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学
- 作品数:4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 “林译小说”与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
- 林纾是中国翻译文学的第一人,在晚清民初,“林译小说”曾长期占据时人的想像。本文以“林译小说”中两个代表性的作品《黑奴吁天录》和《撒克逊劫后英雄略》为中心,从译本中所反映出的迥异于传统小说的特征,分析“林译小说”与中国文学...
- 杨文学
- 关键词:林译小说古文
- 文献传递
- 儿歌主题与文学性缺失及对策分析
- 2013年
- 儿童文学儿歌教育的困境,在于过于强调教育性,儿歌主题单一,文学性缺失,缺乏美感,难以吸引幼儿及教师兴趣,严重影响其美育功能的发挥。本文从分析中外童谣与文人创作儿歌入手,探索儿歌多元主题的可能、文学性与教育性结合的美育功能实现的渠道,解决幼儿教师教育及幼儿教育实践中儿歌内容缺失与功能疲弱的问题。
- 张雨杨文学
- 关键词:儿童本位多元主题
- “名士气派”与“脱胎换骨”——延安时期丁玲的精神蜕变被引量:3
- 2014年
- 延安整风之前的丁玲,在毛泽东眼中有着浓厚的"名士气派"。这一"名士气派",可以理解为具有强烈个性和批判精神的"文人气",是与延安战争时期特有的集体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格格不入的。积习难改的"名士气派"促使丁玲不但写出了一批不平则鸣的作品,而且还以《解放日报·文艺》为阵地策动并引导了一场以"五四"启蒙主义为旨归的延安文艺新潮。但以丁玲为领军人物的这股延安文艺新潮,却在随之而来的延安整风与审干运动中,遭到了整体性的否决和批判。尽管丁玲因为毛泽东的保护而没有像王实味那样被残酷整肃,但她为了"过关",遂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试图改掉自己的"名士气"。丁玲在延安的思想"突变",固然有其被迫性的一面,但更主要的还是她主动迎合的产物,是她左倾文艺思想在特殊历史语境下激变而成的结果。
- 田刚杨文学
- 关键词:延安整风
- 关于当前学前教育师资培养的调查与思考被引量:1
- 2012年
- 当前学前教育是一个热点问题,国家的重点关注,社会的大量需求,学前教育得到了发展的良机。本文从学前教育师资培养体系入手,结合学前教育发展的目标以及就业现状,指出在学前教育师资培养中要建立严格的幼儿教师资格制度、完善幼儿教师培养体制和培训计划以及改革课程体系。
- 张雨杨文学
- 关键词:学前教育师资培养教师资格制度改革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