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晓宇
- 作品数:10 被引量:18H指数:4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电子电信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废旧线路板拆解中塑封IC分层问题研究
- 丁晓宇
- 通过电机电流闭环反馈的自动进料控制装置
- 一种通过电机电流闭环反馈的自动进料控制装置,包括单片机、霍尔电流传感器、用于控制振动器通断的双向可控硅及连接于双向可控硅控制极的RC电路以及固态继电器。它用霍尔电流传感器检测电机电流并转化为数字信号,基于模糊控制理论与单...
- 刘学平牛强向东段广洪汪劲松毛乐山林喜荣夏必忠陈进丁晓宇
- 文献传递
- 基于模糊控制的自动进料微控制器设计与实现被引量:4
- 2008年
- 目前,在中小型塑料以及废旧电路板加工企业中,破碎机械的全自动进料闭环控制,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针对具体的破碎机械设备,设计出一整套软硬件结合自动化控制装置。它利用霍尔传感器提取电动机中的电流信号,通过A/D采样输入单片机,以模糊控制理论为基础分析后,通过控制固态继电器的通断时间,改变破碎机械进料装置振动器的通断频率,达到了全自动闭环控制进料速度的功能。该系统电路结构简单、程序清晰、系统可靠性高,完全闭环地实现了根据设备中物料的量控制进料速度的过程,对实现该类设备的自动化具有重要意义。
- 牛强刘学平向东丁晓宇陈进
- 关键词:单片机模糊控制
- 面向元器件重用的废旧线路板拆解处理方法
- 面向元器件重用的废旧线路板拆解处理方法属于元器件回收再利用领域,其特征在于,根据线路板基板的类型和元器件的型号,先对无大量电解质电容的非耐高温元器件的线路板分别进行200℃以下的烘烤,去除非焊接方式连接的元器件,并导直待...
- 向东牟鹏汪劲松段广洪杨继平丁晓宇龙旦风
- 文献传递
- 塑封芯片烘烤过程的有限元分析被引量:5
- 2009年
- 含有湿气的塑封芯片在进行焊接时由于湿应力和蒸汽压力的作用,容易产生内部分层或"爆米花"效应,因此长期存放的塑封器件在回流焊前必须要进行烘烤以驱除内部的湿气。文章针对实际的PBGA和PQFP器件,利用有限元模型分析了烘烤过程中湿气扩散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以及温度对烘烤效果的影响。有限元模拟计算表明,随着烘烤时间的推移,湿气减少的速度越来越低;随着温度的降低,所需的烘烤时间迅速增加。PQFP器件的芯片粘接剂层由于空间狭窄,很难被烘干。
- 丁晓宇向东杨继平段广洪
- 关键词:塑封器件
- 面向元器件重用的废旧线路板拆解处理方法
- 面向元器件重用的废旧线路板拆解处理方法属于元器件回收再利用领域,其特征在于,根据线路板基板的类型和元器件的型号,先对无大量电解质电容的非耐高温元器件的线路板分别进行200℃以下的烘烤,去除非焊接方式连接的元器件,并导直待...
- 向东牟鹏汪劲松段广洪杨继平丁晓宇龙旦风
- 文献传递
- 应用遗传算法的线路板拆解加热参数优化被引量:4
- 2008年
- 为了优化线路板拆解加热参数,保证元器件有较高的拆除率和合格率,通过正交试验和BP神经网络技术,建立了加热参数与元器件拆除率和合格率之间的映射关系,并验证了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用遗传算法对无数学表达式、多目标、离散值的线路板拆解问题进行多次优化,均收敛到同一个解,说明最优解的稳定性与正确性;按照优化参数得到的元器件拆除率和合格率的网络预测值和试验值都很高,说明加热参数优化效果良好。
- 高鹏向东杨继平程杨段广洪丁晓宇
- 关键词:遗传算法正交试验神经网络
- 通过电机电流闭环反馈的自动进料控制装置
- 一种通过电机电流闭环反馈的自动进料控制装置,包括单片机、霍尔电流传感器、用于控制振动器通断的双向可控硅及连接于双向可控硅控制极的RC电路以及固态继电器。它用霍尔电流传感器检测电机电流并转化为数字信号,基于模糊控制理论与单...
- 刘学平牛强向东段广洪汪劲松毛乐山林喜荣夏必忠陈进丁晓宇
- 文献传递
- 废旧塑封芯片重用中的分层缺陷研究
- 本文讨论了废旧IC芯片重用工艺的总体流程,通过实验研究了重用工艺对塑封芯片可靠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线路板拆解和元器件外观修复中的高温热冲击容易引发塑封芯片的内部分层,甚至"爆米花"效应。最后本文分析了分层产生的机理和预防...
- 丁晓宇刘学平向东杨继平段广洪
- 关键词:塑料封装
- 文献传递
- 拆解芯片的可重用性研究被引量:6
- 2009年
- 对实验室自主研发的电路板无损拆解机拆解所得芯片的可重用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表明,潮气是导致拆解过程中芯片分层的主要因素;芯片分层问题可以通过电路板充分干燥后再进行拆解得到解决;破坏性物理分析(DPA)表明,正常使用4~5年的芯片内部没有出现明显的蠕变、腐蚀等可能导致芯片潜在失效的因素,拆解芯片具有较高的可重用价值。
- 郭秀盈向东段广洪杨继平丁晓宇
- 关键词:可重用性破坏性物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