觉发挥增效减毒作用的机制之一。
李波孙美杨正明陈奕君刘盼盼刘圆
关键词:药代动力学藏药佐塔
基于UHPLC-Q-TOF-MS/MS的紫菀药材全成分解析被引量:14
2019年
紫菀是临床常用的润肺祛痰止咳药,对于呼吸系统疾病的疗效显著。为全面阐明紫菀的化学成分组成,本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联用技术(UHPLC-Q-TOF-MS/MS),建立了一种组合的数据采集及相应的数据挖掘策略。从紫菀中共鉴定了132个化学成分,包括43个萜类、31个黄酮类、22个有机酸类、18个肽类、9个香豆素类、3个甾体类、3个蒽醌类及3个醛类化合物。其中,有59个成分通过与对照品进行比对而确认。本研究不仅可以为紫菀成分的全面解析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同时也可以为其他中药及中药复方的药效物质发现提供高效的数据采集及挖掘策略。
陈奕君吴浩魏紫奕陈炼明董姣姣刘洁贾志鑫肖红斌
关键词:紫菀
基于HPLC-QQQ/MS的龙生蛭胶囊中19种代表性成分含量一致性分析被引量:13
2019年
龙生蛭胶囊是由12味中药组成临床上广泛应用于脑梗死恢复期治疗的复方制剂,为考察其制剂批次间含量的一致性,该文选择龙生蛭胶囊19种代表性成分,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三重串联四极杆质谱分析法,实现了9 min内的快速定量分析。方法学考察结果表明,该分析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对龙生蛭胶囊制剂成分的含量测定。制剂批次间一致性分析结果表明,制剂中化学成分以芍药苷和毛蕊异黄酮葡糖苷含量最高,不同批次制剂之间19个化合物总含量一致性好,RSD为5. 2%,其中主成分黄芪甲苷、毛蕊异黄酮葡糖苷等化合物的RSD均小于15%,也具较好一致性。研究结果为龙生蛭胶囊制剂的质量控制和一致性评价提供科学方法及依据。
魏紫奕徐文娟刘洁孙晓丽陈奕君陈奕君王明霞李月婷郁映婷王明霞肖红斌
黄芪中黄酮类化合物的超临界流体色谱分离方法研究被引量:8
2021年
考察了超临界流体色谱(SFC)中的色谱柱、改性剂、添加剂、流速、柱温和背压等因素对9种黄酮类成分(包括芒柄花素、异鼠李素、毛蕊异黄酮、山奈酚、槲皮素、紫云英苷、芒柄花苷、异槲皮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分离的影响,与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进行了比较,并建立了黄芪饮片中5种主要黄酮类化合物的SFC分析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RX-SIL色谱柱(4.6 mm×150 mm,5μm)进行分离,CO2-0.1%磷酸甲醇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3 mL/min;柱温为35℃;背压为10 MPa,9种黄酮类化合物可在10 min内实现基线分离。5种黄酮类化合物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632),检出限为10.69~16.21μg/mL,日内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3%~2.0%;日间RSD为1.6%~2.2%。5种黄酮类化合物在48 h内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重复性为3.6%~6.0%,回收率为91.8%~112%。与HPLC法相比,9种化合物的保留时间顺序基本相反,SFC法更快速、经济环保,且其保留及选择性受色谱柱、改性剂和添加剂的影响较大,添加剂对色谱峰形影响明显。
赵淑军董姣姣刘洁贾志鑫闫晓宁郁映婷陈奕君陈奕君肖红斌
关键词:黄酮类化合物
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动脉粥样硬化早期脂肪酸的调控研究被引量:9
2018年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复杂代谢紊乱综合征,其发生发展与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 FFA)代谢轮廓改变直接相关。本文采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泡沫化巨噬细胞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模型,采用靶向代谢组学方法研究游离脂肪酸的代谢轮廓变化以及羟基红花黄色素A (hydroxysafflor yellow A, HSYA)的调控作用。通过动态多反应监测模式(dynamic MRM)在20 min内实现细胞内27种脂肪酸的定量分析,明确27种脂肪酸的含量分布。结合模式识别筛选出13个巨噬细胞泡沫化生物标志物,其中在巨噬细胞泡沫化过程中饱和脂肪酸总量升高,而十二碳酸、十四碳酸、十八碳烯酸及单不饱和脂肪酸总量降低,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十二碳酸、十四碳酸和十八碳烯酸异常代谢具有回调作用,网络分析表明与之相关的通路为脂肪酸生物合成通路(de novo fatty acid biosynthesis), oleoyl-(acyl-carrier-protein) hydrolase(OLAH)可能是羟基红花黄色素A调控脂肪酸代谢的潜在靶点。
魏紫奕徐文娟董姣姣刘洁贾志鑫陈奕君陈奕君阳娇肖红斌
关键词:代谢组学游离脂肪酸巨噬细胞泡沫化动脉粥样硬化羟基红花黄色素A
基于双指标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的白刺红外指纹图谱比较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采用双指标序列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7种不同白刺属植物的红外指纹图谱进行比较分析,利用共有峰率和变异峰率2个指标,以不同来源样品的红外指纹图谱为标准,计算出所测样品间的共有峰率和变异峰率,并按照共有峰率的大小建立不同的双指标序列分析法,研究各产地白刺的异同。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植物样品中G3与G6的成分最为相似,相似度为57.89;G3与G5次之,相似度为52.63;G1、G7与其他各样品的相似程度最低。红外光谱指纹图谱结合聚类分析或双指标序列法,可以快速、无损地鉴别不同产地的白刺,为区别不同产地不同品种白刺提供一种切实可靠的方法。
赵薇陈奕君孟庆艳乜广张玲李莹刘圆
关键词:白刺红外指纹图谱共有峰率聚类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