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甜甜
- 作品数:8 被引量:42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林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 江南园林夹院理景手法及其美学探义被引量:2
- 2017年
- 夹院是私家园林中由建筑、围墙、曲廊之间围合所形成的狭小空间,在江南私家园林中零散地分布在主景区的周围,面积小、多由粉墙、置石、植物、铺地构成景物,与主景区形成鲜明的开合、明暗对比,增加了园林的空间层次。通过对江南私家园林中的夹院进行整理、归纳,总结出夹院的3种类型及其理景的一般手法;通过对文人士大夫阶层造园审美的研究梳理夹院的美学思想,由于受到中唐以后"壶中天地""芥子须弥"思想的影响,造园者力求在日益缩小的空间内构造出高度和谐、"天人合一"并富有山水画意的景物空间。
- 张甜甜王浩连泽峰
- 关键词:风景园林私家园林江南园林美学
- “再生/演绎”校园节水系统及景观设计改造研究——以福建工程学院南校区为例被引量:1
- 2015年
- 文章在分析说明当今全球水资源危机的背景下,简要叙述了校园节水系统的国内外建设现状,阐述了再生/演绎的概念内涵及其在节水系统与景观设计中的体现。并以福建工程学院南校区为例论述了节水系统的整体设计,中水收集与再生过程及其景观设计并充分发挥节水系统及其景观设计的教育意义。
- 连泽峰陈力张甜甜杨建华
- 关键词:节水系统景观设计教育意义
- 两汉造园要素比较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在我国以往的汉代园林史研究中,人们往往重视西汉皇家园林而忽略对东汉园林的研究,或将两汉、秦汉园林混为一谈。笔者从园林史研究的角度出发,对比分析两汉时期的社会背景、审美思想,并将园林创作思想、技法、造园成就等要素进行对比,详细阐述了东汉较之西汉在造园思想和审美的不同之处以及造园技术的进步之处、东汉造园的发展与魏晋士人园林的兴起有着不可忽略的关联,探讨了东汉园林作为独立研究对象的可能性。
- 张甜甜吴小刚
- 关键词:西汉东汉造园思想
- 长三角地区屋顶花园的营造及创新研究
- 一个理想的现代化城市,需要有一定面积的绿地指标来保证城市生态环境的质量。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的增加,有越来越多的生态环境问题摆在人们面前。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城市空间资源,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已成为人类刻不容缓的...
- 张甜甜
- 关键词:屋顶花园城市生态环境
- 文献传递
- 私家园林中书斋的变迁被引量:1
- 2019年
- 书斋是传统私家园林中书房、山斋的统称,而其功能又不止于文艺活动。书斋随着中国古代士大夫文人的人格和艺术体系的发展和完善而变迁,经历了汉魏六朝在私家园林中无特定选址、唐宋作为宅园的中心,以及明清蜷于园内一隅这3个主要演变阶段。至明清,书斋往往自成一处独立的小院,除了书房的基本功能以外,还可以独立承载园主人的日常起居、爱好雅嗜等,是明清文人宇宙观日益狭小的真实写照。
- 张甜甜王浩连泽峰
- 关键词:风景园林私家园林书斋
- 北宋苏舜钦沧浪亭考辨被引量:2
- 2018年
- 在历史的变迁中,古典园林经历着基址和意象的不断改写与重构。沧浪亭始建于北宋年间,是苏州现存最早的古典园林。千百年来,沧浪亭屡废屡建,今人所见之沧浪亭与苏舜钦始筑时相去甚远,前人的研究成果中也有所偏误。运用文本细读、古代舆图叠加等方法,考证沧浪亭始建之时,其基址范围东西约145m,南北约130m,仅新修水边一座亭子;其意象则保留了五代孙承祐池馆遗留下的荒野、古意。从基址和意象2个方面探讨苏舜钦沧浪亭的本貌,意在为沧浪亭溯源,以期有助于沧浪亭遗产的保护和修复以及其文化内涵的延续。
- 张甜甜王浩连泽峰
- 关键词:风景园林园林历史苏舜钦考辨
- 空间三元辩证法下景观空间生产的解构被引量:27
- 2018年
- 摆脱二元思维定势,运用三元辩证思维重新认识景观空间有利于更加深入地理解景观空间生产的现象、过程以及内在原因。首先介绍了空间三元辩证法的理论缘起、空间实践、空间的表征以及再现的空间的具体内容,论述了空间三元辩证法下三种空间之间的关系及其思维方式和空间三元辩证法对景观的作用。通过阐述空间生产的概念来解析其内在机制。运用空间三元辩证法对景观空间生产进行三元解构,结合景观专业理论详细论述了景观空间实践、景观空间的再现以及再现的景观空间的具体内容,并且强调在当下中国城镇发展转型期中,必须通过对景观解构的研究来更有效地将景观作为一种空间政策。
- 连泽峰张甜甜
- 寻找原动力--城市街角空间建设现状与机制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城市街角空间作为城市公共空间不可或缺的部分,因其广泛的渗透性和可达性对提升城市品质与活力具有积极高效的作用。本文界定了城市街角空间的定义,分析了街角空间对城市活力的提升作用,及通过文献调查和现场调查的方法来分析与阐述我国城市街角空间建设现状并剖析其深层原因,认为解决我国当前城市街角空间现状最迫切的在于制定合理有效的建设机制,通过国外文献及数据调研分析,对比了国内外城市街角空间建设机制,最后结合现状提出对我国的城市街角空间建设有可行性的机制。
- 连泽峰杨建华张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