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柴旭煜

作品数:14 被引量:36H指数:4
供职机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制剂
  • 7篇药物
  • 3篇药物制剂
  • 3篇口服
  • 3篇给药
  • 3篇给药系统
  • 2篇药物活性
  • 2篇药用辅料
  • 2篇食管
  • 2篇酯类
  • 2篇卡培他滨
  • 2篇控释
  • 2篇控释制剂
  • 2篇口服缓控释制...
  • 2篇缓控释
  • 2篇缓控释制剂
  • 2篇缓释
  • 2篇活性
  • 2篇辅料
  • 1篇弹簧

机构

  • 11篇国家工程研究...
  • 3篇上海医药工业...
  • 1篇宁波市第二医...

作者

  • 14篇柴旭煜
  • 5篇王健
  • 3篇陶涛
  • 3篇陶涛
  • 2篇杨晶晶
  • 1篇叶华
  • 1篇赵雁
  • 1篇李丹丹
  • 1篇王威
  • 1篇王丽葵
  • 1篇陈中亚

传媒

  • 8篇中国医药工业...
  • 3篇世界临床药物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熔融沉积成型技术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6年
FDA批准首个3D打印药物(左乙拉西坦速溶片,Spritam )上市,开辟了3D打印技术在药物制剂应用中的新篇章。3D打印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将可塑性的熔融材料逐层打印、叠加成型的方法,根据原材料及黏合原理的差异具有10余种不同的分类。本文选择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熔融沉积成型(FDM)技术,对其技术原理、载药方法及研究实例进行了总结,讨论了该技术在药物制剂应用中的优劣势。最后对FDM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柴旭煜柴鸿宇杨晶晶陶涛
关键词:3D打印熔融沉积成型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食管狭窄的药物预防研究进展
2024年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是在内镜辅助下完全切除整体黏膜病变的微创手术,常用于早期食管癌(esophageal cancer)及癌前病变。但ESD导致的黏膜缺损极易引起食管狭窄,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已有多种药物被尝试用于ESD术后狭窄的预防,应用最成功的是口服和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该文从食管狭窄的原因及机制入手,对ESD术后狭窄的预防药物尤其是糖皮质激素作一综述。
张天天叶华柴旭煜
关键词:内镜黏膜下剥离术食管狭窄糖皮质激素
超长效胃滞留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2022年
传统的胃滞留给药系统(GRDDS)通过物理化学作用,延长药物在胃内的停留时间,起到减少给药频率、提高疗效的目的。然而,人体内的真实滞留效果往往受个体差异、生理及饮食等因素的影响,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超过24 h的稳定胃滞留效果。超长效GRDDS是近年来口服制剂领域为数不多的创新突破,通过机械变化(星形结构和弹簧样线圈)的颠覆性设计,大幅增强了抵抗胃生理因素破坏的能力,使胃滞留超过24 h甚至长达1个月变成了可能,若能在安全性和质量方面进一步完善,在口服制剂领域将取得更大的突破。本研究综述了近年来超长效GRDDS的发展,对其技术挑战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董俊柴旭煜王健
雾化吸入用液体制剂的研究与应用被引量:8
2020年
目前,吸入疗法越来越受欢迎,已成为治疗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常用治疗手段。临床上常用的吸入制剂包括吸入气雾剂、吸入粉雾剂和雾化吸入用液体制剂。其中,雾化吸入用液体制剂不仅可避免吸入气雾剂中抛射剂污染环境、呼吸和启动雾化协调性要求较高等问题,还可避免吸入粉雾剂吸湿性强、对吸气流速要求较高等缺点。近几年来雾化吸入用液体制剂在药物种类、治疗疾病类型等方面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本文就该类制剂雾化器的种类和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钟艳柴旭煜王健
关键词:雾化吸入雾化器
HMG-CoA还原酶抑制剂SIPI-4887的处方前和制剂初步研究(英文)被引量:1
2017年
SIPI-4887是他汀类候选药物,能有效降低脂蛋白胆固醇,但由于其溶解度较低,制剂难度较大。本试验主要研究了其理化性质,并初步设计了能提高其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的给药系统系统。处方前研究主要包括SIPI-4887的溶解度、log D、吸收速率常数(K_a)和表观渗透系数(P_(app))的测定,并观察到它具有肝肠循环现象。在此基础上,使用自微乳化载药系统(SMEDDS)和固体分散体(SD)对其进行了初步制剂学及药动学研究。两种制剂的最优处方分别为:自乳化系统含中链甘油三酯(30%)、Cremophor EL(55%)、Transcutol HP(15%)和另外加入的5%药物;固体分散体中药物和Soluplus(PVCL-PVAc-PEG)质量比为1∶9,采用热熔挤出(HME)制备。体外释放研究表明自微乳化和固体分散体制剂能不同程度地提高SIPI-4887的溶解度。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表明,自微乳和固体分散体制剂与其2.5%DMSO/2.5%Tween-80溶液相比能增加SIPI-4887的口服生物利用度。
柴鸿宇李丹丹高大林杨晶晶赵雁柴旭煜陶涛
关键词:HMG-COA还原酶抑制剂自微乳给药系统固体分散体生物利用度
一种卡培他滨口服缓控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卡培他滨口服缓控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口服缓控释制剂按重量百分比含有以下成分:1)卡培他滨,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其酯类衍生物的量为50~90%;2)10~50%的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其中包括4~44%...
陶涛柴旭煜
文献传递
市售盐酸氨溴索缓释胶囊体内外释药特性的研究
2024年
处方工艺差别会导致缓释制剂具有截然不同的体内外释药性质。本研究以进口药品注册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相关指导原则为依据,对4种国内、外不同厂家生产的盐酸氨溴索缓释胶囊的体外释放曲线以及乙醇诱发的剂量倾泻行为进行了系统评价。在pH 1.2盐酸中,蜡质骨架型缓释胶囊Mucosolvan®Retard 24 h累积释放率仅为25.6%,而另外3种膜控包衣型缓释市售制剂4~6 h累积释放率均已超过85.0%。释药机制对药物释放的影响还体现在其他pH溶出介质及乙醇剂量倾泻的对比研究结果中。因此,该研究选择Mucosolvan®Retard和一种市售膜控缓释胶囊,对其生理相关释放介质中的释放曲线及犬口服药动学做了进一步研究。结果显示,在空腹状态模拟胃液(FaSSGF)中,Mucosolvan®Retard和所选膜控缓释胶囊2 h分别释放16.0%和67.2%,体现了释药机制差异对缓释胶囊生理环境溶出的影响。药动学结果表明,所选膜控缓释胶囊的cmax是Mucosolvan®Retard的1.41倍,推测与其在消化道上端酸性介质中释放更快有关。最后,综合BCS分类、本研究结果及已报道的人体药动学研究结果,对本品种的仿制药一致性开发要点进行了讨论。
董俊张悦丁弋菲柴旭煜王健
关键词:盐酸氨溴索缓释胶囊体外释放药动学
食管局部给药系统及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2024年
当前,食管病变的治疗手段多为全身给药,通常存在疗效不佳、不良反应严重等缺点。局部给药可有效提高病灶部位的药物浓度,特别适合食管炎、食管癌及其他食管疾病的治疗。但食管给药面临诸多困难,其中主要是药物滞留时间短暂和难以渗入黏膜。近年来,多种用于食管局部给药的新型递送系统已被构建,以突破食管组织学和生理学上的递送难点,为相关疾病患者带来了新希望。该综述从食管的组织学和生理学特点入手,分析实现局部药物治疗的挑战,总结了口服制剂、食管支架和局部注射等给药方案及体内外评价方法的新进展,为食管局部给药系统的未来开发提供参考。
张天天吴东宇柴旭煜
关键词:食管疾病口服食管支架局部注射
脂质促进药物经肠淋巴转运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综述脂质促进药物经肠淋巴转运的机制及动物模型和影响因素。方法查阅近几年的有关文献,进行整理和归纳。结果与结论脂质促进药物经肠淋巴转运机制的逐步阐明、相关模型的建立及影响因素的确定为开展药物经肠淋巴转运研究奠定了基础。
柴旭煜陶涛
关键词:脂质
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制剂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9年
抗逆转录病毒(ARV)药物可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抑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复制,但却无法完全消灭病毒。因此目前对艾滋病患者的治疗方案通常是3种或以上ARV药物联合并大剂量应用,并且患者需要终身服药,这就可能造成患者依从性下降,漏服又会导致耐药性的增加。制剂技术的运用,不仅能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简化给药方案,改善患者用药的顺应性,还能增加药物对病毒储存库的靶向性,降低病毒反弹,已成为该类药物开发研究的重要策略。本文按给药途径进行分类总结,简要介绍了ARV药物制剂的研究进展,包括固定剂量组合制剂、长效制剂、植入剂、阴道给药及靶向给药系统等,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讨论。
钟艳柴旭煜王健
关键词:抗逆转录病毒药物长效制剂靶向给药系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