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静
- 作品数:7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105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南京军区医学科技创新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异丙酚联合芬太尼静脉麻醉在经阴道取卵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异丙酚联合芬太尼静脉麻醉下经阴道取卵术的镇痛效果及对体外授精一胚胎移植(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12月在解放军第105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IVF—ET治疗313个周期临床资料,镇痛方式分别采用异丙酚联合芬太尼复合麻醉(麻醉组,135个周期)和取卵前20min肌肉注射杜冷丁50mg+非那根25mg(对照组,178个周期),比较两组的镇痛效果和IVF—ET妊娠结局。结果:麻醉组患者均意识丧失,手术过程顺利;两组间患者授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及累计妊娠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异丙酚联合芬太尼静脉麻醉下行取卵术镇痛效果显著,且不影响IVF—ET临床结局,值得临床推广。
- 张莹莹姜宏王雪梅范静
- 关键词:异丙酚芬太尼
- BMP4在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生殖细胞分化中的作用
- 2016年
- 为了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4(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4,BMP4)在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向生殖细胞分化中的作用,将全骨髓培养法获取小鼠BMSCs,在含10%胎牛血清(fetal bovine serum,FBS)的DMEM培养液中培养传代;取生长状态良好的第三代(P3)BMSCs,分别添加不同浓度(5、10、20、40和80ng·mL^(-1))的BMP4作为实验组,未添加BMP4为对照组。4d后,MTT法和台盼蓝染色检测细胞的增殖率和存活率,实时定量PCR(RT-qPCR)检测生殖细胞阶段特异性基因(Oct4、Dazl、Fragilis、Mvh、Nobox、Stella、Stra8和Gdf9)的表达。结果发现,BMP4浓度为5~20 ng·mL^(-1)时细胞存活率和增殖率最高;BMP4浓度为20 ng·mL^(-1)组Mvh、Fragilis、Oct-4、Dazl及Stella表达水平最高,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Nobox表达水平则在BMP4浓度40ng·mL^(-1)组最高,且各浓度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浓度BMP4组Stra8和Gdf9的表达水平均与对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此结果提示,BMP4浓度在20 ng·mL^(-1)时,BMSCs的存活率、增殖率及原始生殖细胞特异性基因的表达最高;BMP4在诱导间充质干细胞向生殖细胞分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范静殷慧群汪存利姜宏
- 关键词:骨形态发生蛋白4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殖细胞分化
- 全胚冷冻后冻融周期移植的临床结局分析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分析全胚冷冻对体外受精/卵泡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3年8月我院生殖医学中心489个移植周期的临床资料,其中214个全胚冷冻后首次冻融移植周期(F-ET)为A组,275个新鲜移植周期为B组,并根据移植胚胎发育阶段将各组进一步分为囊胚移植组(A1组,B1组)和卵裂胚移植组(A2组,B2组),比较各组的临床结局。结果:A1组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种植率(71.1%、53.0%)显著高于A2、B1和B2组(分别为:57.3%、34.0%;55.0%、42.1%;52.9%、32.7%)(P<0.05),B1组的胚胎种植率高于B2组(P<0.05)。结论:全胚冷冻可明显提高首次冻融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种植率,冻融囊胚移植可获得比冻融卵裂胚移植更好的临床结局。
- 李攀姜宏陈京京范静
- 关键词:囊胚
- 诱导骨髓SSEA-1^+干细胞向卵母细胞分化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骨髓SSEA-1+干细胞向卵母细胞分化的潜能。方法:采用免疫磁珠分选系统(MACS)分选骨髓中SSEA-1+干细胞,接种于小鼠成纤维细胞(mE Fs)饲养层上,在含1 000 U/ml白血病抑制因子(LIF)的DMEM/F12培养液中将SSEA-1+干细胞传代培养至第2代(P2),撤去饲养层,在含20 ng/ml骨形成蛋白4(BMP4)的培养液中进行定向诱导,并分阶段加入体积分数10%人卵泡液、0.005 IU/ml卵泡刺激素(FSH)和0.003 IU/ml黄体生成素(LH)。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检测不同发育阶段生殖细胞相关特异性基因Dazl、Fragilis、Mvh、Nobox、Oct4、Stella、STRA8、Gdf9的表达。结果:骨髓SSEA-1+干细胞生殖细胞相关特异性基因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骨髓单个核细胞和SSEA-1-细胞(P<0.05)。小鼠骨髓SSEA-1+干细胞与m EFs共培养后呈圆形,碱性磷酸酶染色阳性,显示细胞处于未分化状态。BMP4诱导7 d SSEA-1+干细胞形成细胞集落,14 d可见类胚体(EB)样结构形成,21 d可观察到卵母细胞样结构,且随诱导时间的延长生殖细胞相关特异性基因尤其卵母细胞减数分裂基因Stra8和Gdf9表达水平显著升高。结论:骨髓SSEA-1+干细胞具备向类卵母细胞样细胞分化的潜能。
- 范静姜宏殷慧群汪存利何瑞冰
- 关键词:细胞分化QRT-PCR
- 卵泡中晚期添加HMG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影响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探讨促排卵过程中添加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在解放军105医院生殖中心接受IVF-ET治疗的406例不育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对象均于月经第3~5天行重组人促卵泡激素(r-FSH)促超排卵,当卵泡最大直径达14 mm时,A组(257个周期)每天添加HMG 75~150 U(r-FSH+ HMG组),B组(149个周期)继续使用r-FSH至HCG注射日。按添加 HMG当日的血清黄体生成素(LH)水平,将A组再分为A1组:LH<1 U/L ,99个周期;A2组:1 U/L≤L H≤2 U/L ,96个周期;A3组:L H>2 U/L ,62个周期。比较各组的临床结局。结果 A组促性腺激素(Gn)用量、Gn时间、受精率及妊娠率显著高于B组,流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添加HMG日及 HCG日血清LH水平、获卵数、卵裂率及胚胎种植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亚组 HMG的添加剂量随HMG日LH水平升高逐渐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3组的Gn时间显著低于A1、A2组,而受精率则显著高于A1、A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2的妊娠率显著高于A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1、A2、A33组间r-FSH用量、HCG日LH水平、获卵数、卵裂率、胚胎种植率及流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泡中晚期添加HMG可提高妊娠率,降低流产率,尤其血清LH在1~2 U/L时添加 HMG可获较好的临床结局。
- 范静姜宏王雪梅宋小敏张莹莹
- 关键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黄体生成素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
- 干细胞向卵母细胞样细胞分化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4年
- 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如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等在特定的培养条件下可向卵母细胞样细胞分化,但形成的卵母细胞样细胞能否进行减数分裂并进一步生成有受精能力和发育潜能的配子尚不清楚。若能在体外将成体干细胞向有功能的卵母细胞样细胞诱导分化,并通过体外受精的方式生成健康的子代,将为卵子缺乏所致不育女性提供一条新的治疗途径。本文对近年发表的有关干细胞体外向卵母细胞样细胞分化的文献进行综述,以探讨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
- 范静姜宏
- 关键词:胚胎干细胞成体干细胞细胞分化不育
- ROC曲线评估hCG日P、E_2水平和E_2/P对IVF-ET结局的预测价值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 CG)注射日血清孕酮(P)、雌二醇(E2)水平和E2/P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临床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2年9月在解放军105医院生殖中心接受IVF-ET治疗的不育患者共722个周期的临床资料,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h CG日血清P、E2水平和E2/P对IVF-ET结局的预测价值,确定其临界值及最佳预测指标。结果:h CG日血清P水平和E2/P预测妊娠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2和0.64,均显著大于机会参考线下面积(P〈0.05),对妊娠有预测价值,最佳临界值分别为2.01和1.13 ng/ml,敏感度分别为0.66和0.57,特异度分别为0.75和0.67,其中后者的AUC显著大于前者(P〈0.05);血清E2的AUC为0.54±0.02,与机会参考线下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E2水平及E2/P预测流产的AUC分别为0.67、0.68、0.76,最佳临界值分别为1.59 ng/ml、3 022.42和2.02 pg/ml,均显著大于机会参考线下面积(P〈0.05),对流产具有预测价值,其中E2/P对流产预测价值最高。结论:h CG注射日血清P水平对妊娠预测价值最高,E2/P对流产预测价值最高,两者可作为预测IVF-ET结局的参考指标。
- 范静姜宏殷慧群
- 关键词:ROC曲线孕酮体外受精-胚胎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