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莉娜
- 作品数:3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农村领域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发芽法与玻璃珠破碎法提取家蚕微孢子虫孢壳蛋白的双向电泳分析
- 2013年
- 采用不同方法获得家蚕微孢子虫孢壳,并提取孢壳蛋白进行双向电泳分析,确定适用于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家蚕微孢子虫孢壳蛋白提取方法。通过密度梯度离心纯化家蚕微孢子虫孢子后,分别用发芽法和玻璃珠破碎法得到孢壳,再经密度梯度离心纯化孢壳。显微镜观察可见用发芽法得到的孢壳明显膨大趋于圆形,而用玻璃珠破碎法得到的孢壳形状变化不大,但有明显的缺口。使用蛋白质裂解液提取2种方法获取孢壳的蛋白质并进行双向电泳,在发芽法提取孢壳蛋白的双向电泳图谱中检测到205个蛋白点,在破碎法提取孢壳蛋白的双向电泳图谱中检测到413个蛋白点。采用发芽法提取过程中由于使用了碱性溶液,使孢壳表面的碱溶性蛋白脱落,导致提取的孢壳蛋白丰度降低;而玻璃珠破碎法避免了碱溶过程,提取的孢壳蛋白丰度较高,并且操作简单,有利于完整获取孢壳碱溶性蛋白和与内壁结合的蛋白。
- 耿莉娜吴海晶刘婷田锐李田潘国庆周泽扬
- 关键词:家蚕微孢子虫蛋白质组发芽法双向电泳
- 微孢子虫O-甘露糖糖基化通路相关酶基因序列的比较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糖蛋白在免疫识别、信号转导等生命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为研究微孢子虫糖蛋白及其糖基化类型,采用比较基因组学方法对微孢子虫O-甘露糖糖基化通路进行分析。真核生物的O-甘露糖糖基化通路中有6种主要酶类,包括己糖激酶、磷酸甘露糖酶、GDP甘露糖磷酸化酶、Dol-P甘露糖合成酶、甘露糖转移酶、Dol-P甘露糖蛋白甘露糖转移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蜜蜂微孢子虫(Nosema ceranae)、兔脑炎微孢子虫(Encephalitozoon cuniculi)、肠脑炎微孢子虫(Encephalitozoon intestinalis)、比氏肠道微孢子虫(Encephalitozoon bieneusi)和柞蚕微孢子虫(Nosema antheraea)的这6种酶基因编码氨基酸序列特征及结构域类型,发现这些酶的垂直同源基因比较保守,多重序列比对表明在6种微孢子虫之间,6种酶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比较高,系统进化分析显示同属的微孢子虫多聚为一簇。研究结果表明,N.bombycis、N.ceranae、E.cuniculi、E.intestinalis和N.antheraea 5种微孢子虫的O-甘露糖糖基化的蛋白质修饰通路是完整、保守的,然而在E.bieneusi中,其关键酶Dol-P甘露糖蛋白甘露糖转移酶的氨基酸序列比较短,只有342个氨基酸,缺失了关键结构域PMT,因此可能无法完成O-甘露糖糖基化修饰。以上微孢子虫的O-甘露糖糖基化通路中6种主要酶的序列信息,为后续解析家蚕微孢子虫糖基化通路及对糖蛋白糖基化类型与功能的研究提供了线索。
- 耿莉娜党晓群吴海晶李田潘国庆周泽扬
- 关键词:微孢子虫比较基因组学
- 一种快速大量获得家蚕微孢子虫孢壳的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取家蚕微孢子虫孢壳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10<Sup>9</Sup>~10<Sup>20</Sup>个/400μL的家蚕微孢子,以1μL:1mg的家蚕微孢子悬液与212~300μm的玻璃珠混合,置于微...
- 周泽扬耿莉娜潘国庆党晓群李田龙梦娴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