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体外
  • 4篇受精
  • 4篇体外受精
  • 4篇体外受精-胚...
  • 4篇胚胎
  • 4篇胚胎移植
  • 3篇激素
  • 2篇妊娠
  • 2篇生成素
  • 2篇黄体生成
  • 2篇黄体生成素
  • 2篇促性腺激素
  • 1篇血清
  • 1篇预处理
  • 1篇指数对
  • 1篇人绝经期促性...
  • 1篇生长激素
  • 1篇生精
  • 1篇生精细胞
  • 1篇释放激素

机构

  • 5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宋小敏
  • 3篇黄静
  • 3篇姜宏
  • 2篇张文香
  • 1篇张莹莹
  • 1篇范静
  • 1篇王雪梅
  • 1篇倪丰
  • 1篇苏琳
  • 1篇李玉

传媒

  • 3篇生殖医学杂志
  • 1篇重庆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体外培养生精细胞的增殖分化效应及显微授精研究
目的:通过细胞培养介质的改进探讨新生小鼠睾丸组织生精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的增殖分化效应,以期提高生精细胞体外存活率,增殖率、分化率及存活时间。方法:对7~8日龄小鼠生精细胞进行混合细胞培养,采用基础培养液(A组)、条件培...
宋小敏
关键词:生精细胞体外培养RT-PCRICSI
文献传递
卵泡中晚期添加HMG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影响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探讨促排卵过程中添加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在解放军105医院生殖中心接受IVF-ET治疗的406例不育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对象均于月经第3~5天行重组人促卵泡激素(r-FSH)促超排卵,当卵泡最大直径达14 mm时,A组(257个周期)每天添加HMG 75~150 U(r-FSH+ HMG组),B组(149个周期)继续使用r-FSH至HCG注射日。按添加 HMG当日的血清黄体生成素(LH)水平,将A组再分为A1组:LH<1 U/L ,99个周期;A2组:1 U/L≤L H≤2 U/L ,96个周期;A3组:L H>2 U/L ,62个周期。比较各组的临床结局。结果 A组促性腺激素(Gn)用量、Gn时间、受精率及妊娠率显著高于B组,流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添加HMG日及 HCG日血清LH水平、获卵数、卵裂率及胚胎种植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亚组 HMG的添加剂量随HMG日LH水平升高逐渐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3组的Gn时间显著低于A1、A2组,而受精率则显著高于A1、A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2的妊娠率显著高于A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1、A2、A33组间r-FSH用量、HCG日LH水平、获卵数、卵裂率、胚胎种植率及流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泡中晚期添加HMG可提高妊娠率,降低流产率,尤其血清LH在1~2 U/L时添加 HMG可获较好的临床结局。
范静姜宏王雪梅宋小敏张莹莹
关键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黄体生成素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
小剂量生长激素预处理在体外受精低质量胚胎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小剂量生长激素预处理对低质量胚胎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5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1医院生殖中心行两次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助孕治疗的10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第一周期采用常规促排卵方案(拮抗剂或黄体期长方案),因无可移植胚胎或优质胚胎比例较低而助孕失败;第二周期使用小剂量重组人生长激素预处理后,再次采用相同促排卵方案,比较两个周期的胚胎发育情况和妊娠结局。结果重组人生长激素预处理后,第二周期HCG日E 2水平比第一周期有所增高,但无显著差异(P>0.05);第二周期获卵数及成熟卵母细胞数显著多于第一周期(P<0.05);第二周期的2PN受精率、可移植胚胎数、优质胚胎率、有可移植胚胎周期率、有优质胚胎周期率、累积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和早期流产率均显著高于第一周期(P<0.05);两个周期的Gn用量和天数、HCG日子宫内膜厚度以及HCG日的孕酮(P)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低剂量重组人生长激素预处理可以提高获卵数及胚胎质量,改善体外受精的临床结局。
郭奇刘迎春李玉宋小敏苏琳黄静汪静倪丰
关键词:生长激素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胚胎质量
体重指数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体重指数(BMI)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06年6月至2010年6月间在我院接受IVF-ET/ICSI治疗、年龄<35岁的不育患者为对象,共449个周期。按BMI分为三组:低体重组(A组),BMI<18.5 kg/m^2,共45个周期;正常体重组(B组);18.5 kg/m^2≤BMI<25 kg/m^2,共356个周期)、超重组(C组),BMI≥25 kg/m^2,共48个周期。比较三组的促性腺激素(Gn)使用天数及用量、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内膜厚度及血清雌二醇(E_2)水平、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及早期流产率。结果 C组Gn用量显著高于A和B组(P<0.05),hCG日血清E_2水平显著低于A、B组(P<0.05),早期流产率显著高于B组(P<0.05);三组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胚胎着床率及临床妊娠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BMI过高会导致IVF/ICSI治疗过程中Gn用量增加和hCG日血清E_2水平降低,早期流产率增加,对IVF的结局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宋小敏姜宏张文香黄静
关键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体重指数妊娠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降调节后血清黄体生成素水平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影响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降调节后月经第3天血清黄体生成素(LH)水平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6月至2010年6月在我院接受IVF-ET治疗288个周期的临床资料。患者均采用GnRH-a长方案进行垂体降调节,按降调后月经第3天血清黄体生成素(LH)水平分为三组,A组:LH≤1U/L,共57个周期;B组:1U/L0.05);A组的优质胚胎率和临床妊娠率显著低于B、C组(P<0.05),C组的流产率显著高于A、B组(P<0.05)。结论 GnRH-a降调节后月经第3天血清LH水平过低可导致hCG注射日E_2和LH水平下降,影响子宫内膜厚度,并导致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及临床妊娠率下降,流产率上升,但LH过高也可导致流产率增加。
黄静姜宏张文香宋小敏
关键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黄体生成素妊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