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平

作品数:98 被引量:2,030H指数:2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9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2篇环境科学与工...
  • 41篇生物学
  • 19篇农业科学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理学

主题

  • 15篇太湖
  • 15篇湖泊
  • 12篇微囊藻
  • 11篇水华
  • 10篇营养化
  • 10篇植物
  • 10篇群落
  • 10篇富营养化
  • 8篇藻毒素
  • 8篇微囊藻毒素
  • 8篇蓝藻
  • 7篇水生
  • 7篇浮游植物
  • 6篇浅水湖泊
  • 6篇群落结构
  • 6篇蓝藻水华
  • 6篇浮游
  • 6篇沉水
  • 5篇氮磷
  • 5篇鱼类

机构

  • 97篇中国科学院
  • 22篇华中农业大学
  • 11篇湖北省水产科...
  • 10篇中国科学院大...
  • 5篇中国环境科学...
  • 3篇华南农业大学
  • 3篇南京大学
  • 3篇广州中国科学...
  • 2篇华南热带农业...
  • 2篇湘潭大学
  • 2篇中南民族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中国科学院生...
  • 2篇无锡城市发展...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东京大学
  • 1篇湖南文理学院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江西省水利科...
  • 1篇南昌工程学院

作者

  • 98篇谢平
  • 18篇徐军
  • 13篇倪乐意
  • 11篇温周瑞
  • 10篇过龙根
  • 8篇曹特
  • 6篇龚志军
  • 6篇沈宏
  • 6篇周琼
  • 5篇李艳玲
  • 5篇唐汇娟
  • 5篇杨洪
  • 4篇张敏
  • 4篇陈隽
  • 4篇吴世凯
  • 4篇吴功果
  • 3篇石彭灵
  • 3篇张萌
  • 3篇易朝路
  • 3篇金刚

传媒

  • 29篇水生生物学报
  • 19篇湖泊科学
  • 5篇长江流域资源...
  • 4篇水生态学杂志
  • 3篇生物多样性
  • 3篇环境科学与技...
  • 3篇环境科学研究
  • 3篇生态科学
  • 3篇长江大学学报...
  • 3篇中国科学:地...
  • 2篇生态学报
  • 2篇湖北农业科学
  • 2篇水产科技情报
  • 2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海洋与湖沼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遗传
  • 1篇微体古生物学...
  • 1篇地球化学

年份

  • 4篇2017
  • 7篇2016
  • 4篇2015
  • 8篇2014
  • 15篇2013
  • 4篇2012
  • 6篇2011
  • 3篇2010
  • 6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 5篇2005
  • 7篇2004
  • 6篇2003
  • 3篇2002
  • 3篇2001
  • 2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9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光照和黑暗条件下苦草(Vallisneria natans)和穗花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对铵态氮的吸收被引量:15
2013年
在室内模拟实验中,研究了光照(50μmol/(m2.s))和黑暗条件下苦草(Vallisneria natans)和穗花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对铵态氮(NH4+-N)的吸收速率与去除效果.结果表明,随着外源铵态氮浓度(0,0.01,0.1,1和10 mg/LNH4+-N)的增加,苦草和穗花狐尾藻对铵态氮的吸收速率都是先增加后又逐渐降低,在外源铵态氮浓度为1 mg/L时吸收速率达到最大.同种植物在光照条件下对铵态氮的吸收率不低于黑暗条件下的吸收率;相同光强条件下穗花狐尾藻对铵态氮的吸收率不低于苦草的吸收率.在黑暗条件下,在外源铵态氮浓度为1 mg/L时,穗花狐尾藻对铵的吸收速率是苦草的2.42倍;在光照条件下,在外源铵态氮浓度为1和10 mg/L时,穗花狐尾藻对铵态氮的吸收速率分别是苦草的2.47和1.79倍.因此,在富营养湖泊治理过程中,在沉水植物可耐受铵态氮浓度范围内,可以优先考虑把穗花狐尾藻作为植物修复的先锋物种.
钟爱文曹特张萌倪乐意谢平
关键词:苦草穗花狐尾藻光强铵态氮吸收速率
微囊藻毒素-LR的离体鳃灌流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进程的加剧,有毒蓝藻的频繁暴发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自1878年Francis报道了世界上首例由于接触有毒蓝藻而引发的牲畜中毒事件以来,已经有许多关于鱼类、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接触蓝藻而中毒甚至死亡的案例。
张伟谢平
关键词:微囊藻毒素排泄
东洞庭湖鱼类稳定同位素的季节变化被引量:11
2013年
水位波动是影响湖泊、河流等水体生态系统功能的主要因子,对湖泊沿岸带及水体与陆源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起着重要作用,因而也是湖泊生态恢复和生态管理中备受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水位的变化可引起水体的理化性质及生活其中的生物种群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导致食物网结构在高水位和低水位时期表现不同的差异。洞庭湖(N 28°44′—29°35′,E 111°53′—113°05′)属于典型的季节性吞吐型湖泊,水位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显著,丰、
张欢吴功果张培育谢平徐军徐军
关键词:水位波动东洞庭湖稳定同位素
草型湖泊河蟹养殖容量初探被引量:26
2003年
在移栽有沉水植物的网箱和水泥池 ,放养不同规格和密度的河蟹 ,以定量研究河蟹对沉水植物的影响 ,进而探讨草型湖泊河蟹的养殖容量。草型湖泊对河蟹的养殖容量 (或负荷力 )可以定义为对水生植被的生长没有显著影响时的最大的河蟹现存量。通过河蟹放养密度与沉水植物相对生长率的分析 ,获得了不同规格河蟹的养殖容量。当年幼蟹规格较小 (壳宽 18 0± 1 2mm) ,其养殖容量为 2 3ind·m-2 ;二龄幼蟹 (35 0± 3 6mmCW )的养殖容量是0 9ind·m-2 ;较大规格河蟹 (6 0 0± 5 7mmCW)的养殖容量是 0 0 83ind·m-2 。进一步分析得知 ,在草型湖泊中河蟹对沉水植物生长不构成显著影响的最大产量密度为 2 9 2 5kg·hm-2 。
金刚李钟杰谢平
关键词:草型湖泊河蟹沉水植物养殖容量
长江中下游湖泊群落水平下沉水植物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11
2017年
以长江中下游14个湖泊沉水植物为研究对象,分析群落水平下沉水植物碳(C)、氮(N)、磷(P)的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沉水植物群落C含量平均为386.93±25.80 mg/g,范围为315.98~441.97 mg/g,N和P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26.10±4.84和2.64±0.99 mg/g,范围分别为13.75~40.89和1.01~5.92 mg/g.与物种水平研究相比,群落水平下沉水植物C、N、P化学计量特征变异系数较小,内稳定性更强.群落C含量与P含量具有显著相关性,而与N含量不相关,这说明C元素与N和P之间的耦合关系并不一致;N∶P比与P含量之间具有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但与N含量不相关,说明沉水植物群落P含量的变异对N∶P比起主导作用.冗余分析表明,环境因子解释了沉水植物群落化学计量特征总变异的30.2%,在P<0.01水平下对沉水植物群落化学计量特征具有显著影响的环境因子为底泥总磷、底泥N∶P比、水深和消光系数.变差分解结果表明,底泥和上覆水分别独自解释了化学计量特征总变异的5.21%和10.19%,其交互作用解释了总变异的5.25%.通过该研究结果推测,在恢复湖泊水生植被的实践过程中,相对于底泥,对上覆水光照条件进行控制可能更加迫切.
苏豪杰吴耀夏午来谢平曹特
关键词:沉水植物群落底泥上覆水
太湖日本沼虾的生长特性被引量:1
2014年
2004年11月至2005年12月对梅梁湾和贡湖日本沼虾种群生长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梅梁湾日本沼虾体长范围为11.8-88.9 mm,体重范围为0.02-15.76 g,平均体长为(30.6±12.1) mm,平均体重为(1.20±0.89)g.贡湖日本沼虾体长范围为9.5-73.7 mm,体重范围为0.02-8.60 g,平均体长为(32.9±9.5)mm,平均体重(1.00±0.95)g.2004年11月至2005年2月日本沼虾种群生长基本处于停滞状态,3月开始生长,6月群体规格达到最大,7月因世代交替群体规格变小,8-12月围网内的群体规格逐月增大,围网外9月以后因开始大规模捕捞,群体规格迅速减小.梅梁湾日本沼虾的平均规格小于贡湖日本沼虾,肥满度极显著小于贡湖日本沼虾(P<0.01).
温周瑞谢平
关键词:太湖
三种水华藻类在振荡条件下的磷吸收动力学及生长预测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为了探讨水动力对不同水华发生和演替的影响,以3株常见水华藻类,铜绿微囊藻(蓝藻)、普通小球藻(绿藻)和汉氏冠盘藻(硅藻)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流速条件下(0,0.38m/s)3种水华藻类的磷吸收动力学行为,并根据磷吸收动力学参数对3种水华的生长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振荡(0.38m/s)能显著降低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和汉氏冠盘藻(Stephanodiscus hantzschii)的磷吸收速率和亲和力(p<0.05),但显著提高普通小球藻(Chlorella vulga)的磷吸收速率和亲和力(p<0.05)。根据Monod模型预测,水体扰动能不同程度的抑制铜绿微囊藻和汉氏冠盘藻的生长而促进普通小球藻的生长。3种水华藻对扰动条件的不同生理响应可能是导致河流中优势藻规律性分布与演替的原因之一。因此随着河流水体流速的减慢和磷浓度的升高,可能出现硅藻水华向蓝绿藻水华演替的风险。
陈文捷沈宏庞兴红吕丽媛谢平
关键词:水动力磷吸收
洱海水生植物与浮游植物的历史变化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7
2013年
水生植物与浮游植物是湖泊清水稳态和浊水稳态的优势初级生产者代表类群。洱海是云贵高原第二大淡水湖泊,经历了从贫营养、中营养到富营养化初期的过程。文章根据文献资料分析了从1977到2009年期间沉水植物种类、水生植物分布面积、浮游植物细胞数量等变化,研究发现伴随着藻类水华暴发频次的增加,沉水植物种类、水生植物分布面积随时间显著减少,浮游植物细胞数量显著增加。通过对1985—2009年水体总磷和总氮分析发现,营养盐与浮游植物细胞数量成显著正相关;而同期水体透明度显著降低,并且与沉水植物种类数成显著正相关,与浮游植物细胞数量成显著负相关;同期气温随时间显著升高,且与浮游植物细胞数量成显著正相关;同期洱海水位波动也很大。水体氮磷营养含量的增加、透明度降低、气候变暖、水位波动等是影响洱海草藻长期变化的重要因素。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控制水体氮磷等营养含量、提高透明度、提高沉水植物种类多样性、科学制定合理的水位是促使洱海保持清水稳态、避免进入浊水稳态要采用的重要措施。
吴功果倪乐意曹特谢平徐军
关键词:沉水植物浮游植物气候变暖富营养化
武汉东湖不同湖区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的比较被引量:23
2002年
对武汉东湖 4个不同营养水平和不同滤食性鱼类密度的湖区 1 993— 1 998年期间的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营养水平及滤食性鱼类的密度以Ⅰ、Ⅱ、Ⅲ、Ⅳ站的次序依次下降 ;各站间浮游甲壳动物总生物量及各类群 (枝角类、剑水蚤和哲水蚤 )的生物量差异较大 ,并且哲水蚤相对于剑水蚤的优势度以Ⅰ、Ⅱ、Ⅲ、Ⅳ站的次序上升。浮游甲壳动物优势种结构在Ⅰ、Ⅱ站与Ⅲ、Ⅳ站间的差异尤为明显 :近邻剑水蚤与微型裸腹生物量在营养水平及鱼类生物量高的Ⅰ、Ⅱ站显著较高 ,而盔型透明的生物量在营养水平及鱼类生物量较低的Ⅲ站显著较高 。
鲁敏谢平
关键词:滤食性鱼类群落结构枝角类剑水蚤
浅析物种概念的演变历史被引量:5
2016年
本文是一篇关于物种概念演变的简述。生物学家用不同的方法或标准划分物种,就形成了不同的物种概念,如生物学物种、形态学物种、生态学物种、进化物种、系统发生或支序物种,或它们的组合,等等。它们都揭示了物种属性的特定侧面,都是不同物种客观存在的真实反映,但都无法令所有人满意。对真核生物来说,无论它们在形态上的差别有多大,生殖隔离(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应该是两个群体能否真正分化成不同物种的关键,这种隔离机制可以是地理的、行为的或其他方式;而生殖隔离总会伴随着一些形态或遗传上的变化,虽然这些特征可能与生殖隔离本身并无多大关系,但往往成为分类学家或分子进化生物学家区分种的依据,对已经灭绝的化石物种来说,生殖隔离的物种划分方式就无能为力了。如何准确定义一个物种依然充满着矛盾,因为基于生殖隔离的物种概念不实用,而实用的物种概念(如形态学物种)又被认为是人为的。
谢平
关键词:物种概念生殖隔离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