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莉

作品数:14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武汉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体层摄影
  • 4篇X线
  • 4篇X线计算
  • 4篇X线计算机
  • 4篇成像
  • 4篇磁共振
  • 4篇磁共振成像
  • 3篇影像
  • 3篇体层摄影术
  • 2篇隐匿
  • 2篇隐匿性
  • 2篇应力
  • 2篇影像表现
  • 2篇原发性
  • 2篇诊断与鉴别诊...
  • 2篇偏聚
  • 2篇晶界
  • 2篇晶界偏聚
  • 2篇膀胱
  • 2篇病理

机构

  • 13篇武汉科技大学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黄石市中心医...
  • 1篇总医院有限公...

作者

  • 13篇陈莉
  • 8篇杨先春
  • 4篇吴汉斌
  • 3篇左敏
  • 3篇杨克勤
  • 1篇吴小微
  • 1篇彭华军
  • 1篇王计
  • 1篇刘长华
  • 1篇王弘
  • 1篇宋申华
  • 1篇袁泽喜
  • 1篇周家祥
  • 1篇张兴兵

传媒

  • 4篇中国CT和M...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武汉科技大学...
  • 1篇影像诊断与介...
  • 1篇社区医学杂志
  • 1篇内科理论与实...
  • 1篇临床医学进展

年份

  • 3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08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早期影像学表现(附24例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P)的早期影像学表现,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0年2月期间经病毒核酸检测证实的24例普通型NCP的临床特征及早期MSCT表现。结果24例普通型(NCP)均为在汉人员,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咳嗽咳痰、乏力、腹泻、胸痛、浑身出汗、食欲减退、全身不适等,另有3例临床无任何不适。实验室检查表现为白细胞计数异常(13例)、嗜酸粒细胞计数下降(9例)、淋巴细胞比升高4例、C反应蛋白升高23例,血沉升高16例。24例NCP病毒7项阴性均为阴性,6例首次核酸检测阴性。24例普通型NCP早期MSCT主要表现为单发或多发毛玻璃影,6例CT初诊未见异常。其它征象包括“铺路石征”8例、小叶核心结节14例、“晕征”4例、“血管造影征”16例、“空气支气管征”11例、“反晕征”2例、局部胸膜肥厚3例,纵隔淋巴结肿大5例。结论普通型NCP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缺乏特异性,早期MSCT表现以单发或多发毛玻璃影为主,与常见感染性病变鉴别困难。对处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特定爆发期内的易感人群,应加强胸部MSCT检查和多次病毒核酸检测筛查,可有助于该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预防和早治疗。
陈莉杨先春李小兵
关键词: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中温低张应力下磷在2.25Cr-1Mo钢中的晶界偏聚研究
2008年
采用俄歇电子能谱仪(AES)研究了在520℃,40 MPa的张应力下2.25Cr-1Mo钢中磷元素的晶界偏聚行为。经检测发现磷在晶界处发生了明显的非平衡晶界偏聚现象,其临界时间为0.5 h,此时磷原子的偏聚量为14.82%(原子百分比)。根据徐庭栋的中温低张应力引起的非平衡晶界偏聚理论模型进行分析,发现张应力使磷-空位复合体的扩散系数增加了1个数量级,使磷原子的扩散系数降低了4个数量级,且俄歇试样的断口形貌与晶界磷原子的偏聚结果相一致。
陈莉袁泽喜周家祥宋申华
关键词:非平衡偏聚
腹腔纱布瘤的MSCT诊断与鉴别诊断(附14例分析)
2022年
目的探讨腹腔纱布瘤的MSCT表现,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4例腹腔纱布瘤的MSCT表现及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结果14例腹腔纱布瘤,男性6例,女性8例,上腹部3例,下腹部7例,盆腔4例,其中表现为实性肿块5例,表现为囊实性肿块8例,表现为囊性肿块1例;MSCT上可见蜂窝征5例,飘带征4例、海绵征1例,网状壳样钙化征2例,不典型表现2例;CT增强动脉期肿块呈明显不均匀强化8例,轻度不均匀强化2例,中度不均匀强化4例,所有14例均表现为延迟强化。结论腹腔纱布瘤的MS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其中蜂窝征、飘带征、海绵征、网状壳样钙化征是其特征性表现,熟悉腹腔纱布瘤的临床特征及MSCT影像学表现有助于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
张爽陈莉
关键词: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原发性膀胱骨外骨肉瘤的影像表现一例
2018年
原发性膀胱骨外骨肉瘤(primary bladder extraskeletalosteosareoma,PBEOS)十分罕见,国内外个案报道不足50例,未见大宗病例报道,现报道1例经病理证实的PBEOS,并结合文献对其临床特征及影像特点进行初步探讨。患者男,83岁。因间断全程无痛性肉眼血尿1个月余于2016年2月17日就诊。
杨先春陈莉
关键词:骨外骨肉瘤原发性影像表现膀胱病理证实影像特点
无内分泌症状的纵隔功能性甲状旁腺囊肿一例
2018年
纵膈型甲状旁腺囊肿(mediastinum parathyroid cysts,MPCs)十分罕见。本文报道1例无内分泌症状的纵隔内功能性甲状旁腺囊肿的CT表现,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病例资料患者,男,56岁,发现中纵隔占位性病变1周入院。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及压痛。心肺腹(-),脊柱四肢活动可,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
杨先春陈莉吴汉斌杨克勤
关键词:甲状旁腺囊肿内分泌纵隔内症状纵隔占位性病变CYSTS
隐匿性小灶性脑挫伤的多模态影像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隐匿性小灶性脑挫伤(OMBC)的多模态影像诊断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经CT和MRI诊断的35例OMBC患者的影像和临床资料,总结OMBC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比较各种影像学检查的诊断效能。结果 49例外伤患者中发现OMBC 35例,共226枚病灶,其中CT随访复查发现15例共21枚病灶,MRI常规序列扫描共发现29例80枚病灶,扩散加权成像(DWI)序列扫描发现32例98枚病灶,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序列扫描发现31例206枚病灶。CT随访复查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29%、55.00%、13.0%,MRI常规序列分别为32.5%、45.00%、36.18%,DWI序列分别为77.77%、45.00%、43.50%,SWI序列分别为91.15%、35.00%、86.59%,多模态影像分别为91.86%、85.00%、98.78%。五种检查方式对急性OMBC诊断比较,CT联合MRI多模态影像诊断效能最高。结论 OMBC的CT和MRI表现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CT联合MRI多模态影像诊断可以明显提高OMBC的敏感度。OMBC的早发现有助于患者的及时治疗和良好预后。
杨先春陈莉左敏刘长华吴汉斌杨克勤王弘
关键词:隐匿性磁共振成像
高温低压应力下2.25Cr1Mo钢中P的晶界贫化及晶界脆性研究
元素(特别是微量元素)在晶界上的偏聚对工程材料的力学行为有着深刻的影响,因此研究元素在晶界上的偏聚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而溶质原子的晶界偏聚可分为平衡晶界偏聚和非平衡晶界偏聚两大类,本文以2.25Cr-1Mo钢为试验材料,...
陈莉
关键词:压应力晶界偏聚贫化韧脆转变温度
文献传递
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的MRI诊断与鉴别诊断(附24例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的MRI诊断与鉴别诊断,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4例DNET的MRI影像学表现及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结果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患者20岁以下者占比58.33%(14/24),有癫痫发作病史占比79.17%(19/24),常见发病部位分别为额叶8例,颞叶4例,海马5例,其他部位还包括枕顶叶交界区、胼胝体、脑干和小脑。肿瘤形态以三角形和类圆形多见,且MRI不同显示方位形态不同;MRI上肿瘤可以表现为假囊性4例、微囊性8例、囊实性10例和实性2例。肿瘤均表现为不均匀长T1长T2信号,瘤内及瘤周信号不均,可伴有实性等信号或假囊性长T1稍长T2信号或囊性长T1长T2信号;MRI增强多表现为无强化13例和轻度线样强化5例,可见结节样不同程度强化或脑回样/环形强化。"倒三角征"和T2FLAIR"环征"、微囊性信号是DNET特征性MRI表现。结论DNET临床特点和MRI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熟悉DNET的临床特征及MRI影像学表现有助于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
杨先春陈莉
关键词: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磁共振成像
国人气肿性膀胱炎的CT影像表现荟萃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气肿性膀胱炎的CT影像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以"气肿性膀胱炎"作为关键词在1997年至2017年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检索相关文献病例报道,并提取相关病例的临床资料及CT影像资料进行荟萃分析,并对气肿性膀胱炎主要CT征象进行ROC曲线分析。结果共计检索出24篇个案文献36例经临床诊断为气肿性膀胱炎,有4例因诊断标准不符合列为疑似诊断;男8例,女28例,有糖尿病22例,糖尿病外其它基础病11例,无基础疾病3例。血尿18例,尿路刺激症5例,气尿5例;血WBC升高11例,尿WBC升高18例,尿细菌实验(+)28例,其中大肠埃希菌14例,肺炎克雷伯杆菌6例,其它细菌7例,真菌1例。CT主要表现:膀胱壁"气抱球征"29例,膀胱腔内气液平面27例,膀胱肿大16例,膀胱壁毛糙20例,膀胱壁增厚14例,气腹2例,膀胱周围间隙浑浊模糊4例,肾盂输尿管积水7例。膀胱壁"气抱球征"诊断敏感性90.6%,特异性100%,ROC曲线下面积0.953;膀胱腔内气液平面敏感性87.1%,特异性50%,ROC曲线下面积0.694;两者ROC曲线下面积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气肿性膀胱炎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气抱球征"是气肿性膀胱炎最具特异性的MSCT征象。典型CT表现结合临床相关病史及实验室检查有助于气肿性膀胱炎临床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
杨先春陈莉吴汉斌左敏
关键词:气肿性膀胱炎体层摄影X线计算机
胃黄色瘤的胃镜表现及临床病理特征被引量:5
2021年
胃黄色瘤是一种发生于胃黏膜的黄白色斑块,是少见的胃良性反应性增生性病变,既往称为胃脂质小岛、网状内皮细胞瘤等[1]。近年,有研究表明该病可能与胃癌相关,并认为胃黄色瘤是一种癌前病变[2]。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24例胃黄色瘤患者的临床表现、胃镜表现及病理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
陈莉王计彭华军吴小微
关键词:胃黄色瘤幽门螺杆菌感染萎缩性胃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