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慈玲玲

作品数:12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合作作者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教育
  • 5篇农村
  • 5篇民国
  • 5篇民国时期
  • 5篇基础教育
  • 3篇农村教育
  • 2篇内在逻辑
  • 2篇农村基础教育
  • 2篇逻辑
  • 2篇教育政策
  • 1篇大学教师
  • 1篇社会
  • 1篇社会教育
  • 1篇视阈
  • 1篇数据验证
  • 1篇追寻
  • 1篇乡村
  • 1篇乡村建设
  • 1篇乡村建设理论
  • 1篇乡村教育

机构

  • 10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教育部

作者

  • 10篇慈玲玲
  • 8篇曲铁华

传媒

  • 2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广西社会科学
  • 1篇黑龙江高教研...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沈阳师范大学...
  • 1篇基础教育
  • 1篇现代教育管理

年份

  • 1篇2016
  • 4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教育梦”追寻下的大学教师理想素养研究
2014年
大学提高教育质量和培养人才的关键在于大学教师,大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职业前景是普通高等学校发展与提升竞争力的核心优势。大学教师必须是在知识分子中慎重选取并能够正确处理好教学与科研权重关系,又具备理想的思想政治素养、职业精神素养、教育教学素养、科学文化素养和科研能力素养,且有志于普通高等学校教育的优秀人员。
慈玲玲曲铁华
关键词:大学教师
城乡教育一体化视阈下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及本土启示被引量:2
2014年
重视乡村教育、形成乡村教育的组织形式、讲究课程设置、注重精神陶炼是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的核心内容。当前,在城乡教育一体化背景下,我们可借鉴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重视农村教育,重视教育发展的社会本质属性,充分发挥人的重要作用,注重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密切联系,重视精神陶炼,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发展农村专业教师团体。
慈玲玲曲铁华
关键词:城乡教育一体化乡村建设理论农村教育
王拱璧“新村”教育思想及其本土化实践被引量:3
2012年
王拱璧通过组织政治团体"素社",推行减租减息,建立青年自治会与保卫团,提出了建设新村、改造旧村的"新村"教育思想,并进行了以"青年公学"为核心内容的依据国情村况探索办学方式、筹集教育经费、创新社会教育、推行移风易俗和开展进步活动等方面的乡村教育的本土化实践,开启了中国近代乡村教育的最早探索之路,成为20世纪中国近代乡村教育思潮中浓墨重彩的重要内容之一。
曲铁华慈玲玲
关键词:本土化实践
民国时期农村基础教育政策变迁研究
民国时期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是其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中国教育现代化历程开始并延伸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民国时期农村基础教育政策变迁的研究是上承清朝末期农村基础教育政策研究和下启新中国时期农村基础教育政策研究的关键性、...
慈玲玲
关键词:民国时期农村教育基础教育
文献传递
辛亥革命前后社会教育发展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辛亥革命是我国近代社会教育发展进程中里程碑式的标志性事件之一。民国初年,在蔡元培的提倡和支持下,我国近代社会教育在教育行政、学制系统、人才教育观、社会教育设施和实践等方面,相比于辛亥革命之前有了更大的发展和超越。
曲铁华慈玲玲
关键词:辛亥革命社会教育
近年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教育经费投入构成比例探析--基于《中国统计年鉴》(2001-2012年)的数据验证被引量:10
2014年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教育经费投入主要由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社会教育经费投入以及受教育者个人教育经费投入构成。在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尤其是1999年高校大规模扩招以后,我国总教育经费投入和普通高等学校教育经费投入均呈现明显增长趋势,但后者较前者增长缓慢,同时在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教育经费投入内部构成比例关系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所占比例体现为逐步下降后逐步上升趋势,社会教育经费投入所占比例呈现为稳定上升经跌降后缓慢下降趋势,受教育者个人教育经费投入所占比例表现为逐步上升趋势。通过对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教育经费投入构成比例及其变化趋势的数据验证可以为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教育经费投入体系的科学构建提出有效的参考。
慈玲玲曲铁华
民国时期农村基础教育政策变迁的路径与逻辑
2013年
民国时期农村基础教育政策变迁上承清朝末期农村基础教育政策,下启新中国农村基础教育政策。在民国风雨动荡的38年中,农村基础教育政策的变迁,大致经历了民国前期的发轫与渐进、民国中期的发展与改革和民国后期的调整与拓展三个阶段的发展历程,并体现出以改革学制系统和重视义务教育为政策制定与选择的根本路径。同时,民国时期农村基础教育政策框架体系日趋完善,并且始终把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放在首要战略地位。
曲铁华慈玲玲
关键词:民国时期农村基础教育内在逻辑
民国时期乡村基础教育政策研究
民国时期乡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是中国教育近现代进程中最为浓墨重彩的构成内容,而关于民国时期乡村基础教育政策的研究,更是上承清末下启新中国乡村基础教育政策构成的关键性、重要性内容。基于民国时期乡村基础教育政策的环境透视、内容...
慈玲玲
关键词:民国时期乡村教育基础教育教育政策
文献传递
民国时期农村基础教育政策及其变迁特征
2014年
民国时期农村基础教育政策变迁研究是上承清朝末期农村基础教育政策研究和下启新中国时期农村基础教育政策研究的关键性、重要性研究内容。民国时期农村基础教育政策变迁大致经历了民国前期发轫与渐进、民国中期发展与改革与民国后期调整与拓展三个阶段,并在政策制定、实施与变迁中体现和遵循着其特有的历史规律,回眸民国,以期总结得出符合当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进一步发展的变迁特征。
慈玲玲曲铁华
关键词:民国时期农村教育基础教育教育政策
民国时期农村基础教育政策变迁的基本路径与内在逻辑被引量:3
2013年
民国时期农村基础教育政策变迁上承清朝末期农村基础教育政策、下启新中国农村基础教育政策。在民国风雨动荡的38年中,农村基础教育政策的变迁大致经历了民国前期的发轫与渐进、民国中期的发展与改革与民国后期的调整与拓展3个阶段的发展历程,并体现出以改革学制系统和重视义务教育为政策制定与选择的根本路径,同时遵循着农村基础教育政策框架体系日趋完善,始终把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放在首要战略地位,规范、法治的科学化发展过程,模仿、探索的本土化适应过程共4个方向的政策变迁内在逻辑。
曲铁华慈玲玲
关键词:民国时期农村基础教育内在逻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